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我的家裡很有錢的女友

作者: shintengun (shintengun)   2014-10-20 02:18:23
※ 引述《ataching (肉彈哥)》之銘言:
: 推 aries5420: 台灣社會沒有貴族? 10/20 00:13
: 當然啊 貴族的基礎就是血統所構成的階級 有哪個台灣人結婚會去看對方血統?
: 推 ZW0523: 有貴族哦,我可以一直玩但我卻願意出來承擔更多責任 10/20 00:18
: 你在講啥=_= 台灣社會頂多就是群暴發戶、有錢人、土豪
: 總之沒有貴族這種東西
(前文恕刪)
看到 ataching 大大所說「台灣的貴族」這個話題。
台灣也是有某種程度以(類似)「血統」為基礎的貴族。就是大家所稱的「權貴」。
只是現在的權貴不像過去中國朝代或西方的皇室制度這麼明顯,會有"爵位"來凸顯家族血
統與尊卑。
但是權、錢結合的基本特徵,仍然是存在於權貴家族的連姻之中。
前幾天有個新聞:「華南金二公子 娶哈佛甜姐兒」
http://m.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007/36130244/
「現任華南金控副董事長林明成娶媳婦,替次子林知佑完成終身大事,女方是小十二歲、
哈佛畢業的甜姐兒張思綺。」
林知佑背景:
父親林明成是板橋林家第7代,目前為華南金控副董事長母親顏絢美為基隆顏家第三代
這個新聞展演了資產階級是如何透過聯姻的方式不斷地複製與鞏固地位。
林知佑的爸爸林明成是板橋林家第七代。
板橋林家自清朝起就是台灣的大資產家族,歷經兩次政權轉移(日本、國民政府),其地位
仍舊穩固。華南銀行就是林家的事業之一。
由林明成的爸爸,第六代林熊徵,在1912年創設華南銀行。
這麼有錢的林家,當然也與連家牽得上關係。
第六代林熊徵設薇風會,連震東為其成員。林熊徵之妻盛關頤的秘書林伯奏,娶連震東之
姐連夏甸。
(維基百科:板橋林家 [林本源家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6%9C%AC%E6%BA%90%E5%AE%B6%E6%97%8F
林知佑的母親是基隆顏家第三代。
基隆顏家是日本時代北台灣的礦業家,主要事業是煤礦,
也部分兼採金瓜石金礦。已經停業的台陽公司,就是顏家的事業。
(維基百科:基隆顏家)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9%9A%86%E9%A1%8F%E5%AE%B6
權貴聯姻的主要目的,當然是在於可以強化彼此家族的人脈與錢脈關係。
不過在連姻的過程中,往往也反映出某種「男尊女卑」的現象。
也就是通常在有經營權的後代上,往往是呈現男方的家族勢力會大於女方。
這或許也是為了避免發生「家族命脈被外家所掌握」的危機感,所產生的現象。
另一方面,除了家族聯姻的考量外,
身為權貴男方,往往也會以「擺得上檯面」的功能性,來挑媳婦。
也就是要嫁入豪門的女方,必須具有作為男性的附庸所需要的「美貌與知識」。
女方需要有某種程度的家族實力(經濟力或權力)之外,
往往不脫「漂亮、高學歷」這兩點。
可以拿連家當例子,
從早期的中國小姐選美出身的連方瑀,到後來的女主播緋聞,差不多都是如此。
推薦一本好書給大家,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作者 陳柔縉)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14053
這本書揭露了台灣幾個大家族背後錯綜複雜的連姻關係。
除了故事的描述之外,若認真地看,也可以體會出:
身為平凡百姓的你我男女,要擠入權貴行列所需要具備的條件。(除了砍掉重練之外。)
男方比較辛苦一點。若想要娶到千金來擠入權貴行列。
那就要打拼一點,成為台灣下一波當紅產業的第一批成功創業家。
奠定經濟實力,就會有當權家族來找你連姻,從此你就可以成為被靠的爸了~
女方則比較個人一點,
除了上述所說的「(第一順位)漂亮、(第二順位)高學歷」的基本條件之外。
還需要你所做的職業,正好是那一陣子權貴家族在挑媳婦時,所流行的標準。
從早期的選美、到後來的女主播。大多是如此。
換句話說,想要當貴婦,自己也是需要很多努力的。因為除了要讓公子能看上你之外,
還要讓公子的爸、公子的媽、公子的阿公叔叔伯伯阿姨等都喜歡你才行。
這些人都是很挑的~
這些只是大略的原則,想要看更多的故事,歡迎去看那本「總統的親戚」。
保證讓你從此內行看門道!
作者: ZW0523 (JFK)   2014-10-20 02:27:00
作者: ataching (肉彈哥)   2014-10-20 10:59:00
你可以說是望族、世家、大家、豪門、權貴沒錯,但是差真正的貴族還太遠了,嚴格定義下的貴族是英國跟印度這種階級及種性制度國家,台灣根本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貴族,因為漢文化崇尚白手起家,你還是有躋身上流社會的可能,台灣如果真的有貴族,那是不可能的,我們是移民社會有貴族的情況下意味著你「永遠」不可能進入上流階級
作者: lave70   2014-10-20 12:24:00
有道理 那種定義的貴族門檻更高 代代世襲 不同階層的人幾乎沒機會 除非是那種古代有卓著功勳(ex:戰功) 受國王領導者封爵的
作者: shintengun (shintengun)   2014-10-20 20:09:00
台灣當然沒有所謂"嚴格意義"上的貴族,唯一比較接近的大概是日本時代被選入進"貴族院"的敕選議員。例如辜顯榮。依貴族院令第5條,由天皇任命。但日本戰敗後這也就沒了。大家討論的不在於「嚴格定義」的貴族。而是在於貴族兩字背後所代表的臍帶與裙帶關係,並且在這基礎上所形成的權貴圈。以及其所衍生出來階級不流動的現象(或停滯)。畢竟就算沒有貴族之名,你也不可能娶到連家的女兒。這與你打拼與否無關,純粹就是家族背景的緣故所致。所以重要的不在於「嚴格意義」的名,而在於實。就像美國名為民主國家,但也不妨礙它的帝國主義之實。另外,我這篇文章的例子,正是要談所謂白手起家這件事白手起家是不可能讓你踏入權貴圈的。更不用說所謂的白手,其實也沒這麼白。這手的背後,往往有很多故事的。
作者: lave70   2014-10-20 20:47:00
我覺得很多白手起家的人 目的只是讓自己的生活過更好經濟更充裕許多 名利權貴倒沒想那麼多 有錢之後低較反而好
作者: ataching (肉彈哥)   2014-10-21 09:41:00
你忽略了科舉文化傳統中人才流動的特性,不管中國或台灣貴族現象不可能持續百年以上,所以根本無法形成貴族我們的階級不可流動性沒有真正的階級國家來的不可打破所以我才說你可以說望族、世家、大家、豪門、權貴,但是不是貴族,讓這些大家得到他們應有的名,用不著替他們增添更多,也用不著減少什麼,因為他們頂多就是資產階級,沒資格稱貴族
作者: shintengun (shintengun)   2014-10-21 16:37:00
我們在講的是不一樣的事情。你說的是貴族身份的嚴格定義,我說的是階級區別的現象,並以貴族作為現象的形容正如美國不是嚴格定義的"帝國",但不妨礙以帝國主義來理解美國的國際行動。或者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皇帝,也沒有太子。但不妨礙我們以「太子黨」來形容與理解共產黨高層的第二代一樣。因此,你若要糾正我的用詞,那就要請你先將你對「貴族」的定義,講清楚。否則會使得討論很混亂。因為就你的行文中,把貴族與世家(世族)區分開來,所以我想你對貴族的定義是「以血統為基礎的上層統治階級」。但你又談到中國因為科舉制度,人才流動,所以沒有百年以上的貴族。但這犯了兩個錯誤:一、中國帝制時期確實是存在以血統為基礎的統治階級。也就是你所稱的貴族身份。二、科舉制度的功能在宋代以前,反而是強化了世族的地位,並未帶來人才大量流
作者: active8 (溫柔的血腥)   2014-10-22 00:37:00
推戰爭才是真正階級流動主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