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顯教的一些簡易法門 靠自修入門穩妥嗎?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4-08-05 00:26:07
密教要有傳承這我理解。本文請教的是顯教,假設以普門品而言,若先從據說最簡單
的持誦觀世音菩薩而言,沒有去找師父(因為相關因素不贅述),自己用從網路資訊或
書籍自修的方式入門,這樣會有問題嗎?(當然最好是能跟著師父,這固然沒錯;只是
若沒有跟師父而自修持名法門,會容易出問題嗎)
當然,觀音法門若要更深入,是要請教師父。我只是疑惑於若一開始例如持名法門的
入門實修,假設因為相關因素,只好沒有先依循某位師父的帶領,會很不妥嗎?還是其實
還好,因為這個持名法門並不難,大抵上不會修出岔路?因為甚至淨土宗則舉目不識丁的
老婆婆單純念阿彌陀佛(老婆婆好像也沒拜師)的簡易修行法,也沒說不妥而讓老婆婆走
到岔路的....
作者: crocker (...)   2014-08-05 00:41:00
http://blog.xuite.net/l127156/yu2702/28811109不管顯密都要依靠善知識的引導http://book853.com/wap.aspx?nid=1561&p=4&cid=76你說的例子是不是上面這個? 文中有提到"她就深信不疑的抱著這個宗旨做去,沒有人能再改變或轉移她的這個意志,這就是下愚不移""像這樣的愚下之人,我們還認為是很希有難得的"就文中的說明 這種人並不多 所以建議還是要好好依師來學習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4-08-05 02:05:00
如果現實因素不允許,建議您就利用網路聽經,聽經是重點不聽經很難明白自己問題出在哪裡,不明白哪裡錯怎麼修?修行就是修正我們身口意的錯誤,從想錯到做錯都不知道甚至還理直氣壯自以為是,這樣持名念佛怎麼可能成就?心不清淨,怎麼生出真正的慈悲、智慧?您不要覺得老婆婆很簡單,李炳南居士曾感嘆他學不會建議您聽經持名要並行.聽經能幫助持名,持名能增進聽經
作者: yaqqq (^^)   2014-08-05 06:45:00
信心足夠 持名就足夠 問題是一般人信心夠嗎??? 再來我比較好奇你自修持名法門的目的為何?所以我建議你先看看入門書 推薦聖嚴法師的「佛教入門」和「正信的佛教」~~
作者: likehouse   2014-08-05 08:42:00
欠缺的只是勇猛心與精進心罷了..師與不師皆是妄想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8-05 17:36:00
有善知識的引導~會快很多~~~至少要有同行善知識基本上~一走錯要花更多時間把違品打掉~那不如一開始就走對另外~顯教很重視依止法~密教更別談~沒顯教基礎沒用~所以一開始就依師~會少走很多冤枉路#1JuAe3Cz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05 18:31:00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依師不是依人,把依師誤用為依人,會如板上的月經文被某某團體吸附感恩師父感謝師父怎麼脫離。佛法中的法師,為以法為師,佛陀教法包含經律論三藏,也就是含攝戒定慧三學,佛弟子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法教代代相承,透過諸傳承祖師如南贍部洲二勝六莊嚴,而將世尊的教法在世間住持弘傳利益眾生,世尊的法教由初轉法輪伊始,令眾生解脫離苦得樂,令解脫斷除煩惱。佛弟子自己要有智慧,不能盲目依師,所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擇師要有法眼,自己也要認真學習佛陀的教法才有明辨擇師的能力,彌勒菩薩說善知識要具備十德相,此十德相也就是由戒定慧三學含攝,對於戒定慧三學的內涵自己也要認真聞思學習並不是依靠某某人說就盡信不疑。依師並不是在控制人,佛教是在指引解脫之路,究竟圓滿的目標為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學習佛法的過程中,依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老師,如我們從小求學到大,在求學過程不同階段中受益過許多老師,阿底峽尊者學習佛法過程中跟從過一百多位教授佛法的老師,學習要透由廣大聞思,有如理的廣大聞思漸次深入抉擇,才能增長智慧如理的通達修證,漸次斷除疑惑,自然能夠產生正確的信解,並不是由人云亦云;由如理的廣大聞思學習,自己增長智慧能透過觀察抉擇思惟,由觀察抉擇思惟逐漸產生正確的比量,依於正確的比量修習,才能產生確實的佛法修行道上的現證現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