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12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7-14 19:07:19
(b) 別明果相
① 從體起用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一頁倒數第二行,科判第三段「別明果相」。在這一段裡面又分為
兩個小段落,第一個是「從體起用」。我們翻過來看經文:
【其臺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
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
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這段經文是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緣起。佛所說的這些言語句句都是意在言外,我們
千萬不要把這些句子看死了,那就錯誤了。愈是大經的經文幾乎都是講的表法。註解裡面
講的「上」就是以上這段經文。「總示果相,明依正之體」。這一句話就說明我剛才講的
,這段話是講整個世界的緣起。
「此別示果相,明依正之用也」,有體當然就有用。『其臺』,這個「臺」就是指「
大香水海中之一大蓮華」。這段經文很難講,為什麼?我們驟然觀之類似神話,佛經裡面
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非常符合近代科學的發現,像這一段這些科學家一看就會搖頭,這哪有
這些事情!所以我們要明白佛說話的義趣,就是他的含義。蓮花在前面說過,它是代表因
果同時,代表這個意思。佛在大經裡面講我們這個宇宙的形成是無量的因緣,是因中有果
,果中有因,因果同時,蓮花代表這個意思。「大蓮華」是指整個的宇宙,整個的宇宙就
是因果同時,正如同佛經裡面所講「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是取這個意思。我們明白這
個意思,那現在這個科學觀也符合了,我們今天確確實實看到這個世間因果是同時的,而
且因果非常的複雜,所以要曉得蓮臺是取這個意思。
佛法常常用蓮花表法,蓮花除了代表因果同時之外,還代表染淨俱離,都不執著。蓮
是生在水裡面,它的根在泥裡頭,泥是代表六凡法界,泥的上面是清水,水是代表四聖法
界,這就是十法界;而這個花是開在水的上面,這就是四聖六凡它都不染,所以它代表一
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一真法界就是十法界,你在一真法界裡面起了一念分別執著,
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如果你離了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十法界原來就是一真法界。一
真法界與十法界是同時的,並沒有隔離,沒有隔離是同時的。所以諸位如果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依據這個觀點來看這段經文,這就好懂也不難講了。
這是講蓮臺,但是這個蓮臺就是講大香水海,香水海都是比的心,比的心性。心性,
經上常講五分法身香。大香水海就是代表心性起用,心性起用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華
中有一蓮臺,臺上有一佛」,這個起用是愈變愈多,愈變愈複雜。諸位也許要問為什麼會
這麼變?這裡面告訴諸位沒有原因的,如果要有原因那就變成真的,沒有原因。正如同我
們晚上作夢,如果我們夢醒了,你再去追究我為什麼會做這個夢?夢裡頭這個境界是自己
心變現的,這個大家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會變現這些?這些境界是次第變現的還是同時
變現的?跟諸位說有次第、有同時,次第不礙同時,同時不礙次第。譬如說你在作夢,夢
裡頭原先沒有這個人,以後這個人來了那就有次第、就有先後!這跟我們現前的世界、宇
宙是很相似的。所以變現是有同時也有次第,正是《華嚴經》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
礙」,無障礙的法界。
再就說我們這佛法的緣起,根源從哪裡來的?從盧舍那佛來的。我們就不講那個大的
世界,我們就在這個世界,與我們最親切的、最有密切關係的從這說起,那就是華藏世界
,從這裡說起。這個臺上有一尊佛,這一尊佛就是舍那本佛,盧舍那佛。盧舍那佛是報身
佛,《華嚴經》前面也跟諸位說過,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法身、報身、應化身是一而三
,三而一。這裡面最難體會、最難明瞭的就是所說的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自己,這很難懂
。法身是我們的本體,禪家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不是別人是自己!報身佛還不
是別人,還是自己,這個東西難懂。
法身、報身是真我、是自己,現在我們不得受用。我們沒有報身。好,等到你很勤苦
的去修鍊,我們說念佛法門,你念到理一心不亂,破了無明,證得法身,法身、報身都證
得了,到那個時候證得怎麼樣?原來就是自己,才恍然大悟!沒有證得的時候不覺悟,證
得之後原來就是。什麼就是?現前這個境界無有一法不是,正如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
面給我們開導的「一體三身佛」,法身周遍,報身圓滿,應化身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凡夫的確是迷失了自己。佛法求的是什麼?求的就是恢復自己的神智,恢復自己的清醒,
所以古德常講要破迷開悟。我們現在迷失了自己。學佛無非是破迷、是覺悟自己,覺悟了
自己就叫做佛,迷失了自己就叫做凡夫。迷的是什麼?迷的是自己的一體三身,悟的是什
麼?悟的還是自家的一體三身。我們再繼續往下面看。
「臺即舍那所居華臺,乃本跡佛身依報國土也」。這就是講的華藏世界,拿我們今天
的話來講就是這個大宇宙。「其本華臺,周遍有千葉圍繞」。本是講的根本,千葉是講的
小世界,拿我們今天來講是星球。當然他這個境界比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銀河系還要廣大,
這個銀河系裡面就有許多星系圍繞,而星系裡面又有許多星球圍繞,這是與我們現在天文
學家所發現的宇宙非常的相似。這個地方的「千」是講得多,不是一個定數,諸位一定要
記清楚。
「而每一葉為一世界」。一葉就是代表一個世界,它用「千」因為佛家常常講大千世
界,有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因此這個「千」不是一個數字,是表法的意思。
在這一個世界的結構,星球多少也不一定,你看我們現在所在太空當中發現的銀河系,有
的銀河系很大,有的就小,這個當中差別相當之大,但是只要它好像一個銀河系,我們就
叫它一個大千世界。所以它不是一個定數的,這裡面都是比喻,所以佛在經裡講世界是無
量無邊,怎麼只一千?無量無邊。每一世界都有一尊佛在那裡教化,所以佛也是無量無邊
,這就是「故成千世界」。
「此顯本跡依報」。本是什麼?本是我們的本體,清淨法身。跡是什麼?跡就是報身
跟應化身。佛有報身是智慧的報身,我們凡夫也有報身叫業報之身;你造業,造的業就要
受果報。凡夫也是報身,業報身,如來是智慧報身,他智慧圓滿了。諸佛如來有千百億化
身,凡夫也有千百億化身,可惜你不知道,幾時你覺悟你就知道了,你就可以親自證得,
原來自己乃至於一切眾生個個都具足了一體三身。
「又現為跡佛依報之世界」。跡是講體用,用是從體而起的,從體起用。這個從體起
用有很多、很多個層次,譬如我們講到最根本的真如本性是體,八識是用,一念不覺而有
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就是八識,八識從哪來的?阿賴耶識從哪來的?從無明變現出來的
,無明從哪來的?無明是迷失本性來的。所以阿賴耶識是真如本性的從體起用,七轉識又
以阿賴耶識為體,從阿賴耶識又起作用就變成七轉識;再以七轉識為本體,再起作用就是
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本跡、本跡不知道有多少層次,這裡
頭體用相當複雜,所以才用大蓮花來做代表,代表無量的因緣。所以到我們眼前這個感官
的世界裡面,那就是已經複雜到了極處,不知道是多少番的本跡起用,這是我們一定要懂
得的。
就好像一棵大樹一樣,樹的樹根、樹幹這是本,起了一個枝條,起用了,依它而起的
,起個枝條,這個枝條又起一個小枝。它的本是這個枝條,它又生了一個枝條,這個枝又
生橫枝,枝枝葉葉不曉得生了多少。但是不管生多少,總而言之,一個根本所生,一個真
如本性所生。但是在葉子裡面你要曉得,距離你這個本體不曉得是多少層次。如果要那麼
簡單的話,諸位想想修行證果菩薩還要什麼五十一個階級,那不要了!他之所以有五十一
個階級,就是說明這個枝枝葉葉、枝枝葉葉不知道有多少。我們今天就在枝葉上,所以從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到等覺,等覺就到了根本,是這麼一種現象。
下面講的「跡佛」就是我們現在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化為千釋迦』。釋迦牟尼佛
同名同號的好多好多!世界太大,同名同號的很多。我們看看台北市這個小地方,你們把
電話號碼簿翻開來看看,有好多同名同姓的他不住在一個地方,姓名都相同。同名同姓的
很多,現在我們的姓名條例是一個地區,在這一個區(是一個區公所裡面)住得很近,如
果姓名都相同可以改。我們館長住在木柵區,她的名字韓英就有四個人相同,三個是男的
一個是女的,她是女的,四個人相同,所以她把名字改了。她加了個金字邊,音還是一樣
,字不一樣,她改了。
十方世界眾生無量無邊,佛菩薩告訴諸位沒有名字,不像我們每個人要起個名字,佛
菩薩沒有名字,佛菩薩是以智慧、德能上建立名號,他的名字是這麼來的。他教化這一個
地區是從教化功德上建立的名號。娑婆世界的眾生我們今天仔細去觀察觀察,確實是如此
。第一個心理缺少慈悲,雖然嘴巴裡頭講的慈悲,真正人家有苦難現前的時候不肯援手,
不能捨己為人,平常說得都很好聽,我們要捨己為人,到時候還是自私自利。第二個大毛
病就是心裡面還是一團亂七八糟,亂糟糟的,心不定。佛在這個地區教化這些眾生就針對
這兩個大毛病,所以他的名號就是教學的宗旨。
像我們的本師他的名號叫「釋迦」,釋迦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能仁。仁慈不錯
他能做到,他不是口裡說說仁慈,他是真正能仁,他自己做個榜樣、做個模範給我們看。
所以你去看經典,看釋迦牟尼佛的《釋迦譜》,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佛待人真慈悲,絕
對沒有一點架子。佛看到老年人馬上就去扶他,看到老太婆穿針的時候,她眼花穿不進去
,佛馬上接過來替她穿針,看到人家挑水挑不動,他馬上接過去幫忙。真慈悲,他不是嘴
裡說的,他真做到了,所以這個名號就叫釋迦。「牟尼」是寂默。寂是清淨的意思,所謂
在一切境界裡面一念不生,他這個心多清淨。不是境界不現前,境界現前,境界現前裡面
不起念,不起念跟諸位說明白是不起妄念,不是沒有正念,如果連正念都沒有,那就不是
佛法,有正念沒有妄念。
什麼叫妄念?妄念是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叫妄念。正念是什麼?正念是眼前一切的受
用了了分明。眼能見,你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正念;耳能聽,聽得明明白白,這是正念;
舌能嘗味,意能知,六根都起作用,六根起作用這是正念分明。我們再具體說明什麼叫妄
念?貪是妄念,瞋恚是妄念,一切受用當中他起了貪心,這是妄念。受用不是妄念是正念
,譬如我們穿衣吃飯這是正念,到時候吃飯,這是正念,肚子餓了吃飯是正念。要講求什
麼樣的口味,要講求什麼樣的烹調,做得不合口味就不吃,這叫邪念。色香味是不是要講
求?是要講求,講求裡頭沒有貪,講求裡頭是一種藝術的境界,這是對的,這是正念。這
裡面的區分就在貪瞋痴。我色香味做得很好,供養大眾,叫大眾生歡喜心,這是正念。我
供養大眾,叫大眾贊歎我,我在這裡頭得到一點好處,那就錯了,那就是邪念。
簡單的說凡是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的,這都是正念,凡是起心動念為自己的都叫邪念
,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都讀到過的。邪、正之分可以從這個地方得到一個概念。諸佛菩薩
起心動念都為眾生,絕對不會有一念為自己,這叫菩薩,這叫覺悟之人。現在覺悟的人少
,原因在什麼地方?都被名聞利養迷了,被這個東西迷了。所以現在在全世界我所到過的
地區,我所見過的地區,沒有僧團,包括我們自己這個圖書館都不是正法道場。我們在此
地講的這個經是正法,我們的道場不是正法,全世界都沒有正法。
正法道場是什麼?我們身上一文錢都沒有才行。你看每個出家眾他身上都有些錢,那
是他私人的,這就不是正法道場。正法道場你們看看,不要說是比丘戒,沙彌十戒「手不
捉金銀生像」,生像是指的錢財,你手上要有錢財就不是正法道場。正法道場這一些財務
是什麼?是常住的,你有受用,不能認為你私有,點滴歸公。我們沒有衣服,常住拿錢給
我們做衣服;我們生病需要醫藥,常住供養醫藥,絕對沒有私財的,這是正法道場。諸位
想想你今天走到哪個地方能找到一個?哪一個出家人身上都有錢,甚至於銀行都有存款,
他的錢財他不會給人,難,太難、太難!
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最初組織的僧團在鹿野苑。鹿野苑佛領導五個弟子(五比丘),
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第一次出現的僧團,所遵守的就是六和敬。依這個條件才組成了僧團,
佛法才興旺起來,流傳到今天三千多年。所以佛法有佛法的制度,這是我們曉得。今天佛
法這麼樣的衰,諸佛菩薩、護法龍天都不來護持,你們一定見怪,我是不見怪,為什麼?
諸佛菩薩、護法龍天護持是護法僧團,你這不是僧團,他護持你幹什麼?諸位要懂這一個
道理。
一個健全的僧團除了必須要遵守六和敬之外,有兩樁事情。第一個就是要遵守羯摩的
制度,那就是佛法是民主的不是專制的。羯摩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現在的意思叫開會。所
以佛法的僧團不是聽命於一個人的,不是哪一個要聽哪一個的,大小事情都是開會議決,
每個人都要遵守決議。譬如現在傳戒,諸位曉得受出家戒的叫三師七證,這一共是十個資
格很老的出家人他們給你作法。作法就是開會,把你召來,你想出家,這個時候羯摩和尚
他代表發言,某某人要求出家,我們可不可以容納他。如果大家同意就說成,要說四次,
叫白四羯摩。你看我們現在政府大的案件三讀通過,佛法這個大案子就是准許一個人加入
僧團,要四讀通過,大家都沒有意見、都承認他可以加入我們的僧團。
寺院要有一個新的人到這個地方來,如果他是來掛單一、二天這沒有關係,一、二天
他就走了。在大陸上流水單通常不會超過三天,多半是三餐一宿,他住一晚上,供養他吃
三餐飯他就離開了,這是一般的知客就可以做主了。如果要到這地方來常住,那就得作羯
摩,就要開會,我們大家對於這個人同不同意他在我們這兒常住。所以什麼事情都是會議
決定,這是佛法。
我們今天講民主,三千年前我們佛教裡頭第一個就是實行民主。你們查遍《大藏經》
,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說哪一次我說了就算數,有沒有說過?你查絕對找不到這個字樣,大
小事情都是開會議決通過,我們大家來遵守,這是僧團。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最初就已經
把這個模式做出來給我們看。佛教傳到我們中國來之後,發展為叢林,將制度變相成了中
國叢林的清規。這個清規就是適合於中國這個地區一種新型的制度,但是它的精神絕對保
持釋迦牟尼佛所傳的原始的精神。所以寺院裡面的住持是大家選舉的,每一年選舉一次,
他的任期是從正月初一到臘月三十,臘月三十總辭,住持帶著他大小執事總辭,馬上開大
會再選新住持。先選住持,住持選出來之後,住持提名執事,提名也是要叫大家統統通過
的,所以它是民主制度!你看幾千年來中國社會是帝王專制的制度,但是在佛門裡面所實
行的是民主制度、是選舉的制度,所以你要不如法哪有護法神來護持?如果真正能如理如
法,諸佛歡喜!護法神一定護持。
「我即舍那自稱,揀非權小凡外之我」。這是報身佛的自稱,是真我不是假我。「我
」這個字在佛法裡面定義有主宰的意思、有自在的意思。民主制度裡頭的確有自在、有主
宰,個個人都可以做的,都能得自在,不是某一個人統治某一個人。所以在專制的時代我
們都稱為王,為什麼?王自在,他是統治者,別的人不自在都要受他的約束,都要聽他的
指揮,他多自在!所以報身自在,報身能現,十法界莊嚴是所現。
「此顯本跡佛身,又化跡佛之身,現為跡依界中教主」。現就是示現、變現,變現為
跡依報世界當中的教主,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此一一界中佛,皆舍那化身,故曰
我化為千釋迦」。這個意思我們在課誦本上也常常念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
是說的這樁事情。我們也曾經念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你就曉得阿彌陀佛是什麼?阿
彌陀佛也是本佛所現的跡佛,而是一切跡佛所依之根本,所以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念
一句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的名號統統都念到了,全都包括了;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即一切
諸佛的總名號。因為佛是覺的意思,而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無量覺就是無量佛!無
量無邊諸佛這一個名號是不是統統都包括了?全都包括了,一個也不漏了!好像我們稱全
國同胞們,都包括了,這是總名號、總代號,沒有一個漏掉。阿彌陀佛就好比我們稱全國
同胞們一樣,一個意思。阿彌陀翻成中國是無量,阿彌陀佛就是無量佛,所以要曉得這個
意思。
『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依每一個星球,只要這個星球上有有情眾生居住。我
們現在在天文學裡面發現有很多星球沒有眾生居住,沒有人住,那是我們肉眼所見的,其
實有沒有眾生?很難講,有許多的眾生不是我們感官所能夠發覺的。譬如我們眼前這個世
界,人鬼雜居,這是大家都明瞭的,有些人真正見到鬼,有些人沒見到。你們同修們當中
,我上一次是拜託了一下,但是沒有反應,我今天再重說一遍。就是我們這個月的十五號
,八月十五號聯合報地方版,台北縣的地方版有一段新聞,聯合報上登了,就是海山煤礦
他們死的那些礦工,那些鬼搭計程車。有好多個鬼搭了好幾輛計程車,報紙上登了這麼一
段新聞。計程車載了帶到他們家裡去,到了目的地再一看車上人沒有了,再看看家裡,家
裡供的那個超度的牌位相片一看就是那個人,搭車的就是那個人,所以計程車就問他們家
裡人收錢。有些家裡人錢給他,給他個紅包,計程車把錢退還,紅包收起來取一個吉利。
當中有一個司機去問他收錢,他家裡人不承認,說他說鬼話,還鬧到派出所。不是一輛計
程車,好幾輛計程車。
人鬼雜居!我們沒有見到,不能說見不到就是沒有,真有這些事情。所以希望把這個
報紙剪下來,以後我們再印《冥報記》就把這一段東西附進去。這是近代的、現代的,報
紙上登的大家都曉得。還有是哪一位告訴我,我有一天坐計程車司機告訴我,他說那個事
情就在他們家附近,他就住在那個旁邊,他說是真的一點不假。見到鬼的人真有,不是一
個人、二個人見到的,許多人見到的。
月亮裡面沒有人,太空人登陸月球了,有幾個法師來問我,他說月亮裡什麼都沒有,
我們以後還要不要念月光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住在月亮裡面,肉眼凡夫看不到,怎
麼會沒有?只要是一個星球它就是個世界,它裡面必定有眾生依止;就是住在那個地方,
不是肉眼凡夫能見到的。我們眼睛見不到、耳朵聽不到就說沒有,那未免太迷信。奇奇怪
怪的事情是真有。我們道場有一次法會當中照的照片有不少同學看到的,洗出來之後有十
幾張照片裡面有東西,好像是孔雀的羽毛一樣,沒法子解釋,絕對不是這個鏡頭的灰塵,
絕對不是的,從來沒有過的,只有那麼一次有十幾張。我們這個底片拿到照相館裡去鑒定
,沒有辦法,找不出毛病出來,確實是有,這些我們一定要相信。
「後就一下」。這就是經文裡面的第二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就
是講這一段文下面「顯跡依土,又化為跡跡佛身依報國土也」。這就是我剛才跟諸位所分
析的,枝葉裡頭再生枝葉,由那個枝葉又生枝葉,無量無邊,這個演變是同時跟次第都不
相妨礙。「言後就一葉等者,即千葉中拈最後一葉而例言之」。這在無量無邊本跡因緣裡
面取一個做例子,而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近取比喻我們才容易明瞭。
「又現為百億之華,每一一華,為一一世界,故有百億世界」。這是講到我們娑婆世
界。一一世界是講的小世界,我們是一個小的單位世界,所謂是一個須彌山,這是一個單
位世界的中心。由這個單位世界這個經上說的它有四大部州、有八中洲,還有許多小洲圍
繞著這個須彌山,為一日月所照,這是一個小世界,很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太陽系,這麼一
個星系。經上說像這樣一個小世界有一千個聚集起來,我們就稱作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
界為單位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然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集合一千
個中千世界,再稱為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就是一尊跡佛的教化土,這就是我們平
常講的娑婆世界。所以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就是一百億,所以這一個世界裡有多少個星球
?有一百億個星球。這個百億也是取它的數量之多不是定數,諸位一定要記住它不是一個
定數。因為每個大千世界的星球多寡數量不相等,有的世界很大,有的世界很小,所以這
個百與千都是取一個圓滿的數字,這個大數裡頭有圓滿。《華嚴經》用十來表法,十是小
數的圓滿,百千萬億是大數的圓滿,取一個圓滿的數字不是定數,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底下解釋什麼叫做「須彌」,「梵語須彌,此云妙高」。須彌山是梵語,翻成中國的
意思叫妙高。「以眾寶所成,出過諸山故」。這些諸位要曉得它的含義都是表法,都是取
的表法。須彌山它的體是眾寶所成就的,它高大,高出一切的高山,在一切高山裡頭它是
最高的,所以稱之為妙高;妙是講它的體,它是四寶所成,高是講它的高大。所以在一個
地區裡面,這個地區裡頭最高的山都可以稱為這個地方的須彌。像我們這個台北市以七星
山最高,七星山是台北市的須彌山;如果說我們地球上,我們地球上大家曉得喜馬拉雅山
最高,它是地球上的須彌山,它取這個意思。
此地所講的須彌山是我們這個單位世界的須彌山,是不是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恐怕不
在,因為要講到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講不通。所以我們這個地球很像是這個小世界裡面的一
個星球,這個世界包括了許許多多的星球,有些星球裡面有佛法,有些星球裡沒有佛法;
有些星球的眾生福報很大,有些星球的眾生的福報很小。所以佛在經裡面講北俱盧州眾生
的福報就很大,壽命也很長,福報很大,但是他那個裡面沒有佛法,因為每一個人都享福
都享樂,他沒苦,所以他不相信佛法。因此韋陀菩薩護法你們看常說的三洲感應,四大部
洲為什麼三洲感應?因為北俱盧洲沒有佛法,他不到那邊去,所以只有三洲感應。
「每一一須彌山,有一一日月繞須彌盧」。這個須彌盧就是須彌山的本音,梵語的本
音,梵語的本音新譯須彌譯作須彌盧,所以這是梵語的完全的音,我們稱須彌把尾音省掉
了,好像我們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有的時候稱般若波羅蜜,那個多省掉了,這是尾音。
我們稱菩薩實際上它的具足音是菩提薩埵,我們把尾音省略掉稱菩薩,須彌盧就是須彌具
足的這個音,具足的音。
「故有百億日月,每一一日月,一日一夜遊四天下,故有百億四天下」。這個四天下
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大部洲。「每一一四天下,有一一南閻浮提」。南閻浮提就是我們現在
所居住的這個世界,稱之為南閻浮提眾,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地球。在古印度我們這個地
球就稱之為南閻浮提,這是印度話,而我們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叫地球,這沒多少年,
發現這個地是個圓的以後才稱為地球。在從前沒有這個名詞,古今中外都沒有這個名詞,
這個名詞是隨著科學進步而發現的,我們稱為我們居住這個地方叫做地球,從前古印度人
稱為南閻浮提。
「梵語閻浮,此云勝金」。閻浮提是印度話,它是什麼意思?它是種非常殊勝的黃金
,非常好的金,這個名字是從這兒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名字?我們這個地球上大概是在
很古老的時候有這種樹,這個樹的汁流出來就是黃金。「以樹流金汁,河出金沙」,這個
汁流在水裡面就變成金沙。這是講在我們現代大概在全世界研究植物的還都沒有發現,可
能這個樹已經沒有了,早就在地球上絕跡了,但是在地球過去那不知道是多少億萬年前一
定是有這植物。因為這個樹太好了,而且這個地方有這種物產,把它稱作閻浮提,從樹得
名的。
「百億菩薩釋迦者,此又顯跡佛之身,而又現跡跡佛身,即千釋迦,一一化現百億釋
迦為當機故」。這是講到現前這一會,講到《梵網經》這一會。這一會是佛在大梵天宮所
講的,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了,這經題裡面跟諸位介紹過。說經的這個人是報身佛,聽經的
是應身佛,佛講給佛聽,所以這個法會也是非常的特殊,非常的希有,聽眾是諸佛如來。
「故云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等,此總結顯如來婆心,示現受生,出家成道,轉法輪
度眾生義」。這幾句話我們要特別留意,諸佛如來之所以如是的示現,目的在哪裡?救度
一切眾生,目的是在這個地方。這是我們真正看出來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苦口婆心。婆就
是老太婆,老太婆很慈悲。人到了老年,他自己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對人生的體驗有相當
的深刻,所以他對年輕人有莫大的期望,真正的愛護。所以經典裡面常用「婆心」取這個
意思。「示現受生」,他可以不要來生的,他在這個世間示現,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到
我們這個世間來不是業報來投胎的,乘願再來示現出家、示現成道。其實佛在這個經上跟
我們說過,他到這個世界上來成佛,這一次是第八千次。他早就成佛了,第八千次的再來
。還是要做出個樣子,不做出這個樣子大家不相信,還是要做個樣子,示現出家,示現修
行,示現參學,還要把這個修行過程表演一番給我們看。「轉法輪」,就是自己學問成就
了,智慧圓滿了,再去教學。轉法輪就是教學,度眾生是成就眾生,幫助眾生成就眾生。
「一一釋迦,皆示現八相成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是這樣的示
現,其他星球上那一些諸佛在他那裡大概都是大同小異,也都是這麼樣的示現。「皆不離
菩提樹,而昇四王忉利,乃至梵天」。這是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得非常的清楚,釋迦
牟尼佛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根本法輪,就是講《華嚴經》。不離菩提樹而生忉利天,不
離菩提樹而生兜率天,我們現在都看到了;不離菩提樹而生他化自在天,這都看到的,這
是示現的什麼?事事無礙。乃至梵天就是大梵天,這個大梵天是第四禪的大梵天,前面經
文上讀過摩醯首羅天是色界天頂。因為這一次法會是在摩醯首羅天宮裡面開的。
「皆說舍那所傳心地法門」。無有一尊佛不宣傳、不弘揚這個菩薩心地法門,因為這
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先要建立菩薩的心地,換句話說,這修學法是
從心理建設做起的。「皆放身光,鼓動人天」。放光現瑞是動人心弦,眾生一看到放光,
放光動地,他的警覺心提起來了,佛一定有重要的法門要宣說,有重要的開示要給我們講
,大家就特別的注意。「故曰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也」。真正是所
謂佛佛道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例外的。這個十方三世一切修菩薩行的人,他們心理
雖然是無量無邊很複雜,可是期望的目標大致是相同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應該怎麼
樣去修學菩薩心地?所以大家都有這個疑問,諸佛都有這樣同樣的開示,我們的本師釋迦
是如是。
「其餘九百等者,上拈千華中,一華示現,千佛中,一佛」,一佛是心,「示現其餘
九百九十九釋迦,又作云何,其一華一佛,既如是示現,則餘九百九十九釋迦依正,亦皆
各各示現,乃至請問心地法門,亦復如是,無二無別」。這就是具體給我們說出來十方三
世一切諸佛,佛佛道同。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
【其臺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
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
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無量的因緣。所以到我們眼前這個感官的世界裡面,那就是已經複雜到了極處,
不知道是多少番的本跡起用
我第一次讀到這段(和後面接著要講的),真是非常震撼!
這如果不是佛,誰能說得出來?
這種宇宙的真相,如何跟三千年前的人說明?
所以佛說法先小乘後大乘,這沒有高下,純就作用範圍而言。
整個宇宙世界的實相,不管當時的人還是現代的人,都無法思議。
就像一個教授不會對小學生說量子纏繞,只會對他說初階牛頓定理。
牛頓定理沒有錯,量子纏繞也是事實。
牛頓定理和量子纏繞衝突嗎?不衝突,作用範圍不一樣而已。
佛對誰說量子纏繞呢?對菩薩說,對能接受的眾生說。
所以初轉《華嚴》,是在定中,對菩薩天人研究生說,不是對五比丘說。
四聖諦是佛所教,《華嚴》亦是佛所說。對象不同而已。
我們不能說小學生的教科書上只說了牛頓定理,
所以就否定菩薩們在研究所課程中紀錄了教授談論量子纏繞的事實。
佛法之高深,我們只是聽聞了海的名稱,還沒真正看到海呢。
大概要證到初果,才算是終於站在海邊了吧。
淨土法門亦如是。佛在《無量壽經》上說「唯佛與佛能知」。
還好,我們不需要學會造飛機、精通航太學,只要相信彼岸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
願意放下娑婆世界去極樂世界,然後念佛憶佛,
時時等著阿彌陀佛大飛機就可以了。因為這是佛的大願啊,願意上飛機的一概不拒。:)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07-14 20:10:00
ㄧ花一世界,ㄧ葉一如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07-14 22:2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7-14 22:30:00
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7-15 03:5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unnypanda (明辨是非)   2018-07-15 13:1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7-19 17:0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07-19 20:4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