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3) (補充:斷除三結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0-15 12:18:04
: 註1:《雜阿含經》:
: 「世尊告諸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初果住之智/見地)。……若三結盡,貪恚
: 癡薄,得斯陀含(二果住之智/一來果/薄地)。……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
: 此世(三果住之智/不來果/離貪地)。……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
: 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四果住之智/瞭解已作地)。」
: 註2:《大般若經》:
: 「由(加行道世第一法入見道位)無間定起解脫知見(見道根本定智無間道正對治遍
: 計我執煩惱),由解脫知見永斷三結(見道根本定智解脫道獲得斷除遍計煩惱的滅諦),
: 所謂薩迦耶見、戒禁取、疑,永斷此三結故得預流果(初果須陀洹/初果住之智/見地)
───────────────────────────────────────
■ 補充——三結盡(斷除三結縛)
摘自:《奢摩他講記》(2007年) 雪歌仁波切講授 張福成老師翻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預流果(初果須陀洹)怎麼解釋呢?要得到解脫果位,當然有一個能得到解脫果的道
,這個道的續流,已經參與其中,這個「預」是參加,已經參加在這裡面,已經走在解脫
這條道上了,入於解脫道的續流中(入流),故稱為預流果。
若想要進入解脫道的續流(入流),首先要把解脫道的阻礙斷掉。把解脫道的障礙,
當作所應斷,把它滅掉。進入解脫道的所應斷是三纏縛。
這是指雖然想得到解脫的果,現在這三個纏縛把行者擋住,緊緊地將其綁在輪迴裡,
令其不能出去,所以纏住了,綁住了。這三種纏縛是哪三個呢?壞見(無明我執薩迦耶見
)、戒禁取和煩惱疑,因為這三種纏縛把眾生纏住綁在輪迴裡,不能得到解脫的果。
為什麼這三種纏縛有這種力量把人束縛在輪迴裡呢?阿闍黎世親的《俱舍論》如此解
釋,首先壞見(無明我執薩迦耶見),對解脫道不想去,不願意去,不願去學習,不願去
走入解脫道,具有這種影響。戒禁取是引導人走入錯誤的道,應當有一個解脫的道、解脫
的果位,不是讓人們走到這個道,而走到錯誤的道去了,這是戒禁取。煩惱疑(註1)是指
就算所走的道沒有錯誤,內心也疑心重重,所以內心很緊張,疑心生暗鬼,不能做實修,
不會努力做實修,因此不會得到果位。這是三種纏縛。
這三者是進入解脫道主要的阻礙,故把它列入所應斷。若把這三者斷掉,就會進入解
脫道的續流中。或說這三者什麼時候斷掉,就在那時得到預流果,因為已經走入解脫道了
。或許有人會有這個疑問?壞見會讓人不想得到解脫的果位,因此擋住我們讓我們不能進
入解脫的道。為什麼會這樣呢?它是怎麼發揮威力,造成這樣的後果呢?應好好地分析。
首先談到會得到解脫果位,什麼叫做解脫?解脫是脫離什麼呢?脫離輪迴的因(集諦)
和輪迴的果(苦諦),就稱為解脫。輪迴的因(集諦)是我執無明。輪迴的根本是無明。若要
脫離輪迴,要脫離輪迴的因和果,要了解輪迴的因—無明。把我執無明滅掉,就會脫離我
執,得到解脫。所以首先要了解我執,之後才有辦法脫離我執,脫離我執就脫離輪迴的因。
在經教乘門裡談到,如何把老死滅掉?生若沒有,就沒有老死。怎樣把生滅掉?再往
前是有支,再往前推,最後是要把無明滅掉。若無明不滅掉,後面的每一項都會產生,結
果就仍然在輪迴裡。若要脫離輪迴,就要把最根本我執無明滅掉。要先脫離我執無明,當
脫離我執時就稱為得到解脫,這是解脫的內容。
若詳細分析解脫的內容,要得到解脫一定要放棄我執,一定要把我執丟掉,可是內心
若有強烈壞見(無明我執薩迦耶見),在把我執丟掉時,內心會產生強烈的恐懼,因為我
執把我們管太久了。我執存在於內心,已經很久了,一直保有這個我執,一直擁有它,心
裡常常想我啊!我啊!想了這麼久。現在要把我執丟掉,內心不能夠忍受,會捨不得,會
很害怕,不能忍受。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及反應呢?這是壞見的緣故。
有了壞見(無明我執薩迦耶見),就讓人不會想得到解脫,不能忍受我要得到解脫。
從無始輪迴以來,我執使令我們在輪迴太久了。若把我執丟掉,會覺得好像沒有保護者、
保管者,來保管我,因此會覺得恐懼、害怕。恐懼害怕就不能接受了,因此就不會想要得
到解脫,不會想去學習。總之,為什麼會不想得到解脫呢?或不要追求解脫呢?對解脫的
內容還未做詳細的分析,才會有這種想法。
再詳細的分析解脫的內容,解脫是指脫離輪迴的因。首先要分析輪迴的因是什麼?輪
迴的因就是我執(無明我執薩迦耶見)。我執是我的保管者,把我保管如此久,無始輪迴
以來都有我執存在。因為有我執(無明我執薩迦耶見)的緣故,我才在輪迴裡一直流轉,
現在要把這個保管者丟掉,內心會覺得非常怪,非常不舒服。好像沒有保護者、保管者一
樣,內心會非常恐慌,這種想法就是壞見。因此就捨不得把它丟掉,捨不得離開,不能忍
受,不想去做,不想去得到解脫,這個就是壞見。
若把壞見、戒禁取、煩惱疑斷除,肯定進入解脫道。因為不想追求解脫(薩迦耶見的
過患);走入錯誤的道(戒禁取的過患);還有即使沒有走在錯誤的道,但是也不能發揮
全力,努力去做實修(煩惱疑的過患)——把這些毛病全部丟掉,就會進入解脫道裡。
進入解脫道,肯定會得到果,這種把握已經形成,表示已經走在解脫的道上,一定會
得到解脫的,這時就是預流果(參預入無漏聖道之流)。已經走在解脫的道上。什麼時候
得到解脫,得到預流果呢?把壞見、戒禁取、煩惱疑這三者完全滅掉時,就得到預流果。
預流果什麼時候得到呢?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五道裡的見道位時
會得到。見道位是什麼時候呢?解脫時有忍智(現觀四聖諦的八忍八智)十六剎那,忍智
(八忍八智)十六剎那的第十六個剎那是「道類智」,道類智時就得到這個果位。
得到預流果之後,再逐漸進步,就會得到阿羅漢果。這中間要經過長久的實修。因為
解脫是解脫輪迴,解脫輪迴就是要把輪迴的煩惱全部滅掉,輪迴煩惱全部都要滅掉就是三
界煩惱都要滅掉。所以欲界的煩惱要滅掉,色界的煩惱要滅掉,無色界的煩惱也要滅掉。
這個不是立刻可以達成的,要一段時間方可達成。
就欲界眾生而言,現在傷害迫害力最大的,是欲界煩惱。色界煩惱和無色界煩惱對我
們來講,力量沒有那麼強,當然我們現在還未得到解脫,但是就算還沒有得到解脫,要對
付的目標,主要也是欲界的煩惱。為了追求解脫,為得到預流果,這時內心所受到最大的
傷害是欲界的煩惱,因此這時候以斷掉欲界的煩惱為主。
欲界煩惱斷掉的中間有二個果位,即一來果(二果)、不還果(三果)。得到不來果
時,就把欲界的煩惱完全滅掉,不會再來欲界了(三果不會再來欲界,故三果又稱為不還
果)。所以初靜慮得到時,就得到不來果,因為什麼時候把欲界的煩惱滅掉時,就是得到
初靜慮的正行。既然得到初靜慮的正行,就是把欲界的煩惱都滅掉,就是不來果。
關於近分(初禪近分定,又稱為初禪未到地定)及正行(正行定)這部分的內容解釋
很多了,這裡談到哪一項要和哪一項合在一起,這部分要好好了解,欲界煩惱斷掉時,就
是(初禪近分定/初禪未到地定)加行最後際果作意,初靜慮正行(初禪正行定)就得到
了,加行最後際果作意也得到了,這是同時發生的。
現在談到的是果位的問題,就是阿羅漢果(四果)、不來果(三果)、一來果(二果
)和預流果(初果),這裡談到把欲界的煩惱滅掉(斷五下分結:薩迦耶見、戒禁取見、
煩惱疑、欲界貪、瞋),就得到不來果(三果)。
要了解,得到不來果就是得到初靜慮的正行(不是只以共世間道的粗靜相道,內道行
者更以出世間道觀修四聖諦十六行相,才能在獲得上界初靜慮正行時,根斷包含欲界煩惱
的五下分結,而不只是暫時壓伏欲界煩惱),也就是把欲界的煩惱滅掉了,這也是同時。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7-10-15 15:03:00
隨喜!
作者: johnyuko (...)   2017-10-15 23:59: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