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交不到女友的人是不是都不檢討自己?

作者: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15:10:51
※ 引述《HelloP (HelloP)》之銘言:
: 我們來看數據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820349
: (台灣單身人口破600萬,單身女性高於單身男性)
: 懂了嗎?
: 你根本憑個人狹隘經驗 就靠腦補亂唬爛
: 殊不知現實世界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 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單身女性比男性還多欸
: 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單身女性比男性還多欸
: 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單身女性比男性還多欸
: 然後你跟我說男生比較慘????
請問這篇報導的單身定義是(未婚+離婚+喪偶)嗎?
統計的年齡範圍從30歲到100歲以上嗎?
A我ID我有PO一篇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資料,
https://imgur.com/2JkFxr2
其中20~39歲的未婚男女人數是男比女多46.4萬,
跟報導所謂的單身女比單身男還多並不一致耶 @@
更新一下
用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資料計算後,
這篇報導內容的單身定義的確是: 未婚+離婚+喪偶
年齡範圍是30歲~100歲以上
男 270萬 女 330萬
作者: akobe   2019-09-14 15:22:00
未婚+離婚+喪偶不就是單身嗎@@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5:24:00
看同一年齡層本來就不對吧?不是說男人很鍾情永遠愛年輕嫩妹?考量拜金妹跟嫩草老牛的現況,男人的年齡層應該往上提兩階吧?內政部統計處2018年當年結婚的性別年齡比裡頭35歲以後新郎數量就開始大幅增加幾乎是新娘1.5倍,看同年齡本來就有盲點吧Btw搭配你這張表,挑出2018年度男女走入婚姻的年齡最大宗四個區間(男25-44女20-39)來看,未婚人口是男1885976女1958862,也就是說在男大女小婚比男小女大婚要普及的情形下,當大家都在結婚而你妳單身的人口中,女的真的比男的多喔。挑同齡來說女生吃香本來就很怪吧?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9-09-14 15:55:00
男生壽命比較短 自然上寡婦會遠比鰥夫多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5:56:00
對啊但是刻意忽略男女婚配年齡差異就是很有問題的結論啊,天知地知你知大家都愛幼齒妹,而年薪百萬四十男跟年薪百萬四十女的市場差異也很明顯,要忽略年齡差異就根本不能討論這個問題了啊。而且其實你的算法也排除了差四歲以內的案例喔,你再仔細看一下
作者: firework2 (花火人間)   2019-09-14 16:14:00
年上婚的話一定有一群最年輕男性單身 也就是照年齡區間計算 多出來的單身人口 至於有沒有到46萬 就未必了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6:40:00
我也覺得四十萬太誇張,應該踢除喪偶的部分比較客觀,但稍微看一下數據也知道男女婚配年齡本來就有差異,拿108年新婚資料來說,一個鍋配一個蓋,也就是男女數量相等的情形下(同婚適用後就難算了),僅看初婚的人口,30歲就是明顯分水嶺,30前新娘多,三十後同齡新郎數就超車同齡新娘了,既然一個鍋配一個蓋就表示單看2018年就真的普遍男大女小婚較多嘛。硬要抓一個較年輕的區間然後排除年齡差異比不是偏向調查嗎?就像去國民黨黨部調查對中態度後說是台外民意一樣,有些東西就是不應該排除作結論啊。至於那個排除五歲差距是統計要重修的問題,其實根本沒排除到只是個吐槽點 = = 總之男女數量差距都沒那麼大,真的不需要怪到說都是男生多很多很多很多這樣,只是在年齡分佈上大多數男生爭搶一小段區間的女生而已。然後內政部在這裡 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sn=6826&Page=1
作者: Diehardx   2019-09-14 18:13:00
想請~問一下原po 這個數據可以看的出來男性取的女性是否為外籍新娘嗎?沒有國籍?什麼意思R?是指不知道男方女方誰才是本國人嗎?那我想問一下男性跟女性的年齡分別是多少就好 感恩~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8:25:00
你補充的圖說明你還是沒懂為何不能這樣算耶...混同了很多計算標準啊,先說我不是很懂你貼這張圖的用意,你是想說大一兩歲為主流所以取同樣年齡段合理這樣嗎?你要不要算一下22歲女生配25-40歲男的婚姻有幾隊,再算一下22歲男配25-40歲女、或者20以下女的婚姻有幾隊,然後想一下把22歲同齡男女納入計算時,結婚的男女數量差多少,其中男大女超過兩歲的人有幾個人?你這圖只是證明結婚歲數有差距,且25歲以前的女生配了大量年齡超過你說的一兩歲以上的男性啊...所以25歲以下同齡區間一起算不合理呀....單一最多項目不見得能單挑各個小項目加總啊。舉例:ABCD四個組合,A最多有80,但剩下BCD加起來九十的話,你就不能硬要忽略BCD呀
作者: Diehardx   2019-09-14 18:32:00
呃XD 我是只想問結婚對象是外國人的男性女性年齡
作者: ariel0114 (ariel)   2019-09-14 18:32:00
哈哈哈哈原po你要不要刪文算了 完全回答不再人家跟你講的問題 很懷疑你根本看不懂
作者: Diehardx   2019-09-14 18:38:00
樓上開大絕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8:54:00
不能的理由我拜託你動手算,地方的煮婦想去煮晚餐了...不能的理由就是拿22歲女來說,婚配對象21-23男少於25-40男啊.....你是要看整體婚配狀況為什麼能不去看這一大片呢....不能看單項最高然後活生生切掉超過一半數據啊......然後你的主流說法是錯的,因為落在差兩歲範圍內的人比差三四歲以上的人少啊,單項最多怎麼會等同於主流呢我的天
作者: firework2 (花火人間)   2019-09-14 18:58:00
把數字改成百分比會比較好討論吧
作者: baigyatsh (想吃黑鮪魚)   2019-09-14 19:04:00
20-24想結婚的男生本來就少 你24有想結婚嗎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19:07:00
前三多跟前三多以外(或聚焦三歲以上)的比例差不多,沒有絕對優勢(或甚至更少)所以你不能就這樣捨棄掉啊...你看不懂的話你不是在討論是在捍衛信仰了吧...然後為什麼有問題因為同理可證你取同齡區間的話就捨棄掉一大半30歲以上男大女小婚的男方啊。到底為什麼不願意看懂呢我的天最後跟你說:前三多 不 等 於 主流,你如果不能懂這個概念,你根本無法討論統計問題啊 囧好累喔,這個年齡你越往下單身男的情形會越低,但你這就回到選取的問題了,那麼為何不能取到30-100歲呢,你為什麼要從20歲開始呢,為什麼不能按照主力結婚年齡層用時間婚配落差取男女年齡層呢,我們推文一開始就是從這裡開始打轉:你選同齡且20起跳又在男生竄升時脫離戰場,無法反應實際問題啊。我一直都在說的是,你也認同男大女小多(且數據顯示大超過三歲的人佔半數或以上,你自己數數),那切割低年齡層且同一年齡層,就是恣意且偏向的結論,無法回應原本的問題。你補充的問題點在於:我也能說台灣已婚男女100%是在20-200歲間決定結婚的。我們在針對性別與年齡造成的影響討論,而且顯然在二十出頭,三十左右,四十歲以後性別差異會各有不同變化,那你通通抓來撒尿牛丸就沒有意義啊 囧啊二十以下也有啦,總之可以結婚的年齡到200歲(爆)
作者: wsp151515 ( )   2019-09-14 20:15:00
在這邊寫論文不如多出去走走
作者: guepard (刺蝟樹)   2019-09-14 20:18:00
很多女生想在30前結婚耶,30以下的男生沒多少想結婚吧,倒是男生不管幾歲多半都想找30以下的女生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0:25:00
我一邊吃飯一邊寫心很累,你是在說哪一張圖我不太懂,你明確指一點給我我就來驗算(嘆),順便告訴你要拉這麼大區間來看的話內政部十五歲以上婚配表就有,以去掉喪偶跟離婚,有偶率是男51.51多於女49.41喔,然後你數據給我唄我算完再來跟你討論(阿我上個月才發誓不再亂戰文的哎)然後整個就是研究法的問題,你憑什麼覺得95%算數,80或85或95不算,又哪些算數特殊案例?到底為什麼承認男人愛嫩妹有那麼難....二十以下,三十,四十以上在男女明顯有不同傾向,到底為什麼不願意這樣討論呢?不這樣討論到底想得到什麼結果呢?喔是這張喔,那我先跟你說?%的人會在哪段年齡結婚=\=當年度新婚人口中某段年齡層佔?% 而這張圖說的是2018年年登記結婚的人分別是幾歲,不是男或女會在幾歲結婚然後我從一開始就是在說女的容易愛年上男沒有否認過耶
作者: stardriver21   2019-09-14 20:54:00
樓上可以回文嗎 看妳的推文好累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1:03:00
我不想回文捏 回文很害羞。來我抓數據如下:2018新婚人口中,男25-49歲佔86.77%,女20-39佔87.94%,差不多了吧,很湊巧的是,這不就我第一次推文抓的前四名嗎,不就是男老女幼的前四名嗎.....那結果就跟一開始一樣,就女生未婚的多啊,1957976比1885976..回歸原點(嘆)你是不是很想要證明該一起從20起跳所以硬要抓95%
作者: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21:10:00
請問排除20~24這區間的理由是什麼?要排除我也沒說不行啊 你可以取25~39歲這個區間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1:14:00
因為我認為男跟女在婚配上有年齡落差,所以取各自的前四名(啊你倒是可以質疑為什麼是前四名啦),男的前四名就沒有20-24區間啊。我真心誠意的問你,你是認真覺得這個階段很多男人會想婚?所以說我從頭到尾只有強調一件事,就是男大女小配是現實情況,所以你擷取低年齡同一年齡層(而且還包括大家都愛的二十幾歲女),這是有偏誤的觀測方法。就醬而已說
作者: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21:21:00
你認為20~24男性大多不想婚所以應排除 但40~44這個區間的結婚比例只比20~24高2% 為什麼就應該納入呢?沒道理你取了前4 然後第5只低2%所以不取 你懂我意思嗎?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1:32:00
我懂你意思,但我們光這樣就已經86%,只剩下14%的情況下差2%不算多嗎?或許是生物或社會因素等種種,你可以看出男跟女的婚配年齡若畫成曲線圖是起伏方式走勢相當相當不一樣的東西,這你同意吧?男的巔峰後是緩幅度下降,女的巔峰聚集在一處之後下降幅度大,這是兩條曲線的根本性格,考量這點再搭配你說的要取同樣區間,所以取86%前後下去抓的結果就是25-44啦。我還是想真心請教你,你真的不認為男生女生適婚年齡在整個人肉市場上是明顯有不同年齡要求的嗎?還有澄清排除的原因不是「我不認為會想婚」是前四名就沒有嘛....然後不想婚是我看結果後推測的理由,第五名問題除了上述的曲線性格外還有抓男女比例盡量相同的結果Btw如果討論20-24或者是否該平頭納入男女數字是討論焦點,那透過86%(男女取樣時間差)跟95%(男女齊頭)的對照差異,不就已經不證自明了嗎....就男生二十出頭比較少是因為男大女少配盛行啊。
作者: k268185 (k268185)   2019-09-14 22:01:00
我覺得討論到這邊就可以了 沒有夠強的論述可以8%和6%(嚴格說是6.5%)的差別有明顯到要捨棄其中一個區間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4 22:09:00
你不願意承認也沒人說得動啦,但你一路下來看錯很多資料,你是不是要記得這點,未來少一點武斷吧
作者: stardriver21   2019-09-15 00:46:00
為何要排除20~24這段的未婚男性呢 雖然不想婚但是想交往呀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00:56:00
好煩喔,你堅持數據要齊頭取(而且拿嫩妹期比)那就沒意義啊,你說因為差不多所以不該去掉難道沒注意到這就是兩條曲線的特性啊,男的其實第六七八九名差異也都在1.多百分點你通通拉進來嗎?(那就是內政部婚配表有婚率的數字喔,男比率高於女)但女生則否,因為女生大量聚集在嫩妹區間超過則遽減,沒有這種1點多慢慢調的現象。但男生不但相對分散也相對晚婚,所以你自己看一看今天算出來的所有結果,不論齊頭也好抓95/86也好,都顯示了:三十歲上下為分水嶺,只要男生年齡越低就越容易比同齡女生單身機率高,所以你抓數字抓到這個區間越多情況越明顯,你硬要齊頭又切在女生集中區,數字就不能準確判斷男生究竟為何單身呀。我說的拒絕承認就是拒絕面對自己調查過程的這個偏誤啊,你也知道男大女小多,到底為什麼堅持看嫩妹期的男女同齡比呢?你到底想說什麼?年輕男生就是單身多很可憐?我說的是適婚期(此年齡男女不同,你也同意)女生其實也單身者多,晚婚者單身者也多,一切只是男女需求擇偶標準不同,單身男真的不用自怨自憐,不就醬......我從頭到尾批判的都是不能拿女生黃金區間比然後說男單身多可憐,你算得每個結果也都支持這件事耶?只要區間往後拉長男單身率就會降低,不就說明了拿前半段看的偏誤?每一個算法包括你算的都證實這件事耶?我跟你說了曲線特性不同,男的是滿滿減少差異小,女的是驟降差異大,所以要討論單一數據時我選擇了前四名且人口比率86%嗎?你若對86或前四名有意見,那就先別看單一數據回顧一下今天算過的所有數字,不都證明了我剛才推的文嗎......男的是緩慢遞減女的是驟降跟集中,所以數字若都齊頭踩前半段越多男單率越高,但會隨著時間拉長單身率下降,就這個結論啊:不就年齡有巨大影響不能只看前半段評論嗎.....錯字:慢慢減少回S21沒有說不能戀愛啊只是提醒他有年齡差的現象,戀愛當然也是,所以挑嫩妹期說單身多,這就沒看到只是雙方擇偶傾向不同,春風得意的時間點不同。只是這樣而已,不知道為什麼硬要跳針說可是年輕時男單就是多.....
作者: stardriver21   2019-09-15 01:15:00
若女性未婚多,為何O2是女性信箱爆滿 不能理解...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01:19:00
這就不是數字能解釋的了,但猜猜總可以,我個人覺得一般女生在網路交友會比較多安全面考量而不那麼踴躍,且習慣把自你要擴大到相對優勢那為何不再拉長?下一個百分點差也很低喔?你知道擴大到內政部15歲以上到死亡的統計時,去處喪偶跟離婚男生的有婚率比女高喔?都說男生是遞減了你是不是應該再往下算,才能平衡曲線差異?你到底想要什麼,想要一個無敵大範圍的適婚區間然後證明幾乎全年齡的男人都單身比較多?先不提全年齡單身沒比較多,你承認春風得意期不同不就知道為何挑前半段會偏誤了嗎?到底想要什麼呢驟減曲線搭上緩慢遞減曲線,又一次平頭式提取不就又一次不能不符受實情嗎?優勢區間是這樣比的嗎?到底多愛齊頭對切囧 男的優勢是緩慢遞減出現的啊,時間拉越長越優勢啊,這個看起來你也同意到底還想要聽什麼呢?就女生嫩妹期吃香男生細水型,你想要世界變成一個總之男單就是多的世界嗎?就不是長這樣啊內政部有婚率 15歲以上 男51%女49% 你到底要怎麼樣,想要有我單身我合理的悲劇主角光環嗎?在人口比率上沒比較多...而且你看你自己的數字,嫩妹上修五歲立刻少了一大把人耶,不就是證明了年紀差異嗎?你一下承認有年齡差一下又不面對,你到底想要什麼結果,除了悲劇光環我還真的不知道.....你指控我排除20-24弱勢男是很奇怪的事,因為就是有年齡差存在你這樣看不是很自助餐嗎?我從頭到尾說的是這只是男女春風得意的方式不同啊,你一直覺得20歲弱勢,但那就不是男生婚配主力,老醜胖女生婚配也很弱勢啊,我只是要你正視不能忽視年齡差,去說年輕單男求偶弱勢,因為其實所謂的剩女數量也是超多啊.....這就是只看自己有利的去戰男女不是嗎?然後我不能認同總人口也單看人數不看比率,基本人口數量就不一樣,除非你是要拿年齡段一段一段看人口數,但這又會扯回到,所以男女可以切同一段年齡層這個問題,而今天所有的數字都在告訴你不行,因為有年齡差異,不是嗎?一口承認有年齡差,一口又說不能把年齡差算進去,到底要怎樣?全台灣女人對不起單身男這樣,單身男好可憐這樣 囧
作者: revorea (追尋安身之地)   2019-09-15 02:00:00
執念好強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02:03:00
你問我「你知道嗎」的那句話就是我說一直在說的曲線問題啊,緩慢遞減所以不足夠補啊?所以不能拿女生密集集中的那一段來看啊?所以年輕區間女優勢啊?但就只是年輕區間啊?而且有年齡差距所以要評估結婚主力階段的年齡就必須男女取差距區間啊,這重複一百次了吧Orz20-24歲男就不是主力區間但女生是咩,你自己也承認過,而且到底為啥不肯面對我問的問題:你真心認為20-24區間男女婚頭意願是相當的?20-24歲男是超想婚被迫單身?你認真?不齊頭的取樣才能反應真實的所謂適婚年齡找無伴的比率,因爲你也認同的男女婚配有年齡落差,不齊頭能比嗎?而且在說一次,不看單一結果,我們今天所有算過的數字都顯示,阿就真的男女婚配跟年紀差異有關啊,所以當然要考慮啊,到底為啥死不願意...又不是說我不算20-24這段的人就被我社會抹殺我哪來這麼大權限啊你是不是20-24男覺得我踢除掉這段就是無視你的痛苦很不爽?天可憐見!蒼天有眼!我要跟你說的只是你只是時候未到而已啊,老天爺你總算問了像樣的問題!對,你可以質疑為何取四不取三或五(而且是往上取),只有這部分,只有這部分是我用我自認的合理性去判斷,理由一樣是考慮曲線問題,因為雙方巔峰的方式不同。啊所以我不是說了嗎,取三取四9586還是75%都好,這些種種不同取樣結果算出來的不同數字,只要沒算錯就都是真的,那要怎麼解釋不同數字的不同結果呢?不就很明白,老結論:年紀輕跟年長階段男女有不同形式的優勢,年輕階段越權重單男比率越多,拉長則減緩,所以「男大女小乃事實,必須考慮年齡差異」,尤其不能齊頭擷取年輕段討論,完全自助餐。總之不就我晚上回鍋推文推的第一段話.......https://i.imgur.com/BxRx4nP.jpg來再回一次給你,我有時差要睡了樂意明天再續喔(挺)啊還有我真的只是說20-24男時候未到而已,不是要否定他們存在喔囧
作者: bbbing (無)   2019-09-15 11:36:00
你不覺得把20歲女生和39歲放在一起不太適合嗎
作者: abby2007 (似水)   2019-09-15 14:21:00
感受的到推文君的崩潰XDDDD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5 20:39:00
呃...所以30歲以下交不到女友的要自我安慰只是時候未到這樣嗎,就是老套的“只要我長大”?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1:39:00
我有要指點三十歲以下男如何處理感情嗎XD我只是推文指出這人的盲點,拿年輕同齡婚配數字來指稱年輕單身男比年輕單身多,然後哭台女感情優勢,這是錯的,錯採樣錯分析錯結論,我就是看不順眼基本研究手法都沒有的人亂造謠,但你要說年輕單男想要嫩妹時競爭者眾好可憐,我同意也沒意見喔。年輕單男不是結婚主力年輕單女是,這不是有無戀人的數字是有無婚配的數字,也不是我逼三十以下男去跟其他老男人爭搶嫩妹的,你也可以從不搶手的藍海下手喔,指出事實數字(嫩妹就競爭者多啊,年輕單男未婚是沒對象還是不想婚你自己研究)到底一堆人被指出大家都愛嫩妹所以嫩妹槍手的事實為何就要一副被攻擊到的樣子,男人不能當完全受害者就不開心嗎,好奇怪捏
作者: fantasyhorse (水多多)   2019-09-15 21:45:00
統計到100歲做啥,男性平均年齡本來就低要就統計20-40歲這區間比較有討論價值..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1:45:00
統計過了討論過了,自己看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5 23:27:00
奇怪,我看內政部「結婚人數按性別、五歲年齡組及結婚次數分」表,前四名初婚區間男女一樣都是20~39阿就算男大女小是事實,你直接把男生拉抬一個年齡組區間難道就不失偏誤嗎?有資料顯示男女婚配年齡差距平均或中位數有差超過5歲嗎?因為根據內政部資料,男女初婚的年齡是差不到3歲喔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3:40:00
你講的都討論過了,看不懂人話的人何其多(嘆)我分三次回答你......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5 23:40:00
歷年來男生初婚年齡40~44"從來"就沒有比20~24多過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5 23:45:00
(1)我跟K集中討論的東西姑且都以公佈的2018年度登記結婚人結婚人數數據圖下去討論,作為當下現狀的一例。前四名我跟k排序相同(只是k誤讀了這張表的意思),你那是幾年的圖跟數據,要再來跑一次資料也是可以,但會變成通時性比對要考慮更多東西了。你看我戰到現在就知道要討論研究方法我樂意,不過要收假了無法像昨天那樣密集,你只要給,我保證討論,但可能要好幾天慢慢回,畢竟我不是下午茶貴婦(嘆)(2)你說要怎麼拉區間才算公允,這可以討論,其實k跟我也就各自區間做過不同運算,不同運算數字若都是真為何結果不同,我貼個圖你等等,要重複打字實在太累了。不同數字都是你就得思考意義,不能不順眼就不管原因假裝看不到(3)差五歲人數問題,你犯了跟K一樣看顯眼數字的毛病。重申這裡提的所有調查都沒有「有無交往對象」數字,有的是「已婚」等婚姻相關數字,(你的中位數我還沒看今天也來不及看但你若看K提的一兩歲主流說為何不能用還不能理解,我保證明天或後天會回,給我時間工作賺錢啊霸脫)而前三多差距的歲數,人並沒有比差距超過三歲的人多,也就是說不能齊頭開始齊頭截斷,理由在於會排除掉這些數字龐大的男性啊。這是為了強調齊頭切會有的偏誤。還是重申第二點非常重要,就是你要怎麼解讀這些不同算法下得出的不同數字?其實這些不同數字根本已經把結論自己證明出來了啊。以下付(2)的補圖,順便再請你注意我說k不能這樣研究有很大原因是,他拿的資料是婚姻關係調查,不是交往狀態調查,這在男女年齡差異上有關鍵影響,不能不考量的齊頭切。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6 00:05:00
你慢慢來 我也沒催你資料來源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至於我要什麼結論...我只是路過看到學術討論就插一腳的鄉民...
作者: oouso (嘘のかわ)   2019-09-16 00:29:00
我要睡了明天再看數字,阿這不是學術討論,只是看圖說話。然後其實20-24區間的龐大單身男中,也包含了有交往對象但還沒有結婚的死會男.........我後來有點感覺一些人跟k似乎把單身(未婚)男跟單身(無交往對象)混同在一起,大概是這樣所以很激動,覺得不能踢掉20-24男吧...我猜....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6 00:42:00
呃 我精簡一下問題 妳說應該取男25~44女20~39主因是這區間是男女前四大初婚年齡,而我看到的數據跟這個前提是矛盾的,如上所說歷年來男40~44從來沒有多過20~24,所以妳的立論有問題,就醬妳也別想太多,就當正反方辯論比賽,我沒要求什麼結論,只是想打敗人或被人打敗喔對了,討論前提單純就指婚配就很,還考慮交往的狀況根本扯不完
作者: k268185 (k268185)   2019-09-16 13:56:00
我是覺得取結婚率前4的區間不太公平啦 因為會把男性較低結婚率結婚的區間忽略女性較高結婚率的區間計入 一來一往得到的結果當然有問題取前3和前5至少雙方都是公平在同樣的年齡區間比較 沒有哪一方比較佔便宜或吃虧
作者: Mercury0625 (水星)   2019-09-16 17:05:00
上面這張圖數據我有疑問,我看的資料歷年男40~44歲“初婚”人數從來沒有多過20~24歲,你這張圖是根據主文算出來的?107年調查在40~44歲的有偶人數,不代表他是在40~44歲才結婚喔注意是“初婚”,也就是不考慮再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