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尸羅波羅蜜 (3)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22 19:36:34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尸羅波羅蜜〉 pg281L3~pg281L13
寅二、尸羅波羅蜜分五:卯一、尸羅自性;卯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卯三、尸羅差
別;卯四、修尸羅時應如何行;卯五、此等攝義。
科判:{卯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
───────────────────────────────────────
【如是能令尸羅清淨,依賴於諸進止之處如制行持。
又此隨逐猛利堅固欲守護心,故當久修未護過失、善護勝利,而令發起欲護之心。
初者如前論云:「當見猛利大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謂由過患深生怖畏,雖於小罪
勵力斷除。尸羅障品其粗顯者,謂十不善所有過患,如前已說,當思惟之。
其勝利者,前亦略說。吉祥勇猛所說者,即前論云:「可愛天物及人財,妙樂妙味天盛
事,由戒因生有何奇,當觀佛法皆此生。」
───────────────────────────────────────
■ 解說──
請看文,「如是能令尸羅清淨,依賴於諸進止之處,如制行持。又此隨逐猛利堅固欲
守護心,故當久修,未護過失善勝利,而令發起欲護之心。」
尸羅能否清淨,完全仰賴於如制行持諸進止處。由是否依照佛的遮制進止而安立尸羅
能否清淨。能否如實依照佛的遮制進止而行持,又觀待於是否生起強烈﹑堅固的守護心。
那麼怎麼生起強烈﹑堅固的守護心?這又觀待於長時間的禪修不守尸羅的過失及守護尸羅
的勝利,由此發起強烈﹑堅固的欲護之心。
請看文,「初者如前論云:『當見猛利大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謂由過患深生怖
畏,雖於小罪勵力斷除。尸羅障品其粗顯者,謂十不善所有過患,如前已說當思惟之。」
禪修不守尸羅的過失及守護尸羅的勝利,非常重要。「初者」是未守護的過失。「前
論」是《攝波羅蜜多論》。論說即使再小的惡業也應勵力斷除,由了知業果道理,知道業
會增長廣大﹑業未造不遇﹑已造不失壞。即使開始是小小的罪業,也應觀其增長廣大等過
失,勵力斷除。罪業的體性雖小,但從其感果的角度來看,是足以讓人恐懼的,故應勵力
斷除。
一般,尸羅的違逆品有許多,最粗顯的是十不善業的過患。「如前已說」,先前在下
士道時,談到應斷十惡業,是害怕墮入三惡道,在此就不只此了,在此是上士的修行,故
應思惟:倘若墮入三惡道,將無法利益有情,不可捨棄有情,以此思惟而斷除十惡業。下
士道和上士道的斷除十惡業方式不同。持守一日齋戒,必須斷除八種所應斷,大乘八關齋
戒也要斷除八種所應斷,八種所應斷雖然一樣,可是斷除的方式不一樣。一般的八關齋戒
不需要思惟要利益一切有情﹑菩提心;大乘八關齋戒,必須思惟饒益一切有情﹑菩提心,
用這種角度斷除八種所應斷。
請看文,「其勝利者前亦略說,吉祥勇猛所說者。」十善業的勝利,前面已講過了。
「吉祥勇猛」即馬鳴。
請看文,「即前論云:『可愛天物及人財,妙樂妙味天盛事,由戒因生有何奇,當觀
佛法皆此生。』」
「前論」是《攝波羅蜜多論》,這一段的意思是人天的一切圓滿皆由持戒出生,不僅
如此,佛果也由持戒出生,甚至解脫及涅槃也由持戒出生。
摘自《菩提道次第》雪歌仁波切講授 法炬法師翻譯
此文稿為自他學習而做,僅供參考,容有疏失,懇請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6-23 10:49: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