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42(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7-02 00:55:38
(續:「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中國統一全世界,帶給全世界人幸福,就我剛才講的這個,個人的幸福,家庭的和睦
,事業的順利,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要不要?中國過去幾千年來,實現了,
做到了,把它整理變成一本書,就是唐太宗的《群書治要》,就這部書。現在這部書,我
知道已經有八種文字,不同的國家文字翻譯的,他們看了沒有一個不歡喜。中國人統治,
就依照這部書來做。我們把這個書送到聯合國,英文的翻譯本,送給每個大使代表。教科
文組織一共有一百九十五個國家代表,送給他們,把這個書讓他帶回去給他們國家領導人
去看。希望將來全世界每個國家,都能依照這個理念去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平是平等對
待,和睦相處,整個地球上每個國家,國與國之間都能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天下太平,
讓這個地球上永遠沒有戰爭。
  每個國家把備戰這筆開銷省下來辦學,希望我們能辦三樁事情。第一個,學校,學生
上學公費,不要繳學費,而且學校還要供伙食,生活費用。讀書是公費,這樣子讀書的機
會平等了,不至於窮人進不起名校,學校不收費的。第二個,醫療,所有醫院是屬於國家
的,是屬於全體人民的,看病不要花錢。第三個是養老,老人不但物質生活要滿足他,還
要滿足他的精神生活,他們喜歡的是古典文化。這是把軍費的開銷,製造武器,研究這個
,財力省下來,幹這三樁事情有餘,你說哪一個國家人民不幸福?個個都讚歎政府。這才
叫真正的共產主義,所以希望向這個方向、向這個目標去邁進。
  我們鼓勵年輕人學漢語,學古漢語,目的就是培訓一批老師,有能力讀中國古書,有
能力讀中國的《四庫》。這些人是無名英雄,了不起的人,我勸他們一生就走教育的事業
,再辛苦我們也要幹到底,要做個很好的榜樣。釋迦牟尼佛是這樣的,孔子是這樣的,兩
個最好的榜樣,一生於世無求,於人無爭,教學教到底,教一輩子,從事於偉大的教育工
作。所以宗教是教育,不能誤會。特別是佛法,高等教育,確確實實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這兩句經文,保證我們念佛往生淨土,只要你專求,
後頭必成。我們不求這個世間榮華富貴,不求升官發財,我們只求西方極樂世界,如是剎
就是極樂世界。《會疏》裡頭說,「專求者,是誓願義」,我立志專求,發這樣的誓願。
「如四十八願」,像阿彌陀佛在做學生的時代,法藏比丘,在他的老師面前,老師是世自
在王如來,發四十八願,要求老師幫助他完成四十八願。老師非常高明,老師把十方一切
諸佛剎土顯現在他面前讓他看到,就像電視一樣,電視是平面的,諸佛如來那個電視是立
體的,讓你看到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剎土裡面,那些佛在那裡用什麼教化眾生,
讓你都看到。告訴他,你覺得好的,你採取;你覺得不好的,你把它劃掉,將來你的極樂
世界,就是集一切諸佛剎土真善美慧之大成,所以它變成佛國當中第一。
  法藏比丘真幹,用了五劫的時間去做參觀考察學習,五劫完成之後,在西方極樂世界
建立了這一個佛剎,實在講就是建立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好,這個道場裡頭沒有國家,人
口多,多到沒有辦法計算。實際上它只有兩種人,我們這個地球上各行各業有幾百種,有
上千種都不止,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一種是老師,阿彌陀佛,另外到極樂世界去的都是學
生,所以只有老師、學生。學生裡頭分等級,大分有四個等級。初學佛的人往生到極樂世
界,凡聖同居土,生活的環境跟我們差不多,但是比我們好,我們無法比上他。像飲食起
居,想什麼,吃的東西擺在面前,不想吃就沒有了,不要去擦桌子,不要收拾碗筷,心想
事成,你說多自在。所以居住的環境非常乾淨、非常清爽,沒有拉雜的擺那麼多,為什麼
?想有就有,不想就沒有,空了。客人來了,來了幾十個人,我這裡桌椅板凳全部好了,
都有,走了之後統統不要了,就都乾淨了。還是極樂世界好,極樂世界人不需要吃飯,他
不是血肉之身,他不會生病,長生不老,無量壽,真的是無量壽,永遠無量壽,法性身,
法性體。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講得非常詳細,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這首偈。這個後頭
講,誓願如四十八願,「如是剎,指極樂,勸希求也」,希是希望,求是想往生。《會疏
》裡面說。
  底下《淨影疏》講,「舉彼智願,記必得土。通達法性一切空無,是舉智也。前覺一
切如夢幻等」,括弧裡頭講,「指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是世諦智,這是世間人的
智慧。這個地方,「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這是諸佛菩薩的智慧,「真諦
智」。真諦、俗諦都通達,俗諦就是我們這個世間講的科學技術,這是俗諦;知道一切體
性不可得,這是真諦,我們一般講真理,宇宙之間的真理,如來所證的,阿羅漢菩薩所證
的。這些證實之後,教我們要求生極樂世界,這才叫真正圓滿,在一生當中可以完成,不
是做不到,只要你真正相信,你不懷疑,人人都可以做到。
  下面說,「蓋謂由於智願,受記得淨國土也」,佛為我們授記,授記等於現在人講保
證,保證你得生淨土,保證你能夠見阿彌陀佛,做阿彌陀佛的弟子,在極樂世界一生圓滿
成就。我們把念老這幾句話念下去,蓋謂由於智願,有大智選擇極樂世界,有大願求生淨
土,佛給我們授記,為我們保證,你必定會得到。
  《望西疏》裡頭講:「二智(俗諦真諦二智)雖殊」,不一樣,但是「性空是同」。
「雖知性空,而願淨土」,這就是知道。我們凡夫不知道,菩薩知道,知道為什麼還要去
?菩薩沒成佛,沒成佛就是他的學業沒有修完,他還不能畢業,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保證
他在那個地方把需要學習的課程統統學完,所以他很願意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才能夠
證得究竟圓滿。這就是雖知性空,而願淨土,他不墮空,空有二邊不住。
  「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
不著」,這個幾句話要連起來讀,心清淨。我們今天要著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佛號,這是
真的,其他全是假的。這幾句話要記住,為什麼?真諦俗諦,俗諦是假的,不可得,真諦
是真的,也不可得。
  那真假從哪裡分?假的是生滅,有生有滅,真的不生不滅。我們常常用電視屏幕做比
喻,電視的屏幕,我們看電視先把屏幕打開,是一片光明,什麼也沒有,這個代表真諦;
按頻道,影像出來了,這個代表俗諦。影像有生滅,屏幕看不出生滅,但是影像跟屏幕同
時出現,離開屏幕,影像不能顯,必須要它顯相。它雖顯相,實際上跟屏幕上的相,同時
都有生滅,可是我們看不見屏幕生滅,能看到屏幕的影像生滅很明顯。我們用這個來做比
喻,所以影像不可得,屏幕也不可得,它什麼都沒有,這就是真跟妄統統都要放下,世間
法跟佛法也要放下。為什麼不能成佛?你有個佛字,自性清淨心裡沒佛,哪出來個佛?自
性清淨,什麼都沒有,它起作用什麼都能現,但是它確實什麼都沒有。
  我們常常看電視,常常想到這個屏幕,屏幕什麼都沒有,它能現一切法。我們要知道
屏幕什麼都沒有,所以不能著相,真的不能著。視頻它是生滅相,是假的,一秒鐘,現在
我們知道,它的畫面換多少次?一百次,就把我們欺騙了,我們在百分之一秒的這個頻率
之下就以為它是真的。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前這些現象,人事物的現象,現在
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假的,生滅相。生滅的速度多快?一彈指,這一彈指時間很短,一
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也就是說,它波動多少次?三十二億百千次,這個百千
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就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我們一秒鐘能彈幾次?
年輕人體力好的,告訴我可以彈七次,那三百二十兆乘七,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一兆
,台灣這邊是等於一萬億,一萬億叫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兆,我們怎麼知道它是假的?都
把它當真,不知道它是假的。
  誰看到?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看到。普通的法身菩薩,看到有點模糊,還不是看得很
清楚,肯定承認,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看清楚,七地以上。實報土裡頭,法身菩薩
四十一個等級,必須在最高的十地要到第七地,換句話,七地上面八地、九地、十地、等
覺、妙覺,到成佛的位次只有六個位次了。五十一個位次裡頭它是最高的第五個位次。到
頂那就是佛陀,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都是頂尖的。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覺菩薩,跟
佛差一個階級。十地差兩個階級,九地差三個階級,這一路往下數,圓教初住就生實報土

  所以難為科學家,佛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很不容易接受,認為這是神話,受過科學
教育的,哪有不懷疑的道理?所以我們要感激現代的量子力學家,他幫助我們把疑斷掉了
,我們相信了。量子力學家研究物質幾百年,一代接著一代,物質到底是什麼,到現在搞
明白了,這不過是二十年的事情。把物質現象分析,一個一個的打破,八十年前科學發現
原子,當時認為原子是物質裡面最小的,所有一切物質都是它組成的。隨著科學儀器的進
步,把原子打破了,它不是最小的。原子打破,發現有原子核、有電子、有中子,不是單
純的,還是很多組成的。這些東西還繼續把它打破,打破之後變成粒子,粒子打破之後變
成夸克,這些數量都很多,幾十種、幾百種。
  夸克打破之後,發現微中子,最小的。微中子再打破,沒有了,跟佛經上講的一樣,
佛經上講的,最小的這個叫極微色,它不能打破,它打破就沒有了,就空了。現在微中子
打破就虛空,看就沒有東西了,跟佛經上講的極微色就一樣,是一樁事情。那麼空了,空
了看到什麼?看到念頭波動的現象,才恍然大悟,物質從哪來的?從念頭生的。所以大乘
經上講,「相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兩句話,讀了量子力學家的報告,我們
明白了,佛這個話是三千年前說的,今天量子證明了,物質的祕密揭穿了,宇宙三大祕密
,這第一個揭穿了。
  現在許多年輕的科學家在研究念頭是什麼,念頭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念頭?在研
究這個問題。我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會有答案出來,他們確確實實能把它找到。這是佛
在經上說的,用第六意識,用分析的方法,科學有能力達到,這宇宙三個祕密都可以揭穿
。念頭,念頭最後還有一個,阿賴耶的業相,就是迷惑,無明,現在人講的,最開始第一
個波動。佛在經上講,最開始的、最原始的這個波動是叫不覺,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是
怎麼回事情?沒有理由,找不到原因,這是阿賴耶的最初的相。因為一念不覺,把真心變
成妄心,阿賴耶從這來的。第六意識,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對外可以緣到虛空法界,就
是緣不到自性。這換句話說,科學家不能見性,沒有法子明心見性,所以他們研究能夠有
這麼多的知識,他得不到受用。佛菩薩得受用,那個受用神通廣大,智慧圓滿。他所研究
的就是這一系列,這一系列之外的他沒辦法。所以還是要用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這個戒定慧三學是佛家的,傳到中國來之後,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儒釋道同走這
條路。同走這條路,換句話說,同樣都能得到結果,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看儒、看
道的經典,跟大乘佛法裡面講的相同的部分很多,莊子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
體」,相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相同,都能連得起來。所以我
們想到,道家、儒家最初的那些大德聖賢,我覺得都是佛菩薩。他們不是佛菩薩再來的,
也是在這個地方修戒定的功夫,達到佛菩薩的境界,所以他能說得出跟大乘經上相同的境
界。說明這個教學法我們不能疏忽,疏忽就大錯了。東西方的教學理念方法完全不同,用
西方這個研究科學沒有問題,如果是研究哲學、研究心性之學,那完全沒用處,這是添麻
煩,找不到。
  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為什麼?一門深入是戒,長時薰
修是定,後面就開悟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是開悟,沒有人教,自己開悟。
為什麼?開悟之後你明白了,像惠能大師第三句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
是你自性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無量智慧,宇宙的緣起你知道、你看到了,完全明瞭,
這你證法身了。法身多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兩句話是稱讚法身的。法身才是真正
自己的自性,到這個地方才叫大圓滿,不到這個地方沒圓滿。沒圓滿的人,最幸運的、最
有福報的、最有智慧的,就是佛所說無量無邊勝妙法門裡面念佛求生淨土,遇到這一門。
這一門他能相信,他不懷疑,他真的信願持名,一生達到這個境界,幫助自己自在往生,
走的時候快樂無比,沒有病痛,也不必找人助念。像海賢老和尚自己走的,晚上跟大家告
別,第二天不見了,走了。
  所以《望西疏》上這幾句話記住,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
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果著了「不著」也不行,不著也不著,這幾句話
很有味道,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要之,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
相」,四句就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個四句。遠離二邊,二邊就是對立,
就是邊見,不跟人對立,不跟一切萬法對立,菩薩,不跟整個宇宙對立,永遠沒有對立的
。沒有對立是什麼?一體,天地同根,萬物一體。《金剛經》上說的,「無我、無人、無
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上這句話重要,無
我,亦無人,無眾生,就是眾生代表萬物,一切因緣和合而生的,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
一秒波動之下,統統不可得。有沒有?統統有,不可得,所以不能執著,不執著就對了,
不執著就成佛了,回歸自性。
  「是故十方正士,深達法空」,達是通達,這個通達不是淺,很深,知道萬法皆空,
他怎麼樣?「專求淨土」。這個不空,通達萬法皆空,還專求淨土,可貴就在這一點,超
越也就在這四個字。這個就是「遠離四相,修一切善」,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切善,極
樂世界就是一切善。前面跟諸位說過,是阿彌陀佛在沒成佛之前做學生,參觀、考察、學
習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真善美慧,所以極樂世界是集一切剎土真善美的大成,十
方世界裡頭有的東西,極樂世界全有,極樂世界有的東西,十方剎土未必全有。所以我們
非常感恩釋迦牟尼佛,什麼恩?他把極樂世界介紹給我們,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
,讓我們生起信心,生起願心,願生極樂國。世尊在這個地方又給我們作證,給我們授記
,授記就是做證明,如是因,將來必定有如是果。
  《會疏》裡頭說,「所以菩薩雖洞達三空,智無所著,而能大悲薰心,發願淨土。雖
淨佛土,而常寂靜。是則即一法句」,這一法句是什麼?括弧裡解釋,「真實智慧無為法
身」。「而二十九種」,《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依報正報,一共有二十九種莊嚴。「即二
十九種而一法句之義」,這一法句就是二十九種全包了,統統包括了,而這二十九種,把
極樂世界全包了。這些都是大乘法裡面說法的技巧,我們要懂得,要了解它的意思。菩薩
不容易,知道三空,有是空的,空是空的,人空、法空、空空,這三空。可是怎麼樣?智
無所著。無所著,我常常跟同學們說,不放在心上就是無所著,不放在心上就是真智慧。
放在心上是染污,有,染污;空,也染污;空有俱空,也染污;空有不二,也染污。不許
有染污,這是真實智慧。
  我們在這就明瞭了,真實智慧是從定中開的,讀書千遍是修定,千遍念下去之後,意
思自然懂了,這就智慧。所以古時候老師教學生,叫他讀,叫他念遍數,這一課課文從頭
到尾叫他念,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漏掉,叫他念三十遍,叫他念一百遍,叫他念兩百
遍,慢慢增加。念到一千遍,老師會說,你把這個意思講給我聽聽,他就能講。為什麼?
有悟處。所以不是老師講給他聽,他講給老師聽,老師給他做證明,講得不錯,就通過了
。再念,還是每天三十遍、五十遍,念到第二個一千遍,老師說,來,再講一遍我聽。這
一遍比前面那一遍意思深、意思廣,為什麼?他定功入得深。這樣再念一千遍,三千遍,
講第三遍就畢業了,老師給他印證。
  現在沒老師,能找得到,找古人的註解,你念三千遍,老老實實念三千遍,你去講,
拿古人的註解來對照,如果意思沒講錯,古人給你做證明,這個方法好。黃念祖老居士《
無量壽經》的註解,就用的是這個方法,這裡面絕大部分,百分之九十都是經典上的,都
是祖師大德的註疏,不是他自己的,他統統把它抄到這來註解這個經,高明極了。一方面
來註經,一方面讓我們了解這個註解是正知正見,是黃念祖老居士真實智慧的結晶,不同
一般人的註解。一般人的註解,自己為主,它這個不是的,它這是以經為主。
  所以,特別是《往生論》上,一法句,這三個字常常看見,如果要搞不清楚的話,很
難體會。一法句是什麼?一法句,我們今天講真理、真相,這個意思可以講,它是包括完
全的。一法句,是極樂世界整個都包括,一法句,也用一句阿彌陀佛包括了,阿彌陀佛也
是一法句。二十九種莊嚴,一法句,包括佛八種莊嚴、菩薩四種莊嚴,一法句都包括在裡
頭。
  「疏說精妙。蓋一切法無不從此一法界流出」,一法界就是自性,就是真心,「亦莫
不還歸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確實妙極了。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對十方來
的這些大眾慈悲開示,釋迦牟尼佛把這一場為我們轉述,轉述,等於阿彌陀佛自己親自說
的,沒有兩樣,非常精彩。
  這個經愈讀愈有味道,我過去最初講過十遍,用的是李老師眉註的本子。講黃念祖老
居士註解,這是第四遍,前面三遍沒有這次這麼微細,這一次講的時間長,我記得好像三
年了,三年還不到一半。過去是一年講一部,標準的時間是一千二百個小時,三百天,一
天四個小時,三四一千二,一千二百個小時。這一次超過了,可是有受用。我們如何把它
變成我們的概念,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我們就等於生活在極樂世界,現在就生活在極樂
世界,與極樂世界相應,將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
不放在心上就是無所著,不放在心上就是真智慧。
放在心上是染污,有,染污;空,也染污;空有俱空,也染污;空有不二,也染污。
不許有染污,這是真實智慧。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7-02 14:44:00
隨喜功德 阿彌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7-03 16:2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7-03 22:34: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