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在家居士的人生規劃。

作者: heaven1123c   2018-12-19 16:02:09
既然標題是閒聊 那我外教人士應該也能參一腳
我想有些不管哪個宗教也有大致上都能認可的觀點 可以當作閒聊交流:
1.不論哪個宗教都認為追尋超世的果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俗事而延誤是最笨的
但是我認為得果這件事情很難 所以不分有沒有出家 居士一樣可以修
也不要為了求果反而染上嚴重的法執 那是很恐怖的 求解脫而不要居於路上
2.那有人會說出家才有機會尋得好老師
不過佛陀也換了好幾個老師 我自己的經驗是認為很難被教 自己也很難教人
主要還是要靠與自己對話 還有以聖賢為師 能說的聖賢都說了 只差自己有沒有緣看懂
自己愈來愈懂才是實在的 即使一時走錯 只要有心條條大路通羅馬 一定會到的
3.也會講到出家的禁慾
出家並不是完全沒有慾望 餓了還是會知道要找東西來吃 只是慾望比較平淡不被勾走
自己是可以立志 慢慢看透看淡 而不是因為得不到才選擇放棄
而我外教人士是沒有聽說禁慾 我只認為另一個世界更好選擇這邊就太傻了
自己選擇了方向 在這個世界自己就愈來愈鬆開了
但是不管在哪個世界我都盡情快樂 這樣才代表我已經掌握無處不快樂的力量 給你參考
4.講到孤獨 真的是登高不勝寒
就算是各教高深的人士 當你懂得一些 你會發覺沒有人聽得懂你講的事情
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吧 不同的門就無法完全了解另一個門的事情
我是勸大家不要太武斷拿自己所知去論斷別人 別人有什麼果是凡人不可預知的 要寬容些
可以教導不可以惡言相向
不過很多宗教人士都很難擺脫這樣的惡習 其實就跟凡人一樣執著太多了
我說話像足了外星人 只能自己衣服穿多點
講到差不多了 祝福你成功順利唷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20 16:45:00
我理解的說法是眾生只注意到結果 菩薩會注意到起因因為注意到起因所以會注意到當下的發心變化 不是直接希求果報 淨土宗的講法是以果地覺(阿彌陀佛萬德名號)當我因地心(還是要發心注重起因 信願行念佛往生)以念佛的願行得往生的果 因果拆開來講總是不對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19 16:40:00
1.出家之後,可能有很多事情要做,並不是一定就是專事修行,你捐很多錢事先打點好什麼的,就有可能了。2.出家之後,反而有門派限制,就不可能像未出家前可到處參訪學習了。3.這要練到道家丹鼎派說的「男降白虎,女斬赤龍」才比較有可能真正斷男女之欲。4.許多法門的原理是差不多的,例如:止禪就是專注於一個所緣,只是不同的止禪法門的所緣不一樣罷了。但性質不同的像觀禪或止禪就不同了,其他宗教門派法門也不限止禪或觀禪。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12-19 21:32:00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求果的就不是佛家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