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禪師 -- 培育智慧的利益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8-16 20:09:23
培育智慧的利益
智者在戒行的基礎上培育定力與智慧,熱誠與聰敏地修行,
能夠滅除煩惱,解脫生死輪迴。
戒行是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強力助緣。
近行定與安止定則是世間智與出世間智的強力助緣。
世間智是指各階段的觀智,如辨析究竟名色法的智慧(名色分別智)、
辨識因果關係的智慧(緣攝受智)、觀照諸行法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等。
當世間智成熟時,出世間智就會逐階地生起。
智者在戒行與定力的基礎上培育世間智乃是
一、 為了證得須陀洹道智;
二、 為了證得須陀洹果智;
三、 為了證得斯陀含道智;
四、 為了證得斯陀含果智;
五、 為了證得阿那含道智;
六、 為了證得阿那含果智;
七、 為了證得阿羅漢道智;
八、 為了證得阿羅漢果智。
證得聖果的智者能夠進入所證得的果定。
何謂果定?果定就是所證得的果智相續不斷地生起,一心安止於涅槃(寂滅)。
在果定當中,果智受用涅槃的寂靜之樂。
涅槃是解脫生死輪迴的不死之境。
凡夫無法入果定,因為這超出他們能力範圍之外;
聖者才能入果定,因為這在他們能力範圍之內,而且他們不可能再退轉為凡夫。
果位低的聖者無法入比其果位更高的果定,因為這超出他們能力範圍之外;
果位高的聖者不會再入比其果位更低的果定,因為他們不會退轉為較低果位的聖者。
智者證得須陀洹果之後,就永遠免離墮入四惡道的危險,只會在天界或人界流轉。
證得斯陀含果的智者只會再投生於欲界一次。
證得阿那含果的智者不會再投生於欲界,只會投生於梵天界。
證得阿羅漢果的智者解脫生死輪迴之苦,不再投生。
在本書中,讀者們將能見到培育戒行、定力與智慧的方法及真實的例證:
《轉法輪經》:
佛陀經由自己親身的體驗,開示避免苦樂二種極端,實踐中道,
修行八聖道分以徹悟四聖諦,成就聖道與聖果。
五比丘聞法時與聞法後都修行觀禪,培育智慧,逐一地證得須陀洹道果。
《無我相經》:佛陀開示觀照五蘊為無常、苦、無我的方法。
五比丘聞法時即依法實修,提昇智慧,逐階地證得更高的聖道與聖果。
開示結束時他們都證得阿羅漢果。
《五比丘》:
介紹前二部經的主要聞法眾,顯示過去世與今世持續累積戒、定、慧波羅蜜的重要性。
《皮帶束縛經(一)》:
佛陀闡述輪迴之無窮盡及造成輪迴的主因,尤其談到薩迦耶見,
然後開示破除邪見以脫離五蘊之道。
《皮帶束縛經(二)》:
佛陀一再強調心的煩惱染污眾生,心的清淨使眾生淨化;
由於心的多樣化造成業的多樣化,導致眾生種種差異。
最後歸結到觀照十一種五蘊為無常、苦、無我,培育智慧以達到厭患、離欲、解脫。
若能依照佛陀在這些經中開示的方法修行,
效法往聖前賢勤修戒、定、慧的典範,讀者們也能成為智者與聖者,
受用上述培育智慧的利益。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6-08-16 20:11:00
所謂本書是?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8-16 21:08:00
色界有四個禪天,包括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色界四禪合共十八天,通稱為十八梵天的梵天界。證得初果、二果的聖者,命終投生欲界,而證得三果的聖者命終不會投生欲界,三果投生的梵天界中,也不會投生色界的初禪天,色界初禪的梵天是外道如婆羅門修行者的投生處三果投生的梵天界,如色界第四禪天的五淨居天。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6-08-16 21:53:00
謝謝,找來看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