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隨佛法師和其信徒無法證得道果的原因

作者: TBOC (花嚴)   2018-03-11 18:46:46
※ 引述《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之銘言: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
: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 隨佛法師自以為正法消失了兩千多年靠他考古找出消失的正法,
: 這顯示隨佛法師從未按照佛的教導親近善男子、聽正法,
: 沒有親近善男子、聽正法的佛弟子無法證得陀洹道、果、涅槃。
: ※ 引述《TBOC (花嚴)》之銘言:
: : 用您所引經文提到,具備這五法
: : 1.藏惡纏覆
: : 2.非難心聽法
: : 3.對教導法者有攻擊心,是生起[頑固]者(h大應該是打錯字[標註]了)
: : 4.劣慧者、愚鈍者、聾啞者
: : 5.自以為了知者
: : 這裡提到要「具備」五法,不是任何一項就不能獲得正性決定的喔。
: : 請不要擅自將其結論成五根不具不能成就。
: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013.htm
: 增支部5集153經/正性決定經第三(莊春江譯)
:   「比丘們!具備五法,當聽聞正法時,他不能在善法上進入正性決定,哪五個呢?他
: 如藏惡者被藏惡纏縛那樣聽法;他如找缺點者[以]非難心那樣聽法;他對教導法者有攻擊
: 心,是生起頑固者;是劣慧者、愚鈍者、聾啞者;是對不了知的[以為]了知者,比丘們!
: 具備這五法,當聽聞正法時,他不能在善法上進入正性決定。
:    比丘們!具備五法,當聽聞正法時,他能在善法上進入正性決定,哪五個呢?他不
: 如藏惡者不被藏惡纏縛那樣聽法;他不如找缺點者不[以]非難心那樣聽法;他對教導法者
: 無攻擊心,是不生起頑固者;是有慧者、非愚鈍者、非聾啞者;不是對不了知的[以為]了
: 知者,比丘們!具備這五法,當聽聞正法時,他能在善法上進入正性決定。」
: 經文都已經貼出來了你還不好好看清楚,只有非聾啞者才有機會證道、果、涅槃。
: : 以上這句是您的錯誤結論。難當作不能。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9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九
: (一〇)第二分十上經第六
: 云何八難解法?謂八不閑妨修梵行。云何八?如來、至真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
: ,向菩提道,有人生地獄中,是為不閑處,不得修梵行。如來、至真出現於世,說微妙法
: ,寂滅無為,向菩提道,而有眾生在畜生中、餓鬼中、長壽天中、邊地無識,無佛法處,
: 是為不閑處,不得修梵行。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
: 道,或有眾生生於中國,而有邪見,懷顛倒心,惡行成就,必入地獄,是為不閑處,不得
: 修梵行。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或有眾生生於
: 中國,聾、盲、瘖、瘂不得聞法,修行梵行,是為不閑。如來、至真、等正覺不出世間,
: 無有能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而有眾生生於中國,彼諸根具足,堪受聖教,而
: 不值佛,不得修行梵行,是為八不閑。
: 長阿含經已經寫得很清楚,聾子不得聞法修行梵行。
因聾、盲、瘖、瘂不得聞法->修行梵行喔,不是因聾、盲、瘖、瘂這資格就失去解脫的
機會。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36
: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 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一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聞不知說法時節。比丘當知,有八不聞時節,人不得
: 修行。云何為八?
: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眾生生於中國,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復
: 不別善惡之法,是謂第六之難也。
: 增壹阿含經已經寫得很清楚八難不得修行,六情不完具的聾子無法證得道、果、涅槃。
: : 增一阿含經力品(阿那律目盲)
: : 爾時,阿那律縫故衣裳。是時,眼遂敗壞,而得天眼,無有瑕穢。是時,阿那律以凡常之
: : 法而縫衣裳,不能得使縷通針孔中。是時,阿那律便作是念:「諸世間得道羅漢,當與我
: : 貫針。
: http://www.vipassana.com.my/ci/CResources/CResourcesOT1.htm
: 南傳巴利三藏和注釋中並沒有阿那律目盲的說法,
: 增壹阿含經的內容沒寫清楚傳承又早就斷了很難追究這個故事的細節,
: 不過南傳佛教從佛在世時開始兩千多年來一直有精通巴利三藏和注釋的法師
: 仔細傳承巴利三藏和注釋,
: 巴利三藏和注釋的問題可以請教南傳佛教戒定慧足夠的法師。
南傳沒有記載又如何呢? 何況只憑一本資料就說沒有似嫌草率。
而周利槃陀伽連掃帚都記不住算不算愚鈍者? 他不是阿羅漢嗎
增一阿含經11卷(念掃帚,念前忘後、念後忘前)
爾時,世尊手執朱利槃特詣靜室教使就坐,世尊復教使執掃(手慧):
「汝誦此字,為字何等?」 是時,朱利槃特誦得掃,復忘(手慧);
若誦得(手慧),復忘掃。
: : 法華經化城喻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
: 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 佛說過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不會繼續輪迴也不會在未來成佛,
: 證得道、果、涅槃的聖弟子須陀洹會在七次輪迴內成為阿羅漢結束輪迴不會在未來成佛。
: 中阿含經阿羅漢永無來生和南傳巴利三藏一致,
: 這些經典來自五百阿羅漢第一次結集是最可靠的佛教經典。
: https://www.mahasati.org.tw/home/book_stack.php?ID=2
: 泰國上座部佛教隆波通尊者的《正念動中禪的原理與方法》說明:
: 如果阿羅漢一百年、二百年後會再生,那是假阿羅漢,不是真的,或許只是宣傳要讓人來
: 相信而已。因為沒有真正的瞭解,或者只是因為從經典上看來的,就這麼說,以為一百年
: 、二百年會再生。如果真正的瞭解就不會這麼說。阿羅漢不會再去那裡,也不會再生了。
: 沒有苦所以不會再生。如果再生就是有苦,因為阿羅漢沒有苦了,所以他沒有辦法再生。
: 再生是因為無明,無明讓我們再生。
: 很多華人問過南傳戒定慧足夠的法師阿羅漢弟子會不會繼續輪迴在來世成佛?
: 很多南傳佛教戒定慧足夠的法師都開示過阿羅漢弟子不會繼續輪迴在來世成佛。
: : 馬哈希尊者這段話很有趣,必須在過去佛時無覺悟、無證果,
: : 才能在這世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可能在過去世是個爛學生?
這裡的爭點是覺悟,是純指解脫道的覺悟才叫做覺悟嗎?
另一點是時受意解脫身作證的聖者都會六次退轉了,初果乃至四果,
真的只是固定車程的單程票嗎?
https://goo.gl/XgHEaU
諸大乘經典有不同見解。
: 如果在佛教時代靠聽聞佛法覺悟那就表示沒機會無師自悟了。
: : 也必須是完全無成就,才不會落得成為別的佛的聲聞第子。
: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 明昆長老的《南傳菩薩道》記載:
: 然而,作為菩薩所修習的第四個波羅蜜的智慧,應該只是包括了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之前的
: 智慧。在此並沒有關係到菩薩在最後一世所證悟的智慧。在直到最後一世之前,菩薩所修
: 的智慧波羅蜜只是到達觀智的行捨智的第一部份。後面部份的行捨智將會直接導向道智。
: 所以在最後一世之前菩薩並不會嘗試去跨越第一部份,因為若他如此做,他就會證悟道果
: 而成為聖者,以及證入涅槃。這樣他就不能成佛。因此我們應注意到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
: 蜜只到行捨智的第一部份而已。
: 菩薩在過去佛教修四念處最多只會到第十一觀智行捨智,
: 證得道、果、涅槃的聲聞聖弟子會很快結束輪迴不會修菩薩道成佛。
: http://dhamma.sutta.org/books/six_collection.htm
論點差異,訴諸南傳權威並無從解決。
: : 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最沒有收穫的弟子,才有機會成佛喔!
: 所有的佛都必須生在無佛教的時代無師自悟,
: 聲聞聖弟子則必須生在有佛教的時代靠聽聞佛法覺悟,
: 選擇成為靠聽聞佛法覺悟的聲聞聖弟子自然就無法無師自悟,
: 想成佛者自然無法在佛教時代覺悟。
: : 然後最沒有收穫的弟子成為下一尊佛所教導的弟子,就是我們說的佛教。
: : 我是不太認同啦
: http://tripitaka.cbeta.org/N31n0018_001
: 南傳本生經記載釋迦牟尼前世善慧菩薩被燃燈世尊預言未來成佛後,
: 必須再修行四阿僧祇加上十萬劫才能成佛,
: 在四阿僧祇加上十萬劫的漫長時間內菩薩有時會造惡業輪迴到三惡道。
: 不過證得道、果、涅槃的聲聞聖弟子須陀洹最多只會再輪迴七次,
: 證得道、果、涅槃的聲聞聖弟子須陀洹不會輪迴到三惡道,
: 釋迦牟尼前世遇到過去佛時沒有證須陀洹道、果、涅槃。
: http://www.charity.idv.tw/r/4.htm
確定的只有釋迦牟尼佛修菩薩道而成佛,餘下的都只是推測而已。
當然我前篇的說法是稍微誇張了點,對於馬哈希尊者的說法有質疑,但用詞
不夠精確,如何得知佛陀在過去諸佛都無覺悟、無證果?
且不說只有解脫道的覺悟、證果才算數嗎?又解脫道的迴小向大也是大小乘的論點
差異。
就舉h大引的阿姜查的自述,他說因為過去世的菩薩願障礙了他繼續修行解脫道,
那在他決定放棄前,是什麼果證,初果? 二果?
如果是「解脫道既定行程表」,應該7返人天就證阿羅漢果,那他如果持續保留菩薩願
能照表操課嗎?問題就回到為了維持所謂的「解脫道既定行程表」,只能作瑪哈希尊者
的解釋,這個人完全沒有覺悟、沒有果證。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3-13 10:47:00
證果不會退轉成凡夫,會退失是定力,在大乘退轉是退到二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