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念佛打妄想

作者: Travel312 (崔弗)   2017-08-01 21:08:22
剛剛網路搜尋
看到淨空法師的法語開示
說:
一面念佛,一面胡思亂想,不但不能消業障,唸唸都在造業。念著佛還打妄想,還胡思亂
想,這個業可造大了。
怎麼辦,凡夫如我
平常習慣散亂心念佛
喜怒哀樂的情緒上來也念佛
看電視時默念佛,上廁所也默念佛,做任何事時都有默念習慣
行住坐臥,隨時都默念佛
我承認有時候的確一邊念佛,內心還有其他妄想
那是不是以後乾脆等妄想完了再來專心念佛?
這樣我到底造了什麼嚴重的業?
如何消除呢?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08-01 21:47:00
如果能一心念佛而毫無雜念,那你不就入了念佛三昧。念佛為使用第六意識專心於一事(持聖號),不作他想,而讓心念集中的方式。
作者: poohkoala ( \^0^/)   2017-08-01 21:57:00
聖嚴法師教學心法:[不管妄念,回到方法]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8-01 22:00:00
定的定義是心一境,念佛在四個字跳來跳去,怎會有定.
作者: chunpiao (chunpiao)   2017-08-01 23:07:00
凡夫要是能念佛時無妄念還需要念佛嘛!
作者: qaz0314 (咩妹)   2017-08-01 23:22:00
沒那麼嚴重放輕鬆一點
作者: moremusic (要去愛)   2017-08-02 00:10:00
開始讀經論吧 光修行法門 不讀經論 不會開悟的光聽開示 佛法知見都是片段的 這樣不夠中觀 唯識 如來藏 看喜歡那一種體系 就鑽研下去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08-02 00:19:00
你誤解老法師的意思了老法師的開示多是講經的情況,你要妥當理解法師的意思你不念佛你也造業,胡思亂想沒有正念就是在造業你要正確理解造業的意思,然後才明白念佛也造業,淨業善業惡業都是輪迴業,只有淨業不跟輪迴相應念佛就是靠佛號止住我們的胡思亂想,把念頭繫在佛號上如果只是隨口無心念過,心裡還是在想別的事,完全忘記自己在念佛,那當然還是念念在造業我們凡夫起念是正常的,只要佛號清楚,一直念去就可以如果沒有這句佛號,我們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在胡思亂想https://goo.gl/Qazs1D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08-02 00:41:00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08-02 00:42:00
"就怕起了妄念還不知道,以為自己還在修行,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08-02 00:42:00
聽經,心要靜。離分別、離執著的去聽,才易於體會法義。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08-02 00:46:00
講好處,是鼓勵,不要執著。講壞處,是警覺,不要執著。好與壞,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修學方向與要旨,明白斷惡修善的宗旨,佛號老實念去。抱歉~切到推文。^ ^" 阿彌陀佛種子成熟到開花結果,這當中有過程,修學也是如此,並非今日念佛,當下妄念永遠就沒了,一般都會有個成熟期關鍵在於日日檢點,是否往善果去成熟,才是要處。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8-02 09:39:00
所謂念佛號,比如內心當中在進行緣念佛號時,就是以第六意識攀緣佛的名號,安住在佛號的義共像上,令此所緣境的
作者: ashray (即非是名)   2017-08-02 09:42:00
推薦你看看《靜老說的話》,內容少而對很多現代人的問題,都有答覆。看完之後你再念佛聽法,疑惑應該會少很多。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8-02 09:44:00
佛號義共像明晰,漸次去除內心掉舉的胡思亂想與昏沉沉沒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8-02 19:43:00
念佛號,所緣要放在那一個字上,心中所現的影象是字嗎一次四個字嗎,四個字要怎麼唸,一個字的話跳來跳去怎麼定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8-02 20:49:00
以佛號為所緣修定,有些人會經口誦耳聽攝心,這樣修定的話最多只能到欲界定九住心過程中的第四住心,第四住心應該就不能再借助根識的口誦耳聽,所以如so板友所說口誦耳聽攝心的方式沒辦法修深入的定,雖然從初住心開始就是修定的三摩地所攝,但是到了第四住心以上就必須停止口誦耳聞,完全轉以第六意識專注於所緣的義共相,這時專注的覺受應是以皈依的心力為主,以皈依的覺受為所緣修定去除更細分的掉舉、沉沒等障礙,達到更深入的定心。《增一阿含經》提到的念佛,則不是以口誦耳聞取佛號義共相的方式,經中說:「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阿含經提到的觀像念佛,是先透過眼根識取相,再由第六意識安住在由眼根識觀像而來的義共相上,同樣的眼識的作用也只是一開始的方便,如上段推文說過,要深入修定時就必須停止根識作用,完全轉以第六意識專注所緣,止觀的修習中,止的體性是定心所,觀的體性是慧心所,以第六意識別境心所的定心所和慧心所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8-03 11:27:00
COO我覺得還是得,"觀像念佛",觀像就沒有我提到的問題.持名念佛只是散心,方便的修法.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08-03 16:45:00
不理它一直唸下去 唸久了妄想就會被壓住了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8-03 21:09:00
to so:古印度傳統佛法的觀像念佛,除了如上阿含經提到的,又如《大寶積經》說:「爾時大精進菩薩(釋迦牟尼佛前世)持畫疊像,入於深山寂靜無人禽獸之間,開現畫像,取草為坐,在畫像前,結跏趺坐,正身正念,觀於如來。」另外,推文中提到的禪定九住心,這九種住心次第屬於欲界定的層次,而四禪八定加上滅盡定合稱九次第定,這兩者是不同的。欲界定的九住心次第是連初禪近分定都還沒得到,而九次第定是初禪正行定以上到滅盡定,二者層次差別很大特此補充說明,以免初學者看到"九"就望文生義以為一樣,把二者相互混淆。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8-04 19:31:00
我明白,謝謝你的說明.
作者: allan0926 (allan)   2017-08-05 16:50:00
念咒也會啊,有時心很快就飄走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