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女友染疫後理直氣壯?

作者: adsl15888 (去留)   2022-11-18 13:56:25
剛好我也想問
就是COVID-19真的有人天天跟病毒一起但都不會確診的嗎?
我朋友之前也是出國三個月,也是去疫情重災區
幾乎每天都跟不同的女朋友OOXX
接吻做愛都有
中間因為一些手續,也去醫院做核酸檢測,也沒確診
返台時也是做了一堆檢測,隔離房檢測這些都沒確診
都沒確證過 好詭異
分享一下 出國之前查的資料
美CDC研究:1/5成年確診者患「長新冠」 影響多種器官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091/6341407?from=edn_previous_story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4日發布最新研究指出,感染過新冠肺炎的65歲以下成
年人中,每5個人中就有1人經歷至少一種長期後遺症,而65歲以上的長者則是每4人中就
會有1人出現至少一項長新冠症狀
確診新冠肺炎,每5人就有1人有長期後遺症!專家揭2種最常見症狀,3器官恐長期損傷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357916
同上則新聞
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成因仍未完全解答
https://news.ttv.com.tw/news/11108160006400W
根據統計,在新冠肺炎疾病後期,約有30至60%的人仍具有持續症狀,其中,大約有20至
30%的症狀甚至比疾病早期更明顯,或在焦慮壓力下有疲倦、呼吸困難、胸悶、記憶力下
降、失眠等困擾。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賴香君醫師指出,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的成因仍未完全解答,目前僅知後遺症可能來自於病毒雖從病人身體大部分
器官清除,但仍潛伏在人體的某些角落,比如腸道、肺部或神經系統。
很多研究都顯示,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
國外的同事也反應確證痊愈後四個月了依舊有胸悶、長期咳嗽、動一下就喘的症狀
所以能不確診還是最好的
你女友返台就不應該一起住了,起碼隔離完或等治癒後才一起住
國外是因為無法清零所以最終才開放的
臺灣則是因為3+11破口,BBC都報導過臺灣3+11防疫破口
尤其是台灣航空公司機組人員放寬為3+11,形成防疫破口...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57187804
尤其是台灣航空公司機組人員的檢疫措施,從最早的居家檢疫14日,逐步放寬為3+11(居
家檢疫3日,自主健康管理11日),形成防疫破口,再加上防疫旅館標凖作業流程出現疏
失,最終爆發華航機師諾富特酒店群聚感染事件。
大家真的還是戴好口罩,能不確診就不確診。
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成因仍未完全解答,搞不好是永久性的怎麼辦?
※ 引述《aws753951 (肥宅一哥)》之銘言:
: 事情是這樣
: 上週女友出差去印度
: 回來後就確診了
: 想當然,跟她同居的我也跟著確診了
: 這都還好,本來會不會確診也是遲早的事
: 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還確診的話那就是命了
: 前幾天我跟她確認一下
: 她去印度時有沒有隨時戴好口罩
: 她回說:「沒有啊,他們都沒戴口罩我幹嘛戴?」
: 聽到我整個傻眼,妳不想戴口罩就要有信心不會確診,沒想到這麼理直氣壯,講的好像本
: 來就會確診,只是遲早的問題
: 後來今天我表達說,怎麼吃了診所的藥卻還是一直鼻塞,好難受
: 她卻嘻嘻哈哈的回說:「這就是我昨天的狀況喔」
: 我當下一整個氣就上來了
: 我就跟她說:「如果妳有好好保護自己,卻還確診,那我跟妳同甘共苦沒問題,但如果妳
: 做不到,還讓別人染疫,到底憑什麼在那邊嘻嘻哈哈的講話?」
: 她就不服了,認為自己沒有錯,別人沒戴口罩她當然也可以不用,她憑什麼要顧及我的感
: 受說話之類的
: 想問大家,
作者: furuya0106 (阿阿)   2022-11-18 14:04:00
這種事情本來就要衡量利弊,那要不要貼出中國一堆人失去工作、店倒掉、學業受影響的新聞啊?你先講出一個能讓病毒絕種,或是持續清零卻又不影響生活經濟各方面造成更大損失的方法,如果你覺得共存的代價比清零還高那也沒啥好說的
作者: ethereal0204 (Chris)   2022-11-18 14:20:00
好啦繼續封城
作者: tbi33 (spiderpig)   2022-11-18 15:37:00
以為清零就可以把病毒殺光嗎?醒醒吧…如果這麼簡單,中國是在瞎忙什麼
作者: li118 (lithebest)   2022-11-18 17:20:00
Long COVID是針對20.21年的感染者做的研究 當時還沒有疫苗也還不是現在症狀較輕的病毒株
作者: f051372   2022-11-18 22:39:00
你遲早要當破口的 世界各國已經不想花資源在這病毒上了
作者: furuya0106 (阿阿)   2022-11-19 00:38:00
好啦,那你講一個消滅病毒或是不影響經濟生活又能清零的方法嘛,一直在那邊未知可是的,我身邊有人又存又借的開了店,被這次疫情搞到撐不過去可能就要一輩子還債的,也有人媽媽病危了,回國隔離出來見不到最後一面的,你除了散佈恐慌講不出個比共存更好的方法以上都是清零警戒而發生的已知事情,中國的例子就擺在眼前,現在的病毒株不值得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去執意清零,而且病毒終究還是消滅不了一堆研究也指出長時間戴口罩甚至封控對人也有後遺症你怎麼當沒看見
作者: YiYaochAng (YaochAng)   2022-11-20 00:06:00
我確診後只是小咳嗽,一週就轉陰。之後直接飛去奧地利玩,兩個月後跑半馬還破個人紀錄。完全沒後遺症。我知道有些人很害怕那個未知,但生活還是要過,為了未知自我限制就算了,不要限制別人過自己的生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