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46(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7-06 20:09:53
一、十玄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
  「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蓋鏡喻狹,而千里之影
喻廣。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
思議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一個佛剎的能量、作用,「遍徹十方」,十方一切
諸佛剎土都在其中,一個也沒有漏掉,這叫廣。《華嚴經》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剎之相不壞」,西方極樂世界圓圓滿滿,沒有絲毫破壞。「力用無限之廣」,它起
的作用,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都在這一剎裡頭見到,「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
各各自在」,小中見大、大中見小,性德裡頭沒有大小,「故名廣狹自在無礙」。
  「欲見諸佛淨國莊嚴」,在極樂世界你想見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悉於寶樹間見」
。極樂世界的寶樹放光,光中現剎。「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就像在鏡子裡看到面孔。
「亦復如是,同明廣狹自在之玄門。」《觀經》說阿彌陀佛報身,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
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裡面都見到十方一切佛剎
依正莊嚴。佛的報身不增不減,十方世界影現其中,廣狹確確實實沒有妨礙,自在無礙。
  《華嚴》講一微塵,這麼小的東西裡有圓滿的宇宙,法界虛空界都在裡頭。法界虛空
界沒有縮小,極微色沒有放大,它們沒有障礙。誰能進去?普賢菩薩能到微塵法界裡面去
參訪諸佛如來,供佛聽經。古人說大小,大而無外;小呢?小而無內。
二、十玄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
  十玄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
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為不同」。舉《華嚴經》經文,「《華嚴盧舍那
佛品》云: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這
都是無法想像的境界。「一土滿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義。本相不壞」這是不同的意
思。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我們這個世界是法相,法相還是依法性,沒有法性哪來的相?迷
了,著相不見性,這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從相當中見性
了,這就叫大徹大悟,一多相容不同門,他見到了,十玄門他全看到了。在哪裡?就在當
下,這入諸佛境界。佛境界不在外面,佛境界就在眼前,就在當下,一跟多同時見到,一
點障礙都沒有。一國土滿十方,這是說諸佛如來的剎土,十方諸佛國土,在這一國土裡面
你也統統見到。世界本相沒有壞,娑婆是娑婆,十方是十方,沒有破壞。十方入一方這是
相容,本相沒有壞這就是不同,同中有不同,不同裡頭有同,這是無比功德的成就。
  「本經中彌陀寶香普薰願文」,「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
十方世界」。念老解釋,極樂世界一切萬物當中,「任何一物皆為無量寶香所成」。極樂
世界所有一切物質都是珍寶,珍寶有香氣,就是無量的寶香入於一物,「表一切法入於一
法」。無量的寶香在這一物,這一物是任何一物,不是指哪一物,極樂世界一一物裡頭都
含有無量寶香。這個表一切法入於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與眾香之多相共
存,表兩相不同之義。又此香遍於十方」,這個香氣遍十方世界。我們這有沒有?有。我
們現在的鼻根有毛病,所以聞不到。如果我們恢復正常,我們就聞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依
正莊嚴,我們可以看到,佛說法的音聲,自然天樂,我們可以聽到,確實沒有障礙,因為
它都是遍十方法界的。
  我們迷失了自性,六根的能量大幅度的生起障礙,應當看得見的看不見,應當聽得到
的也聽不到。《金剛經》說五眼圓明,實際上五眼是一個眼,眼迷惑有淺深不同。佛的眼
沒有迷惑,他什麼都見到;佛的耳沒有迷惑,他什麼都能聽。我們迷了,這個肉眼隔一張
紙就看不見了。
成佛恢復自己的本能而已。《楞嚴經》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所得到的全
是你自性本來有的,只是過去迷失了,現在恢復,是你本有的,不能叫得。無量智慧、無
量神通、無量相好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
裡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神通、相好,自性外面什麼也沒有。所以佛教我們從自性求,不能
從自性以外,自性以外什麼也沒有,自性外面那是魔,要從自性。佛家修行修自己的心。
修自己的真心,這是佛;修自己的妄心,那不是佛,那是外道。佛法是講真心,真心就是
佛,就是菩薩。說佛是講本體,說菩薩是講本體起作用,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
迷開悟,也回歸到他的自性。這是佛陀教育。念老總結還用這個比喻,「又此香遍於十方
,復明一法遍於多法」,香是一法,它能夠遍十方,十方世界都能聞到,所以一法遍於多
法,「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一裡頭有多,多裡頭有一,互相包容不妨礙,這個妙。
三、十玄第四:諸法相即自在門
  第四段,「諸法相即自在門」。第三講「相容」,這一段說「相即」。「晉譯《華嚴
十住品》」,最早東晉翻的《六十華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與波,
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水
是靜的,是沒有染污,沒有動搖,這水的相,水平如鏡,它的作用是照見。波是波浪,風
吹水,水起了波浪,波浪不平,波浪不能照見。但是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體是一個
,相不一樣,波浪是動的,水是靜的,水能照見,波浪不能照見。以水比喻一,以波比喻
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
  第二個比喻,「又《大疏》云」,清涼大師舉了個比喻,「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
。黃金的體與黃金的色相是一不是二,一體現兩種相,兩種相是一體,所以二不相離。「
至於本經《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佛為大眾說法,佛是
一個音聲說法,聽眾很多,種類不齊,言語不同,佛以一音聲說法,聽眾每個人聽佛跟他
講相同的話,佛有這個能力。每個人都聽懂,聽的都是自己的語言,更妙的,每個人所聽
講的內容不一樣,我想聽《華嚴》,聽的講《華嚴經》;你想聽《無量壽經》,聽到就是
講《無量壽經》。程度淺他講得淺,程度深他講得深,這叫有情各各隨類解。
極樂世界妙,到你見性的時候你也有這種能力。這什麼原因?「無比功德故能爾」。
見性,無比功德就圓滿了,為什麼?性德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我們現在的心被染污了,
自性功德不能現前,我們現在起作用的全是阿賴耶。記憶是阿賴耶裡面落謝種子,阿賴耶
裡頭有檔案、有資料,把這些資料取出來用。這不是見性,見性沒有阿賴耶識,不需要這
些資料,自性功德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自然現前,不一樣。「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眾生隨類見」。佛現身是一身,叫法身,一切眾生隨類見,想見佛,他看到就是佛
相;想見觀音菩薩,他見的就是觀音菩薩相。早年聖一法師三個人到潮音洞去拜觀音菩薩
,拜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出現了,三個人都歡喜,都看到了。什麼樣子?聖一法師見到
的是頭戴毘盧帽,就像地藏菩薩那個帽子,全身金色。香港法師見到的是白衣觀音,手拿
淨瓶、楊柳枝。大陸法師看到比丘相,是位年長的老比丘。三個人同時去拜,同時看到了
,各人見到的不一樣。菩薩是現一個妙色身,眾生隨類見的不一樣。
  「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如水與波」,水平的時候是一,水多的時候千波萬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
又經中《歌歎佛德品》云: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
」。這是極樂世界空中莊嚴之相,菩薩們散花供佛,花在空中自然聚集成一個花蓋,花都
朝下,非常之美。「多花」,很多花變成一個花蓋,「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
即是多」,這個花蓋裡頭許許多多花。「是為本經中顯現之第四玄門」,諸法相即自在。
==
自性以外什麼也沒有,自性外面那是魔,要從自性。佛家修行修自己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7-06 21:49: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7-06 22:0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7-06 22:3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07-06 22:4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7-09 10:0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7-09 23:08:00
人身難得~看破放下~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7-11 15:51: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