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雜阿含經》卷一 第1經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9-08-02 01:35:52
《雜阿含經》卷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第1經)
▁▁▁▁▁▁▁▁▁▁▁▁▁▁▁▁▁▁▁▁▁▁▁▁▁▁▁▁▁▁▁▁▁▁▁▁▁▁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補充資料】 出處 佛光山網站 https://reurl.cc/G90Nv
(一) 何謂「五蘊」:
《大乘廣五蘊論》說:「蘊者,積聚義。」
五蘊就是說,世間的有為法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種元素「積聚」而成的。
五蘊又稱「五陰」,陰是「蓋覆」、「遮蔽」的意思,
意指眾生因色、受、想、行、識五法遮蔽了我們本來的真如佛性,
因而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
 
(二) 五蘊的內容 :
五蘊的意義略述如上,再就內容分述如下:
一、色蘊
 色蘊,「質礙」的意思,凡是有形體、有障礙的,都稱為色,是由地、水、火、風
等四大所積聚而成。人類的肉體,以及世間的山河大地、器皿房屋等,都是屬於色的範
圍。依《大毘婆沙論》的說法,色可分為三種:
1.可見有對色:
如顏色方面的青黃赤白等顯色;形狀方面的長短方圓等形色;動作方面的屈伸坐臥等
表色,這些都是有形質,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因此稱之為可見有對色。
2.不可見有對色:
譬如聲、香、味,雖然不能以眼見,然而可用耳、鼻、舌接受,
因此稱為不可見有對色。
 3.不可見無可對色:
又名無表色,即指第六法塵,既不可以眼見,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觸,
因此稱之為不可見無可對色。
二、受蘊
  受蘊,「領納」的意思,是根身領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種作用。受的種類大致可
分兩種:
1.身受: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所生的感覺,可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受順境而起的叫樂受,樂受易起貪心;受逆境而起的是苦受,苦受易起瞋心;
受非順非逆境而起的是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則起痴心。
2.心受:
意識對境所生的情緒。
意識領納順境所起的感受稱為喜受,意識領納逆境所起的感受叫做憂受。
苦樂二受的感覺較弱,憂喜二受的感覺較強,但是身、心二受也有連帶關係,
譬如:身受熱襲,則感心煩;涼風吹拂,則感愉悅,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為用。
總而言之,凡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稱為受蘊。
三、想蘊
  想蘊,「取像」的意思,攀緣外境,回憶往事,幻想將來,都是想。也就是認識外境
時,攝取境相,在心中產生概念的作用。
諸經論多有解釋,
如《雜阿毘曇心論》說:於境界能取像貌;
《五蘊論》說:於境界所取種相;
《廣五蘊論》說:能增勝取諸境相。
綜上所述,對於已領受的境界,再加以分別想像,就叫做想。
四、行蘊
  行蘊,「遷流造作」的意思,是對於心中的概念產生思慮決斷,乃至造作動身發語的
行為。《增一阿含經》說:「云何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思行,此名行陰。」又說:
「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
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及身、口的善惡行為,都是屬於行。
五、識蘊
  識蘊,「了別」的意思,是心對於外境明了識別的作用,如眼能了別青黃白黑,耳能
了別好惡音聲,鼻能了別香臭之味,舌能了別酸甜苦辣,身能了別冷暖軟硬。
《俱舍論》卷一說:「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
眼識身至意識身。」因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對境只取總相來分
別,所以類聚此六識而立名為識蘊。
換句話說,識蘊指個人精神統一的總體,由於識的了別,使境增明,使思想等有所領導。
  由以上敘述,可以歸納「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一種
作用。若以人體而言,色蘊屬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受想行識四蘊屬心理,
是觸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識(
識)。
(三) 五蘊非有 :
  既然說世間的有為法都是由五蘊積聚而有,何以又說「五蘊非有」? 這是因為「五蘊
」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法,本無實在的自性,因此說「非有」。這可以從屬於色蘊的物質
與受想行識的精神兩方面,再做進一步說明。
  就物質方面來說,色蘊是四大假合而有,本無實性。就精神方面來說,受想行識等四
蘊都是對境而生。所對的色蘊既非實有,能對的四蘊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
,當體皆空。所以「五蘊非有」,可說是佛教「無我觀」的具體表現。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19-08-02 05:39:00
Sadhu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8-02 10:03: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