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惟求菩提,不求餘物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12-19 00:19:12
南懷瑾:準提咒修持正確心態!
我反覆提醒大家,念準提咒在心裡念,不要做形式,心不誠懇,外表光好,沒有用的。要
心裡真正誠懇的念,不要求感應,反而自然有感應!
法本上講:念準提咒求什麼得什麼!
當年師父教我持準提咒,他問我求什麼,我說求成佛!成佛就求菩提,你求成佛就成佛。
你求發財那是另外一回事,不是不可以,都可以!所以這個咒子在末法時代是最靈的方便
,不管在家出家!
我告訴你一點簡單的經驗,念這個咒子以後,很多身體心裡都會變化的,也有很多感應,
但是你不要迷信,也不要去求感應,一迷信一求感應啊,那就變成神通的二號“神經”了
,一號是神通,二號是神經。千萬不要搞成這個樣子!學佛法就得走正路!
至於你們世間法的求——求長壽健康功名富貴家庭平安,那就不一定要照什麼儀軌來修,
你只要念咒子就行了!就那麼簡單一個事。
每次念完了你要發願了,這個發願很重要,當然你不要求發財喔!
我常常告訴人,你們念佛經念“南無觀世音”求什麼得什麼,對不對?上面有沒有求鈔票
得鈔票?沒有喔!求財得財沒有喔!求官得官倒有喔!求孩子得孩子,有!沒有說求財得財。
這是什麼道理要弄懂,財富大家都有,生活安定,一切平安就是財富!你把另外求鈔票多
多叫財富,你根本就錯了!所以這一條佛經你翻開看看,觀音菩薩求什麼得什麼沒有這一
條。
如果你一定要求得多少錢才叫財富,那你已經不能學佛,你犯了貪戒。這個道理你要想清
楚啊!所以除了這個以外,你求什麼得什麼!
所以我現在教你正確發願,你求什麼,當然要求不能貪心,亂求就不對啊!你求錯了菩薩
不會保佑你。
你念:“南無颯多吶,三藐三菩陀,俱胝吶,達扎陀,唵,折隸,主隸,準提——”念到
這裡你發願:“菩薩,我希望你加持我做什麼。”然後再念最後一句“梭哈”。後面加一
句加重的,那是加功的,幫忙的,那就是文殊菩薩的咒子,只有一個詞“部林”,這是文
殊菩薩給準提菩薩的兩股東,股東生意合作的,幫忙的,“趕快成就!”就是這樣。
持準提咒人成就時按次第可分九品:
下下品成就,能攝一切四眾,凡有所求,隨意從心,一切天龍而來問訊,又能降伏一切蟲
獸及鬼魅等;
下中品成就,能驅使一切天龍八部,能開一切寶藏,或要入修羅宮、龍宮,便得進入,去
住隨心;
下上品成就,便得仙道,乘空往來,天上天下而得自在,世出世間諸事,沒有不通達;
中下品成就,得為諸咒仙中為王,壽命無數,福德智慧,三界無比;
中中品成就,便得神通,可往余世界作轉輪王,住壽一劫;
中上品成就,現證初地以上菩薩果位。
上下品成就,得五地以上菩薩果位;
上中品成就,得至八地以上菩薩果位;
上上品成就,三密成為報身、化身、法身之身,在此生得證無上菩提之果。
準提菩薩這個咒子感應是非常大的,但是要感應大,千萬注意啊!
諸位,我們修佛法的人要有利他的心( 利益他人的心 ),不要專求自利;以利他之心去念
,感應就很快。
某個人找你,這個人很自私自利,專為自己著想,到你家裡客廳坐一下,微塵還要帶一顆
走的人,那你都不歡迎嘛,對不對?
所以,利他的人,諸佛菩薩自然會加庇。如果自私自利人,不是不得感應,他得的小。
所以,大家默默念去、默默修行,歷代以來準提咒的感應是非常大、非常多。
沒有壇場怎么修呢?我平常都教人念準提咒,隨時隨地可以,不規定自己硬性修法也可以
,不著形式的修持,只要念咒子也行的。
我在未學禪以前先從峨眉山金頂普明大師學準提法,不久就碰到了袁先生。我只求菩提,
其它什麼都不求,得了菩提是得本,但得本就是了,其它求他幹嘛!
我念“嗡折隸主隸準提梭哈”,望我學咒廣度眾生,如此而已。
但我隨時隨地都在念,走在路上,路上行人看我一眼,我也持咒,希望此人消災免難,一
切安樂。走到菜場豬肉攤,希望這豬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看到抬棺材的,希望他們超
生一切罪業,……
隨時隨地要發願,即如《華嚴經淨行品》的願力,我確實在做,無時無刻不在做。
看到漂亮的小姐,我希望她嫁個好丈夫,生生富貴平安。遇有討厭的人,希望他來生長得
好看、有福報、一切如意;你喜歡的要念,討厭的也要念,是仇人也要念,這是準提法修
持的心行,非常重要。
出門遠遊時也可以施食,比如坐在車上,你總要吃東西嘛!當你吃東西以前,你想到還有
許多苦難的人沒有吃,在那時先拿著東西暗中施食,窗子外面稍稍丟一點也行了。
就是同《華嚴經淨行品》一樣,當我要穿好衣服時,想到有許多沒有衣服穿的;看得見的
一面還不算數,還有看不見一面的生命,這就要發大悲心;這就是學佛人的精神,也就是
推己及人之道,不但推己及人,學佛的人推及於一切眾生,還擴大。 ……
學佛乃大丈夫之事,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無論志學何宗,要當以證悟無上菩提為歸。若
欲達此,首當自廓其胸襟,廣其識見,窮理於諸說,行腳遍天下,然後以教乘戒行,滋茂
福德,使能自成法器,方有相應之分。
唐太宗所謂:“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有此氣度,方能會萬物於己。若目光如豆,心仄似拳,先入之見塞其胸中,門戶之諍堵其
智思,無論習教學禪,若顯若密,皆非所望矣!何則?佛能通一切智,窮萬法源,心等太空
,悲無緣起,豈跼促一隅者,所可妄冀乎!
https://i.imgur.com/UDULHjp.jpg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8-12-19 05:30:00
淨行品像生活須知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19 16:34:00
阿彌陀佛!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8-12-19 13:30:00
淨行品像生活須知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20 00:34:00
阿彌陀佛!
作者: wadekimo (Tu m'aimes?)   2018-12-24 04:19:00
南無準提菩薩
作者: wadekimo (Tu m'aimes?)   2018-12-23 20:19:00
南無準提菩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