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苦苦 行苦 壞苦

作者: vango (vango)   2017-09-29 11:56:24
苦是四諦之首,佛法的根本
釋尊因見老病死故,開始了對於解脫老病死的追求
對苦的認識有多深,修行的力道就有多重
苦苦與世間法共,容易了解。
壞苦的癥結,要相信樂實為苦,世間人比較不易接受,尤其是身處順境的人,
覺得生活過得還蠻舒適的,偶而出外旅遊,看看鏡花水月,愜意的很,
也不會警覺。
行苦更加隱微,地藏菩薩說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可是一般人覺得,阿我坐在這裡甚麼事也沒做,怎麼會有罪業?
即使甚麼事都不做,但心中執取認定世間一切為實有的念頭,已經造就輪迴因。
於不生不滅中,妄見有生有滅,以有生滅故,不斷往外攀緣造作,輪迴無盡。
知道苦苦,壞苦,行苦,是不是就知道苦諦了呢?不盡然
苦諦之為諦,不僅在於知道有這三種苦,更要了解的是苦的非實有性。
如果苦為實有,則永不能斷。以苦非實有故,而能以照見五蘊皆空,
苦苦,壞苦,行苦實無生故,而能度一切苦厄。
知苦諦,苦因諦,自然循道諦,滅諦而滅苦。
為滅苦故而修行,具體修行依古仙人道,即落實到八正道,戒定慧三無漏學。
修行禪定,四念處,有人說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有人說要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其實對初學者來說,不妨觀察自己的煩惱,會發現煩惱就是最好的善知識。
修行禪定是很有趣的,所有的煩惱雜念妄想會一股腦兒的出現。
數息也好,念佛也罷,正念很容易就會跑掉。不過也因為數息或是念佛,
你會警覺失去正念了。失去正念時,觀察自己失去正念的原因是甚麼,
原因因人而異,現出的雜念千奇百怪,比如說
「1, 2, 3, .. 明天有一份報告,這裡要怎麼講比較好 .. 4 .. 5 .. 那裏要怎
麼表達比較好」
「南無阿彌陀佛,下個月初五快到了,薪水進來,就可以付房貸了,南無阿彌陀佛」
「這期威力彩上看十二億,明天來去買個一張,南無阿彌陀佛」
「剛剛在PTT留言,不知道有沒有網友回應了,是回應了甚麼,咦,佛號怎麼不見了?」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咦,鄧麗君的歌聲怎麼一直在腦海裡重複播放?」
從這些念頭之中,顯露出你隱藏的煩惱,對於金錢的執著,身體的執著,病痛的執著,
音樂的執著,工作的執著,自我的執著。有這些執著在,打坐時一一現形,騙不了人。
在打坐時有沒有可能去對治這諸多煩惱?不可能,然後你就會了解一件事
「喔,原來修行禪定不是從打坐開始,而是平時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禪定的一環」
有了這樣的認知,就會自然的在平時警覺,平時就要對治,生活態度也因此慢慢轉變。
當你看到別人中樂透時會不會羨慕?如果會,即使有這樣的念頭,都應該知道自己對於
金錢的執著沒有放下,在禪定時會形成干擾,務實的去對治他。
有人修行求感應,像前幾篇有人希望身體的病痛癌症能被治癒,或者有人希望
能看到佛菩薩親臨,像這種或許有因緣佛菩薩能幫忙。但實際的修行感應,是
逐漸的煩惱淡了,對金錢看得越來越淡薄,對身體的罣礙一分分減輕,對人我是非
不再強求。這種修行感應會成為助道資量,才是真正的感應。
就這樣一步一步的,修行禪定時,干擾逐漸變少,此時稍有煩惱上來,立時警覺,
立時呵責自己。呵責方式很多,例如
「初禪天人尚能離欲而生喜樂,我今有此欲,連初禪天人都比不上,侈言出三界」
「這輩子生而為人,不好好把握,無常一到下輩子還有沒有學佛因緣都不知道」
「都知道苦苦,壞苦,行苦了,還再執著這些小東西,太差勁了吧」
或以五停心觀,當下警覺,當下對治。純熟之後,妄念漸息。
佛法是緣起法,禪定也是緣起,有禪定因,就有禪定果。
禪定的發相是剎那進入的,前一剎那,後一剎那有顯著的差別,突然間湛然空寂。
由定生慧,必須在平常建立正確的知見,否則即使入定也不知道要觀甚麼。
知苦諦,循三無漏學,戒生定,定發慧,離三界。
※ 引述《claudeee (包子)》之銘言:
: 「三苦」為苦苦、壞苦、行苦。
:   苦苦:人生在世是苦,而處於違逆境界中,
: 身心產生種種逼惱之苦,實在是「苦上加苦」,故稱之為苦苦。
:   壞苦:於種種順意境界壞滅時,身心所感受的苦,稱為壞苦。
:    行苦:「行」是遷流變動之意,即於非違逆、非順意之境,
: 心中無有苦、樂、憂、喜之感受;一般人常會感到無聊、無所事事,
: 心中好像沒有苦受或樂受,但事實上仍然有微細的念頭在活動,
: 念念生滅、遷流不止,此即為「行苦」。例如晚上做夢,
: 乃白天心中微細的念頭於夢境中顯現,此即是行苦。
: 心得: 人間萬苦人最苦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7-09-29 12:29:00
以基法而言:此是苦;以道法而言:此是苦應知;以果法而言:知苦不可得知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09-29 17:22:00
阿彌陀佛!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9-29 20:07:00
無常苦,無我樂.
作者: johnyuko (...)   2017-09-29 22:19:00
阿彌陀佛
作者: ernestabc   2017-09-30 08:11:00
感謝您,讓我有豁然明白的感覺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7-09-30 10:08:00
贊嘆大德,生活即是修行,以生活實踐佛法對治煩惱。
作者: congency (醉裡挑燈看劍)   2017-10-01 04:26:00
善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