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義] 南山律:都迷階漸一混聖凡,滅法壞人莫甚於此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8-29 09:24:46
轉自:正法解行林佛學講堂
https://www.facebook.com/zinss.tw/
學生問:《六祖壇經》本文説: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請師父開示,此文中的佛性!
師答:《六祖壇經》本文,五祖對六祖惠能大師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獦獠是一個
未開化的民族。此「若為堪作佛?」就是怎麼堪為作佛呢?但這個地方不能依文解義說五
祖是瞧不起六祖惠能大師。並不是這樣!五祖只是在考驗六祖。惠能大師回答:人雖有南
北,人有住在南方北方,乃至東方西方等等,但佛性本無南北之分,也没有東西之分。
此中就 “佛性” 引論來說明:
如彌勒菩薩所説《現觀莊嚴論》<法身品>第一頌說:「能仁自性身,得諸無漏法,一切種
清淨,彼自性為相。」此頌說明佛的自性身具有三種特徵:其中,具有遠離二障及習氣特
徵的是「離垢清淨的體性身」,具有本自空寂特徵的是「法爾清淨的體性身」。
【解說】
引《現觀莊嚴論》<法身品>第一頌說:「能仁自性身,得諸無漏法,一切種清淨,彼自性
為相。」
此頌說明佛的自性法身具有三種特徵:其中,具有遠離二障及習氣特徵的是「離垢清淨的
體性身」,這分是滅諦和涅槃,這一分唯有佛才有,十地菩薩以下都没有。
具有本自空寂特徵的是「法爾清淨的體性身」,這一分說諸法存在的本質就是無自性——
空性,不須去修得,本就存在,這分為佛性。這分佛性,不僅佛與眾生心識一樣俱有,任
何存在的事物也俱有,故是講這一分。
所以佛性本無南北,是講這一點(諸法存在的本質就是無自性——空性),不能總說:「
佛本具有的,我就有」,這樣講——會很容易生起 “根本妄語戒,妄說上人法。”
南山三大部之《事鈔》云:「摩得伽云:自稱是佛、天人師等,中罪。」
【解說】
《南山律》的《事鈔》說:「摩得伽云:自稱是佛、天人師等名號,為中罪。」
《資持記》解釋:如果講這句話「我是佛」,別人没有信受,是中罪;如果別人信受,是
根本罪。
所以要很注意!如果說「眾生皆有佛性」,而我們就總相生起來「對,我本自有佛的一切
功德」,則會染上妄語之根本罪。
但是如果說,佛所具有的法爾清淨體性身的究竟本質這一分是空性,這一分空性不是修得
的,因為它本自具足的,佛出不出世它本來就存在。就這個角度來講,眾生皆有。
但是把這分佛性展示出來,必須要先得到離垢清淨體性身的這分滅諦,這分滅諦是修來的
,這個連十地菩薩都没有圓滿得到。但十地菩薩或者九地菩薩也有他們各自的滅諦,而圓
滿得到滅諦,只有佛。所以我們要把這個分得很清楚。
另外一個角度,如果佛性我們本自具有,總相來講,那麼佛陀一切功德我們都具有,佛陀
的神通我們具有嗎?没有啊!所以要把這個分得很清楚。
 
六祖惠能又說:「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師答:六祖惠能大師又說,獦獠身與和尚不同,對!没有錯,我是個未開化的民族的這個
獦獠身,與出了家的和尚當然不同,這是指他與五祖來比,當然是不同。雖然是不同,佛
性(諸法存在的本質就是無自性——空性)有何差別?一樣啊!
如南山律之《資持釋》云:「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指理同,須知事異。如冰即水
,冰豈成流。似礦即金,礦無金用。豈得僭同上聖,惑彼下愚,恣懶慢以謂無修,作鄙穢
而言妙用。若此即佛,何止汝徒,經說遮那遍一切處,則山河大地全法王身,軟動翾飛皆
如來藏。此蓋都迷階漸,一混聖凡。滅法壞人莫甚於此,自非達者誰復鑒哉?」
【解說】
《南山律》裡之《資持句》引《涅槃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諸法存在的本質就是無
自性——空性)。這一點一定要注意,是法爾清淨體性身。
此指理同,須知事異,可是所呈現出來的事相是有差別。舉個例子來說,冰與水的體性(
無自性的空性)一樣,所以理是相同的,但事相不一樣,如果一樣,冰就成為流水,所以
冰豈成流。同樣道理,似礦即金,這是理同(諸法的究竟法性是無自性的空性/量所通達
的遮遣法),但是没有把礦雜質去除掉,就不是黃金。以事相來講,礦没有金的作用,所
以礦無金用。
豈得僭同上聖,僭就是超越自己的本分,怎麼可以說本自有佛性而超越了自己的本分,而
說我與佛一樣。惑彼下愚,用這一種似是而非的,來惑彼下愚,全然不是很清楚,恣懶慢
以謂無修,佛已經是所謂的無學位了,不須要修了,所以你也會認為無所修了,作鄙穢而
言妙用。
若此即佛,這個理就是佛,等同事相就是佛,如果照你這樣說,何止汝徒,何止你們,《
普賢觀經》裡面說毗盧遮那佛即遍一切處,則山河大地全法王身,軟動翾飛皆如來藏。那
些蟲、那些鳥,包括我們所穿的衣服也是一切法,不都是如來藏嗎?此蓋都迷階漸,為什
麼會造成這樣?就是對於修行的次第没有弄清楚。
一混聖凡,把凡夫混為聖人一樣,滅法壞人,這種說法不僅滅了正法,甚至壞了人的善根
,莫甚於此,自非達理者,如果對這個道理没有通達,誰復鑒哉。誰能夠很清楚呢?這個
地方說明,不僅僅是印度佛教的論著所標明的,就是在《南山律》戒律上來講,也講的很
清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