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作者: citciahhi (職業客兄)   2021-04-25 19:02:51
※ 引述《cloud72426 (數字只是輔助不是真理)》之銘言:
: 這個問題應該每個人都想過 但是不會有正確答案
: 一般人忙著賺錢維持生活就很累了 不會有太多時間想太多 明天還要上班阿....
: 衣食無憂的人就容易想這些有的沒的
借文閒聊,是覺得其實還是要多想想,先從衣食無憂開始聊。
簡單定義「衣食無憂」(也就是財富自由),指的是被動收入高於消費支出。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專區家庭收支調查統計表,平均每人月消費資料來看,
108年台北市(全國最高)為30,981元,自90年至108年計算,平均每年2%增加,
簡單算以每個月消費支出32,000元當作基礎,
那麼如果想要衣食無憂財富自由地思考人生,需要多少錢呢?
  每月32,000元,每年384,000元,再寬裕點增加25%,就是每年48萬,
可以用來旅遊散心、買保險避風險、吃大餐買奢侈品犒賞自己,還算是夠用。
以年報酬率10%計算,2%用來抗通膨,8%當作生活費,則需要600萬,
再增加一年生活費當準備金,理論上650萬就能達成「財富自由」。
     --- 以上是槽點很多的數字分析 ---
  看到650萬是不是覺得超低的,
比起印象中65歲退休要有5000萬、1億才能安穩退休天壤之別,
  別說PTT個個年薪百萬起跳的社會菁英,
就算是出社會領22K的魯蛇,工作到45歲也有機會存到,
提前20年退休,如果搬到其他縣市生活,金額還可能再降。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45歲就可以衣食無憂、財富自由,整天閒得只能思考人生意義,
為什麼絕大部分的人,反而都是活在忙著賺錢,累到不會有太多時間想太多的生活?
  從現實面來看,因為同質性,因為身處環境,為了完成階段任務好完整人生意義,
通常會買車(+400萬)、結婚(+200萬)、買房(+1500萬),
為了降低風險年報酬率5%就好(+650萬),生兒育兒(+800萬/20年每個),
為了重病傷殘能有人照顧延續生命(+1000萬)等等,於是從650萬變成1億。
回到開頭,是不是在這個過程中該花點時間想想,
如果從45歲就能尋求自我實現的生活,
變成投入時間健康心力,去追求夾雜痛苦掙扎徬徨迷失的社交、尊嚴需求,
過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選擇這樣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個人想法是:「逃避雖然可恥,但放棄以後真的很輕鬆。」
不過您的暱稱才是最適合這篇廢文的結論:「數字只是輔助不是真理。」
作者: vigorhsieh ( )   2021-04-25 19:27:00
認真分析推
作者: SKY3064 (fur)   2021-04-25 20:08:00
逃避真的有用推
作者: cloud72426 (數字只是輔助不是真理)   2021-04-25 20:28:00
XD
作者: osmanthusjo (觀念快扭曲了)   2021-04-25 21:41:00
推 這篇深入核心像板上有一個股票哥,沒有那麼多需求,活得挺好的,被笑被鄉民酸又有什麼關係不過股票哥不知有沒有年化報酬率10%不要跟別人比較多好啊~~
作者: Arsenalhenry (橙香烤兔肉)   2021-04-25 22:34:00
活著自己爽就好
作者: jupto (op)   2021-04-26 11:51:00
一直強調同質真的很蠢 差別不夠大 根本不會有人在意 為何財富自由數字上很容易 很多人還是繼續當社畜?原因很簡單 因為未來就不是這麼簡單啊 變數太多這種min的計算根本無法承受任何意外
作者: abby2007 (似水)   2021-04-27 18:44:00
這篇有趣但是出現在男女版很妙
作者: evilaffair (外遇對象)   2021-04-28 23:34:00
努力是好事,但世界不可能均富,出現一個首富亞富必定要犧牲一群人甚至一個國家中人們的所得,否則鈔票印多一點就好,也不怕通膨縮還是知足跟適量吧,有錢的人買房越買越多,要賣當然要炒高價,所以有錢人只會越來越有錢,空屋率只會逐漸增長但在這種高度比較,強調競爭力的社會好像是空談就是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