[法語]禪秘要法研究(10:淨土觀)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9-23 00:14:18
《禪觀正脈研究》(白骨觀)10節 化朽腐為神奇
這第肆觀膨脹膿血不淨想的修法,我想大傢文字都看得懂了。在定中從“左腳大指”開始
,不是觀骨頭,而是觀我們的肉體,從左腿開始,到右腿,然後到全身,觀想自己全身浮
腫,然後慢慢潰爛。我們人死了,屍體擺在那裡,也都是這樣,先浮腫,然後從內部開始
潰爛,隨後肌肉就青壹塊,紫壹塊地變色。接著,惡臭難聞的膿汁污血就流了出來。
這不是浮光掠影似的,隨便想壹下就算了。要凝下心來,把自己真當成死掉了,屍體爛了
,臭得不得了。觀得好的話,自己真會聞到自己的臭味。這就是所謂的“壹切唯心造”。
全身又臭又爛的境相出於之後,自然覺得這個身體沒有留戀之處。
“想壹成已,複更想貳。想貳成已,複更想叁。想叁成已,複更想肆……”想了自己之後
,再想別人。或者假想自己已死未死的親人,有這麼壹天也化成壹灘膿血,又臭又爛又臟
,比陰溝廁所裡的味道都還難受。然後再想像其他的人,乃至於想整個房間,肆圍上下,
再擴而至於所有天下人的身子都是如此。這不是理念上的思想,硬要觀想成功,境界現前
。真正修持到這壹步,注意經文上壹句活“念我此身,甚可患厭。眾多不淨,彌滿壹切”
。平常我們對佛經裡的這類理論,差不多是聽過了。但是光懂理論沒有用,現在要在自己
身上,“以身求證”,認清楚硬是這麼壹回事。
“諦觀是已,畏生死患。”觀想到這個地步之後,就“畏生死患”,才真正的怕生死。你
說現在大傢怕不怕生死?我們並不是怕“生死”,壹般人只是怕“死”。為什麼怕死呢?
老實講,是對身體的壹種痴戀,以及對自己現有的壹切的壹種執著。
我們平常對著鏡子,越看自己越可愛。怎麼也捨不得讓它死了、壞了、爛了、臭了。所以
,我們普通的人,並不是怕生死。而是怕這個“色身”死了,壹切都把捉不住了,如果這
壹步觀想成功,就會真正怕“生死”。即使死後再來投胎變年輕,變漂亮,到頭來也還是
這樣壹堆爛肉。因此對“生”也不希求,也是害怕。到了這壹步,“道心”才真正堅定起
來了。如經典所說“其心堅固,深信因果”。
到了這個時候,“出定入定,恆見不淨。”不論打坐,或者下坐的時候,看到世界上所有
的人,就是這樣壹灘流著膿血的爛肉。於是“慾求厭離,捨棄此身”。很想把自己這個肉
體丟掉不要。這時候,你會減肥變瘦了。功夫到了的人,會自然瘦下去,不要害怕,不是
病態。
同時也會脫皮,“作此想時,自見己身舉體皮肉如秋葉落。這不單單是觀想中的境界,工
夫到某壹階段,自然會脫皮,脫了以後,會變得更白、更潤、更漂亮。
在這壹步觀想中,不但脫皮,連肉都壹層壹層剝落下,“見肉墮地,在前地已,即大動心
,心生驚怖,身心震掉,不能自寧。”我們現在光看文字,覺得這沒什麼可怕的。但觀想
中,這個境界現前時,硬是看著自己的身子連皮帶肉,壹層壹層往下掉,沒有不害怕的。
就好像我們平常人打坐,都想求個“空”,但是壹旦身心空了,差不多的人都會嚇壹跳。
隨著驚恐的心理,“身氣熱惱,如熱病人為渴所逼”。身子燥熱,好像發燒似的,口也發
幹。乃至下了坐,還是這樣,“如人夏日行於曠野,渴乏無水,身體疲極。”如果這時候
正好是冬天的話,你也會覺得好像走在烈日當空的曠野中,穿不住厚衣服,身子很熱,同
時覺得肆肢無力,很疲勞。這不是病態,也不是因為坐中受到了驚怖,而有了後遺症。實
際上,這是心理、生理都起變化的原因。是必然經過的境界,不要害怕。當然可以喝水、
喝茶,沒有關係。
https://i.imgur.com/MTzrMKb.jpg
有壹點需要注意,這時候不想吃東西,看到壹切東西都很臟,難以下嚥,此想成已,乃至
食時,見所食物,如膨死屍。見所飲漿,猶如膿血。 ”這裡有壹個難關,釋迦牟尼佛告
訴我們壹個經驗,“此想成已,極大厭身。觀於身內,及子身外,求淨不得。 ”你真修
到這壹步,會非常討厭這個肉體。而且發現裡裡外外沒有壹點幹淨的地方。這不是理念上
的事,硬是功夫到了的實際感受。“佛告阿難,複當更教,令其易想。莫使棄身,唐無所
得。 ”往往修到這個地步,會不想要這個身體,也不想活在這個世界上,在觀念上,認
為我已經證到空了,身體本來就是空的,不想活了,沒有意思,很想自殺算了。那就蹧了
。假使在這個時候想辦法,把自己生命結束了,那你就“唐無所得”,白修行壹場,了無
所得,不但談不上證果,而且又墮人輪回,同時招致更慘的果報。所以,佛再叁吩咐阿難
:“複當更教令其易想”,趕快調換壹個方法。
“易觀法者,當於遠處臭穢之外,作壹淨物,教其係心,想壹淨物。在視線範圍之內的遠
方,或者觀想金身的佛像,或者觀想美崙美矣的極樂世界。如果觀想佛像,譬如觀世音菩
薩、阿彌陀佛的像,最好把這個佛像想成中空的琉璃體,透明光亮,佛像觀成之後,隨著
外境的莊嚴清淨,再打入內境界,轉化自己的身心。最後,就如實證到阿彌陀佛所講的淨
土境界。把這個娑婆世界的不淨——身、心、物等種種不淨,轉成極樂世界的淨土——心
淨,佛土亦淨。
老實說,這個“易觀”由不淨想變成淨土,就是念佛法門的基礎。這樣把淨土的境界,隨
時觀想起來,就是修持。大傢沒有研究淨土的觀無量壽經,壹般人念阿彌陀經,木魚壹敲
,就念過去了,經中所說的那些境界,沒有放在心裡,當然更不會用心去想。殊不知,這
個“想”成功,就是觀想的大秘法,就能夠“淨土現前” 。這個時候,身上不會再發熱
、也不會再厭惡自己的身體、生命。這個時候不但“心念”清淨,“身體”也清淨。那麼
,身體上有病的,病也好了。隨著前面觀想膿血的階段,都化掉了。各種病都痊癒了,人
也變了,可以說是脫胎換骨。
我們現在都知道,這壹觀裡有兩大步驟:先從生命的實際狀況觀起,不淨想的功夫做到了
;趕快轉換方法,變成淨想——也就是淨土的觀法。那麼,到了這壹步,你悟了道沒有!
下面就是有關禪觀——見地方面的東西——“當知此想,從顛倒起。皆由前世顛倒行故,
而得此身。”這就是後世禪宗所謂“參”的功夫了。
https://i.imgur.com/3NOV3kL.jpg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9-09-23 12:44:00
隨喜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9-23 17:11: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