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輪雖不必打通」更正為「一、脈輪雖不必全部打通」。 [轉載] 《瑣言續》(未校對)文章代碼(AID):
#1Gu77X0M (meditation)「法惟益加定靜,守過半晌功夫,隨有一滴如泉,從空滴下,體其趣味,覺大清涼,或極甘美,體其滴下,有形亦好,無形更妙不可言。」這一段還有以下的內容可以看看,很類似拙火瑜伽說的菩提心月液燃滴的現象,道家丹鼎派認為有形(有一說指唾液)為玉液,無形為金液,金液較玉液遠為殊勝。 我只體驗過無形,沒體驗過有形(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有的看法認為玉液指的是唾液。)道家丹鼎派認為如果靜坐時產生唾液的話,這唾液是有益於養生的說法。但就修行上而言,金液的境界是遠遠比玉液高多了。 我作個總結:色界定的身心輕安、拙火瑜伽的菩提心月液燃滴、道家丹鼎派的金液還丹差不多是同樣的境界。 《瑣言續》閔小艮自敘「余道得之於太虛翁……太虛初會於吳興之何山塢。時大雪。太虛歸自城。見其露坐。而無點雪得近身。周廣八尺許。誠請事。因成師生……」上面簡單地說,就是閔小艮的道術是從李太虛學來的。閔小艮與他的老師李太虛(即李泥丸)初次見面於吳興的何山塢,那時候下大雪。李太虛在露天靜坐,但沒有半點雪能夠近他的身,他周圍八尺內也一樣都沒有雪。閔小艮因此就事他為師,成為師生。由上面內容,以拙火瑜珈的角度來看,能說李太虛沒有拙火瑜珈的成就嗎?(雖然他那一套方法,並不是拙火瑜珈。) 《瑣言續》一文夾雜著命功。道家丹鼎派中派(閔小艮一脈)之天仙心法,濃縮大致是下面兩篇的方法:www.ptt.cc/bbs/meditation/M.1259727298.A.DC0.htmlwww.ptt.cc/bbs/meditation/M.1259913354.A.FAB.html閔小艮一派最上乘的心法,根本不跟你玩練氣的命功那套了。所以說,佛門中人看道家丹鼎派覺得也不怎麼樣,但覺得不怎麼樣的原因是因為只看到皮毛而已,深入的東西連很多道門的人自己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