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精神科的"解離" v.s. 佛法的"空"

作者: anatta (南無觀世音菩薩)   2014-05-29 13:10:28
解離會覺得這世界一切都不太真實
沒有喜怒哀樂,無感
而佛法的"空"
應該也是如夢如幻的世界的意思
請開示
感恩
作者: buddhanature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14-05-29 13:42:00
不能開示。只能分享一些心得。空是恢復本來狀態。沒有喜怒哀樂愛惡懼的感受。真空能有妙作用。在境界上仍可分不同層次。七情五欲是妄。因為它們非本有。情是識染。智是本淨依理智不依情識便會逐漸感受空的妙作用。情識的影響逐漸變淡,那麼空的境界逐漸提升。人事物變成逐漸歸我用而逐漸副作用愈發減少。過程中愈來愈淡。愈來愈有味道。這種喜樂非前述之七情五欲。而是本來佛性中本具之常樂我淨之法喜。所以空是不是無感?不是。是不被七情五欲所干擾。對自己起心動念明白。對眾生還是有慈悲喜捨之心。對自己減損的是貪瞋癡。減損的是苦樂憂喜捨之感受。卻得真正感受--正受。=三昧。常樂我淨之受。空是能覺。覺世之無常如幻。但覺幻卻能體真。體悟真便在當下。也不能說離開世間而體會真實。
作者: poohkoala ( \^0^/)   2014-05-29 15:01:00
空不是[沒有],是[不斷變化的有]~要[清楚知道],非解離感相當於解離的佛教名辭狀態是[失念(失去正念)]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4-05-29 15:17:00
金剛經: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空"是不真實也不虛妄
作者: shiva999 (guru)   2014-05-29 18:15:00
XD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5-29 18:52:00
《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解離不是解脫。佛法的空是解脫的智慧,眾生因各種不同深細執著而生死輪迴,而佛陀所說的無我空性見是無明的正對治,能解脫煩惱,我們內心裡的無明執取,經由智慧觀察粗分無常常一自在空、至五蘊能獨立實執有空、至能取所取異體空、最後至唯名言安立究竟無戲論的自性空,由粗分至細分層層破除內心裡的人法二我執,以無我空性見才能真正對治斷除煩惱,達到真正止息煩惱的涅槃滅諦。因為認識空性才知道生死輪迴是可解脫的,經由般若空性的智慧達至滅諦涅槃的彼岸,菩薩看見眾生由於各種煩惱執著的束縛生死輪迴,而生起了大悲心救度眾生,以種種的方便善巧,漸次引導令眾生得究竟解脫。證得空性的智慧,是不錯亂顛倒,此為精神上的顛倒解離是完全不同的。要如理的通達空性義,先要正確認識對境法的體性性質,以及內心有境的相狀,才能做正確的抉擇取捨,這方面可由攝類學、心類學的學習,讓我們於生活對境中有正確認識,再經由四部宗義的學習,認識我們內心裡各種深細的煩惱執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4-05-30 12:13:00
覺得自己無感"受"算是有點斷滅 佛是講六根清淨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5-30 12:14:00
取,依於正理將煩惱止息。斷除煩惱的過程中,要深入證得空性義斷除煩惱,需要有善業的基礎,因此也要培植善業的福德資糧,才能夠幫助我們修習空正見的智慧增上圓滿。
作者: corolla (麻痺掉...)   2014-05-31 03:13:00
曾經解離過 覺得那種空空的狀況沒拿來念經真是太可惜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