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4/6比普羅瓦佛舍利發掘之文化意義交流會

作者: Brahmaheart (faraway)   2018-04-05 19:23:29
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發掘之文化意義 ——實證人本與理想信仰之交錯
《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發掘之文化意義──實證人本與理想信仰之交錯》國際學術交流會】
主題:《比普羅瓦佛陀舍利發掘之文化意義──實證人本與理想信仰之交錯》
時間:2018年4月6日 下午1:30~ 5:00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 國際會議廳(R204)
http://www.arahant.org/2018-xue-shu-jiao-liu-hui
【與會學者】
主持人:鄭庭河 Ching Thing Ho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曾任教於馬來西亞伯樂大學學院及新紀元大學學院
。博士畢業於中國南京大學哲學·宗教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和宗教。
報紙時事及文化評論專欄作家。
主講人: Dr. Harry Falk(哈利‧福克)
德國學者,著名考古學家、古代印度語言學家,致力於梵語、犍陀羅語、巴利語等南亞語
言的文獻與文化研究。退休於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至今仍活
躍於學術界。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放的紀錄片《佛陀遺骨》(Bones of the Buddha)
中的特邀學者代表。
主講人:Eberhard Guhe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維也納大學博士。先後留學工作於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地。
研究領域為梵語、印度邏輯學(特別是新正理學派),佛教哲學、以及佛教倫理學、印度
數學、西方邏輯學史。
主講人:劉國威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處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梵文與印度研究博士,研究專長為印藏佛教
、漢藏佛教。
主講人:劉震
復旦大學甘地和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德國慕尼克大學印度學博士,掌握梵語、藏語、巴利
語等多種專業外語,研究領域包括吠陀與吠陀宗教文學,中印文學比較,印度大小乘佛教
,印、藏、漢佛教文獻比較及梵語寫本等。
主講人:賴賢宗
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德國慕尼克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佛光大學、華
梵大學、輔仁大學等校,慕尼克大學東亞學院約聘教師。
主講人:劉宇光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2005 年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宗哲組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
域為佛教哲學、佛教文化及比較哲學。開設印度佛教哲學史、唯識學專題及相關通識課程

【核心論題】
1898年威廉·克拉斯頓·佩沛(William Claxton Peppe) 在北印比哈省的比普羅瓦(
Piprahwa)地區進行考古發掘,挖掘出被稱為比普羅瓦珍寶的重要文物。眾多珍寶中,諸
多做工精緻的阿育王珠寶固然令人驚歎,但最令人驚喜感慨的便是刻有銘文的舍利罐及內
在的骨塊。根據國際學術界百年間從諸多面向反復確證,確證此遺骨即為釋迦佛陀的真身
遺骨(舍利)。比普羅瓦佛陀舍利,是第一份經國際學術界確認的佛陀遺骨,其學術意義
及宗教意義異常巨大。特別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y)播放的紀錄片《
Bones of Buddha (佛陀遺骨)》,針對比普羅瓦佛舍利的發現與考證進行了通俗而扼要
的介紹,使更普遍的社會大眾有機會瞭解這個重要的考古發現。
佛教傳遍整個亞洲,是亞洲文明的重要組成要素,影響亞洲社會文明長達兩千四百多年。
釋迦佛陀是真實的人間智者,不是神秘的神,佛陀的真實性,給予追尋生命之道的人莫大
的鼓勵。比普羅瓦佛舍利的發現,對佛教信仰一定會產生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佛教圈流通的佛陀舍利,多不知源於何時、來自何處,僅為滿足信眾信仰的需求,重點不
在真、偽。隨著現代社會實證人本精神的普及,佛教徒的諸多信仰越來越多地被指責為宗
教迷信。比普羅瓦佛陀舍利之特殊性,體現於其兼具以實證人本精神為基礎的現代學術及
宗教聖物的雙重屬性,其真偽性的學術討論及其文化影響,即是實證人本與理想信仰之交
錯的極佳例證。2018年,中華原始佛教會迎奉比普羅瓦佛陀舍利進入臺灣。比普羅瓦佛舍
利的挖掘與確證過程及其進入華人世界,會為佛教信仰帶來何種影響?會使廣受佛教影響
的華人社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即是本次學術交流會的核心論題。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原始佛教會
協辦單位:原始佛教中道僧團、國立臺灣大學中道青年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