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佛教為什麼要吃素??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03-13 12:38:05
※ 引述《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之銘言:
: ※ 引述《MartinJu (荒謬人生)》之銘言:
: : 南傳:相應部12相應63經
: : 比丘們!那時,那對夫婦會這麼想:『我們少量的糧食已遍盡、耗盡,而還有這剩餘的荒
: : 漠未越過。讓我們殺了這所愛的、合意的獨子,然後醃製成肉乾,吃著兒子的肉,這樣能
: : 度脫那剩餘的荒漠,不要我們三人全都滅亡。』
: :   比丘們!那時,那對夫婦殺了那所愛的、合意的獨子,然後醃製成肉乾,吃著兒子的
: : 肉,這樣能度脫那剩餘的荒漠。
: : 慈經
: : 如同母親不顧自身生命地護念她唯一的孩子,願人們也能對眾生散發這樣無量的慈心。
: : 看得出這兩種修法不一樣
: : 一個是母親想自己活著,一個是母親不顧自身生命
: 那篇經只是說要想像類似父母被迫殺子女來吃這種情況不要縱欲享受食物,
: 佛並沒有要父母去殺子女來吃。
觀想人事時地物
就是預設碰到這種人事時地物相符合的時候
身為佛弟子要去思考的判斷
並且舉一反三到其他狀況
可能這兩位夫婦沒有持不殺生戒吧
: : 抱歉有口誤
: : 是修慈心應作經不是修慈心
: 《慈經》/慈田 譯
:   願修養無量的慈心對待一切眾生,
:   像母親寧願犧牲生命護衛其獨子。
:   願慈悲心廣被整個高處、低處、平坦的世界,無有障礙、瞋恚、仇恨。
:   不管在行、立、坐、臥,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慈心的正念。這被認為是人間的梵
: 界生活。
:   不墮惡見,具足戒律及智見,斷除感官的貪欲,就不會再度投胎。
: 慈經的內容就是在修慈心,慈心的禪修所緣是活的有情眾生,
: 有情眾生是概念法也就是佛經所說的假名,因此這種修法只能證得禪那無法證得道果。
: 如果想要證得道果,
: 在慈心證得禪那後必須捨棄有情眾生的概念出定。
: 然後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
: 如實覺知五蘊的無常、苦、無我,
: 這樣才有機會證得道果。
: 禪修必須分辨清楚什麼是禪修所緣,什麼不是禪修所緣,這樣才有可能成功。
慈經所緣的不只是活的有情
人事時地物都具備了
刪掉哪段都不適當
我未證果
但看到你說只能證得禪那無法證得道果
你最好再去看一下慈經
按照慈經 修行一定可以證果
或請你說明有哪位尊者說過這種話
: : → hvariables: 3.肉不是有情眾生. 02/25 22:14
: : 你離題跳針了
: : 現在是討論"三淨"肉
: : 第一、眼不見殺,第二、耳不聞殺,第三、不為己所殺。
: : 慈經:
: : 不論那一類的眾生,軟弱或強壯;
: : 長、胖短、或中等;短、小或巨大。
: : 也不論是可見或不可見,
: : 在我們周圍或離我們遙遠,
: : 已出生或即將出生的眾生,
: : 願所有眾生,無一例外地,和喜充滿。
: : 慈經裡的教法也不管有看到沒看到,都希望對方平安
: 你沒有搞清楚慈心的禪修所緣是什麼,也沒搞清楚有情眾生是什麼才會寫出這種文章。
: 死人的屍體是有情眾生嗎?炸雞排和烤香腸是有情眾生嗎?
: 慈經沒有教你把慈心用在動物屍體上。
: 如果要對炸雞排和烤香腸修慈心然後想像吃炸雞排和烤香腸的人沒慈心,
: 這種想法只是在搞笑。
: 另外三淨肉的問題律藏本來就規定很清楚。
: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1_022
: 五分律卷第二十二(彌沙塞)
: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 佛漸遊行到毘舍離,住獼猴江邊重閣講堂。有一將軍名曰師子,是尼犍弟子,
: 聞佛世尊來遊此城,有大名聲,稱號如來、應供、等正覺,歎言:「善哉!願見如是請佛
: !」即嚴駕出,遙見世尊容顏殊特,猶若金山,前到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為說
: 種種妙法,乃至苦集盡道,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即從坐起,[跍*月]跪白佛:「願佛及僧
: 明日顧我薄食!」佛默然受之。將軍知佛受已,還歸其家勅市買人:「此間所有死肉,莫
: 計貴賤,盡皆買之。」如教悉買,通夜辦種種美食,晨朝敷座,自往白佛:「食具已辦,
: 唯聖知時。」佛與比丘僧前後圍遶往到其家,就座而坐。將軍手自下食,歡喜不亂。時諸
: 尼犍聞師子將軍請佛及僧,極設肴膳,生嫉妬心,即於街巷窮力唱言:「師子將軍叛師無
: 義,今乃反事沙門瞿曇,手殺牛羊而以供養。」諸比丘聞不敢食,師子將軍[跍*月]跪白
: 佛:「此諸尼犍長夜毀佛,我今乃至絕命終不故殺。願勅比丘勿生嫌疑,自恣飽食!」佛
: 即告諸比丘:「隨意飽食。」食畢行水,取小床於佛前坐。佛為如前說隨喜偈,從坐起去
: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有三種肉不得食:若見、若聞、若疑。見者,自見為
: 己殺;聞者,從可信人聞為己殺;疑者,疑為己殺。若不見、不聞、不疑,是為淨肉,聽
: 隨意食。若為比丘殺,比丘及沙彌不應食,聽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優婆塞、優婆
: 夷食;若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殺亦如之。」
: 師子將軍命令屬下買下市場所有死肉以供養僧團,
: 佛告訴所有比丘:「隨意飽食。」因為這些肉是三淨肉。
: 不要像吃素外道和提婆達多一樣,
: 用一些吃素邪說批評佛規定的正法律。
我上篇有說
我也認為吃素戒是非法的
就像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
信根裡的四不壞信中的持戒 只會增長 信力
慈心屬於定根 只會增長 定力
你不去修慈心,不去觀想整個慈經,不去修改自己的身口意
就會以為吃素的人都覺得自己在持戒
: : → hvariables: 4.修慈心不能對肉修也不能對死人修, 02/25 22:14
: : → hvariables: 如果你想對夜市的炸雞排修慈心這樣修沒有用. 02/25 22:15
: : 不是三淨肉的惡肉我們都同意不能吃
: : 或許你可以對夜市裡還活著的海鮮修慈心
: 要修慈心之前應該先看看清淨道論怎麼寫,
: 清淨道論有記載以前曾經有個比丘對他老師修慈心,
: 怎麼修都沒辦法入安止定,後來發現他老師已經死了。
: 重新換了其他活人為慈心所緣後,才進入安止定。
: 修慈心的禪修所緣必須是活的有情眾生,
: 所以可以對夜市裡還活著的海鮮修慈心,不過不應該對死掉的海鮮修慈心。
: 你也可以對因宣揚吃素下地獄的提婆達多修慈心,
: 不應該對提婆達多這個人修慈心,因為提婆達多這個人已經死了。
: 可以對地獄裡面的提婆達多修慈心,
: 提婆達多宣揚吃素破和合僧現在已經輪迴到地獄。
不能對死掉的有情修慈心
然後呢?
慈經:
  熟練善法及得到寂靜,他應該要:
能幹、坦誠、正直、善語、柔軟、不傲慢;
知足、易養、少俗務、簡樸生活;
六根寂靜、謹慎、謙虛、不貪著於家庭;
他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過失。
若你有對所有活的海鮮和廚師以及一切有情修完整的慈經,觀想正確的人事時地物
就不會認為在家居士有其他選擇的時候會吃海鮮的三淨肉
都能犧牲生命了,多花一點錢之類來支持不殺生很簡單
對廚師也應該慈愛,但只是不親近而已
僧人則是無法選擇
工作忙,現在才來重新翻清淨道論的慈心篇
覺得差不多
就詳細說明而已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3-13 13:37:00
野生肉食動物方面是本能,只為生存取所需,並不會貪多而持續殺戮多於自己所需。。。豬跟人同為雜食性,豬沒選擇,甚至同類的肉也吃,沒有起心動念的問題。。。人為雜食性動物,肉類可提供我們所需養分,均衡飲食即可,貪圖肉類的口感而多食肉類超越自身所需是修行人需要修的滅貪眾行之一,修行人修到了一個階段有了出離心,對外塵的一切包括食物的需求會漸漸的淡化,非戒律問題,一切都在起心動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