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幾個讓我頓失信心的矛盾點

作者: j6xu4cj86 (xxjkjfkdsakfhdsfhsd)   2018-12-22 11:19:37
※ 引述《yoyoman001 (兜圈兒)》之銘言:
: ※ 引述《j6xu4cj86 (xxjkjfkdsakfhdsfhsd)》之銘言:
: : 從小就與佛有緣
: : 耳濡目染的長大
: : 18歲立志出家尋找生命的答案
: : 後因家事擔擱至現年30好幾
: : 近半年又陸續出現重大事故
: : 且在十幾年的社會大染缸之下
: : 所學所聞都已有不同
: : 很想找回信心
: : 但心中疑問卻是滿滿
: : 1.總說前世因 今世果 ,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 : 但對前世毫無記憶的我來說,我如果知道我尚能改進,但完全不知道就莫名受報是否

: : ?
: 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 而且你少一句
: 欲知來世果 今生做者是
: 過去是什麼已經不重要 如果對於現在的業報感到不公或者不滿
: 現在努力 未來便可以得果
: : 2.最近去研究愛與婚姻平權的定義,發覺我自己思考是沒什麼對錯,但佛教應該也是

: : 非正常方式的性交,但愛確實不該是有框架的,愛就是愛,為何要阻止與壓抑?為何

: : 止?
: 這問題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根本沒接觸過正信佛法吧?
: : 3.又看到早期的的基督教,被拿來當作操控思想控制人群的工具,就生起了佛經更多

: : 本更多,是否也有其可能性?此事讓我信心失去不少
: 信為道源功德母 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一個能夠判斷的知見跟眼光
: 的確是需要擔心害怕的事
: : 4.如果什麼糟糕與好事都能歸於前世,包含我今天股票賠錢,或是跌倒等等,甚至殺

: : 小動物,都是歸因於前世?如果是這樣,確實人就可以找理由開解安慰自己,這都是

: : 世造惡來的,也許比較不容易想不開,但即使我都不知道前世我是做了什麼
: 不是什麼都是前世 三世因果不是指前世現在世未來世
: 是過去 現在 未來 三種
: 不過我覺得如果你真的要全部推給過去 那就推吧
: 反正未來還有很多可以推給過去(現在造的業)的
: : 5菩提道次弟廣論如果照著次第走是否真有成佛之例?紫T神教宣稱妙蟬是開悟者已成

: : 那如來和佛是從何而來?我問過很多人,沒人回答的出光音天人是怎麼出來的
: 紫T什麼的奇怪東西不要亂看
: 佛的意思是覺者
: 如來 應供 等等的是佛的稱號
: : 6.為何學佛?大多數人都是說離苦得樂,但講真的,不缺錢花用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

: : 在週遭就有幾位,一生毫無煩惱快樂的要死,也沒造惡,可能就是能追求會讓自己開

: : 事就好,那為什麼要學佛,這樣的人只要不要有苦的感覺,那根本就等死就好,所以

: : 說只要人不要有(苦)的感覺,其實根本什麼也不需要,我不幫助人別人也不用幫助

: : 我活得很快樂,由其未來世界,娛樂只會越來越多,事實上人是可以有很多讓自己感

: : 心的選擇,去過著清修的生活守佛法的生活,這個選擇對未來是越來越艱難
: 無求不是什麼都不要 是做了但不要執著 隨順因緣 隨順覺性
: : 7.如果佛不講求二元對立,如同有方便素一樣,那什麼孝順 感恩 這些觀念也不該存

: : 但卻有父母恩重難報經,父母恩確實難報,但就我所知,現在有的小孩甚至覺的你沒

: : 同意就生我出來受苦,本來就沒什麼恩不恩的,沒什麼責任不責任的,大家都是獨立

: : 體,這樣想何錯之有呢?頂多是冷血冷漠,也沒違法,但卻要被佛法判立對錯,一方

: : 法說無我,感情莫執,不要有我執,這樣冷漠的小孩其實是最沒有我執的對吧?只有

: : 在痛苦,這時就衍生出微妙的想法了,不孝順不報恩就會有報應,下一生子女也不孝

: 對父母有冷漠或者忤逆不也是另一種我執?
: 這問題真的讓我無言
: : 8.西藏生死書和渡亡經是否為真?如果是真,這世界的這些規律究竟是誰決定的,為

: : 這樣決定
: : 一直想找到正法 菩提道次第 或是律宗
: : 想藉由順序或是很嚴的戒律 讓自己看是否會開悟
: : 卻又擔心其實沒有什麼是真正對的
: : 以上 真是越想就越進到死胡同
: 加油吧
: 雖然剛剛一度起了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的想法
: 不過如果或多或少能幫助到你 也是件好事
: 然後你真的完全沒接觸過正信佛法的觀念
: 不要自己研究一些經典或知道一些觀念就自己下註解解釋
還有人說浪費時間...抱歉浪費您時間
問題是我都沒解決我的問題
要怎麼修怎麼生信心..
就是有問題才不解..
只要是人都會思考
如果不思考 那我思想就是被控制
你回答我我感謝你
但形上學本就是探討本質找真理
你覺得我問題很傻
連基本的佛法素養都沒
所以我才來請教您嘛?
您可否用您的專業紮實的佛法來指導我下
而非所謂自然法則
您會生氣是自然
但週遭就有朋友是在一出生無父無母的環境下長大
小孩付出的程度都大於父母的生育之恩
這很難去衡量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12-22 11:21:00
板上建議聽聽就好,別因此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照到方法解決問題才是重點!"找"到
作者: yoyoman001 (抱歉,我專發廢文。)   2018-12-22 11:22:00
哈哈哈 我自己想起什麼念頭 也叫酸 那就當我在酸好了佛法不是知識 不是用來討論或者研究的 言盡於此
作者: j6xu4cj86 (xxjkjfkdsakfhdsfhsd)   2018-12-22 11:29:00
所以我問的亦是生活上實質發生的問題,抱歉用語不當
作者: yoyoman001 (抱歉,我專發廢文。)   2018-12-22 11:31:00
一出生便無父母扶養 只不過是他與父母沒有緣分過去生沒有結下更深的緣 就這樣而已當親人的緣分淺 所以生下便不再看顧他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12-22 11:51:00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12-22 19:21:00
板上建議聽聽就好,別因此影響到自身的情緒,照到方法解決問題才是重點!"找"到
作者: yoyoman001 (抱歉,我專發廢文。)   2018-12-22 19:22:00
哈哈哈 我自己想起什麼念頭 也叫酸 那就當我在酸好了佛法不是知識 不是用來討論或者研究的 言盡於此
作者: j6xu4cj86 (xxjkjfkdsakfhdsfhsd)   2018-12-22 19:29:00
所以我問的亦是生活上實質發生的問題,抱歉用語不當
作者: yoyoman001 (抱歉,我專發廢文。)   2018-12-22 19:31:00
一出生便無父母扶養 只不過是他與父母沒有緣分過去生沒有結下更深的緣 就這樣而已當親人的緣分淺 所以生下便不再看顧他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12-22 19:51:00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2-22 22:38:00
你的問題, 就是不用上來問這些人....他們也不懂!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12-22 22:42:00
阿彌陀佛,末學以為母親辛苦懷胎十月將我們生下來,就值得我們感恩一輩子了。懂得感恩的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2-22 22:45:00
原po 你 頓失信心的矛盾點, 就讓它矛盾吧...有一天自己打破它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12-22 22:46:00
大舜的故事 https://youtu.be/8jMywJxovWg 蠻感動的~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2-22 22:46:00
時候不到, 問誰你都還是一樣...有時候, 就只是一個瞬間, 你就不會有這些疑問了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22 23:05:00
有個法師講得很好,一個人能否找到相應(契合)的一部經典及法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18-12-23 02:33:00
推薦上座部的觀禪,修到某一階段能親「見」三法印,可以明確知道佛教與外道的區別。關於追求真理的部分,建議參考[葛拉瑪經],這部經有時候常被提及。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2-22 14:38:00
你的問題, 就是不用上來問這些人....他們也不懂!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12-22 14:42:00
阿彌陀佛,末學以為母親辛苦懷胎十月將我們生下來,就值得我們感恩一輩子了。懂得感恩的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2-22 14:45:00
原po 你 頓失信心的矛盾點, 就讓它矛盾吧...有一天自己打破它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12-22 14:46:00
大舜的故事 https://youtu.be/8jMywJxovWg 蠻感動的~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2-22 14:46:00
時候不到, 問誰你都還是一樣...有時候, 就只是一個瞬間, 你就不會有這些疑問了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22 15:05:00
有個法師講得很好,一個人能否找到相應(契合)的一部經典及法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18-12-22 18:33:00
推薦上座部的觀禪,修到某一階段能親「見」三法印,可以明確知道佛教與外道的區別。關於追求真理的部分,建議參考[葛拉瑪經],這部經有時候常被提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