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淨土聖賢錄.初編》:往生比丘第三(86)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9-28 14:17:56
宋‧仲閔
仲閔,衢州(浙江西安縣)人,受業(就學)祥符寺。後依南文法師,以雄辯見稱。(北宋
徽宗) 政和初(西元1111年),還鄉,居浮石山,(求)學者驟至。嘗言:「吾座下不五百眾
,不講大部(經)。」故一生唯講《光明》(《金光明經》)、《觀音》(《普門品》)。順寂
(將往生)之日,集眾昇堂,登師子座。方趺坐,忽見銀台自西至。閔曰:「吾平生解第一
義,願取金台,今何不然?」瞑目而化。
(《佛祖統紀》)
宋‧介然
介然,明州鄞(浙江鄞縣)人,受業福泉山延壽寺。時明智(中)立法師居南湖(浙江嘉興
縣),從之學(天台)教觀。(北宋神宗)元豐初 (西元1078年),專修淨業。三載(年)期滿,
謂同修者曰:「念佛三昧,往生要法也。」乃燃三指,誓建十六觀堂。中設西方三聖像,
環以池蓮。工竣,復燃三指,以報佛恩。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西元1130年)正月七日,金兵至明州,寺眾盡散,然(法師)獨不
去。兵至,訶(斥)之曰:「不畏死邪(耶)?」然曰:「貧僧一生願力,建此觀堂,今老矣
,不忍捨去以求生也。」金兵義之(敬重其守道之義),謂曰:「為我歸北地,當作觀堂,
似此規制(規格)。」遂強之行(強迫法師歸北地)。
後人以去日為之忌(日),尊之曰「定慧尊者」,立像於觀堂之側。
(《佛祖統紀》)
==
「吾平生解第一義,願取金台,今何不然?」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從閔法師的例子來看,是否解第一義和品位沒有十足相關,
念佛功夫不是慧解,而是清淨心,清淨心取決於我們放下了多少。
心越清淨則念佛功夫越深,因為心淨則佛土淨故。
所以老和尚一直勸我們要放下,要放下。
聽經呢?聽經是建立並加強信願。一日不可暫離。
感恩閔法師的示現,老和尚的教導。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6-09-28 15:1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9-28 16:17:00
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9-28 17:02:00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