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Unearth 失落的遺跡 <介紹+規則>

作者: jolian76 (jolian7676)   2018-01-18 23:38:08
好讀網誌版https://joli1n76.blogspot.tw/2018/01/unearth.html
作者:Jason Harner、Matthew Ransom
遊戲人數:2~4人
遊戲時間:30~60分鐘
適合年齡:8歲以上
發行年分:2017年
遊戲類型:擲骰、成套收集、工人放置
很久很久以前,你們的祖先在世界各地建起了許多很棒的城市。現在你的部落必須探索森
林,沙漠,島嶼,山脈和洞穴,才能找到這些失落的遺跡。這些遺跡,曾經是建立權力的
地方,你必須讓它恢復過去的榮耀。
Unearth是一個骰子擺放和成套收集的遊戲,由Jason Harner和Matthew Ransom所設計,
這是它們初試啼聲的作品,遊戲性卻意外地有趣,每個玩家帶領一個探索者部落,由五個
骰子(三個六面骰,一個四面骰和八面骰)代表部落的成員。 玩家輪流骰並放置骰子,
試圖宣告佔領的遺跡。
遊戲的核心機制讓所有的骰子充分的運用。 高骰數幫助玩家佔領遺跡,而低骰數幫助玩
家收集礦石。 這引導玩家兩條勝利的路線:收集佔領的遺跡或使用礦石建立奇蹟。 探索
者牌可以幫助玩家影響或改變骰數,奇蹟可以帶來常駐的技能優勢。
遊戲配件
四組玩家顏色的五個骰子(每組有三個六面骰,1個四面骰和1個八面骰)。
25張遺跡卡
5張時代結束卡
38張探索者卡
15張具名奇蹟卡與15塊對應的奇蹟指示物(六角板塊)
1張小型奇蹟卡與10塊對應的小型奇蹟指示物(六角板塊)
1張巨大奇蹟卡與6塊對應的巨大奇蹟指示物(六角板塊)
60片礦石; 每種顏色15片
1個儲存礦石的布袋
4張玩家幫助卡
遊戲目標
玩家必須有效率地使用探索者,爭取可帶來分數的遺跡,或建造能紿你更多優勢的奇蹟。
玩家帶領探索者部落與其他玩家競爭,宣告佔領遺跡,或是收集的礦石以用來建造奇蹟。
遊戲中有不同的勝利方式,遺跡由骰子點數最高的玩家佔領,而骰子較小的點數可以收集
礦石,遺跡和奇蹟在遊戲最後都將轉換為分數,所以需要有效率的運用骰子,讓你的部落
回到以前的榮耀。
遊戲設置
1. 把所有的礦石放進布袋裡。
2 .洗混探索者牌堆,每位玩家發兩張。
3. 洗混遺跡牌堆,每位玩家發一張(隱藏資訊。
4. 移除遺跡牌堆頂部5張牌移除遊戲,面朝下放回盒子。
5. 洗混時代結束卡,抽一張放在遺跡牌堆底部,剰餘的面朝下放回盒子。
6. 翻開5張遺跡卡,面朝上排列在桌子中間。
7. 從布袋中隨機抽取礦石放在遺跡卡上,數量等於遺跡卡右下角六邊形方框中的數字。
8 .洗混具名遺跡牌堆,抽取玩家人數加2的具名遺跡卡翻開,並在卡片上面放上對應的指
示物,把剩下的具名奇蹟卡和指示物放回盒子。
9. 洗混小型奇蹟和巨大奇蹟指示物,面朝下疊起來,分別放在它們對應的卡片上。
10.每位玩家拿取同種顏色一套的骰子。
11.丟骰子決定起始玩家,遊戲以順時針方向進行。
2人遊戲在每位玩家發張遺跡卡之後,需要移除10張遺跡卡(而不是5張),遊戲桌面翻開
4張遺跡卡(而不是5張),其它設置與常規遊戲一樣。
遊戲流程
每位玩家的回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可選擇是否執行:
1 . 探索者階段:你可以打出任意數量的探索者卡,打出後立即結算上面的效果,然後棄
掉,一些探索者卡能讓你重執場上的骰子。
2 . 挖掘階段:你必須先指明一張遺跡卡,然後再擲一顆骰子,並放在這張遺跡卡上,這
是你的挖掘行動,執行完之後,輪到你左手邊的玩家開始回合。
‧ 擲骰子(或者重擲)之後,或者打出探索者卡之後,立刻檢查是否有遺跡被宣告佔領
需要結算。 當執骰子時,如果所有 骰子都放在遺跡上,玩家必須從遺跡上選擇一顆自己
的骰子來投擲(可以放在之前所在的遺跡上)。
‧如果骰子擲出1、 2、 3 ,立刻從遺跡卡上選擇一顆礦石,放到自己的區城上,如果遺
跡上沒有礦石,則從布袋中抽一個。
‧探索者卡和具名奇蹟的效果,不能讓一顆骰子的點數變得低於1或者高於它本身最大的
點數。
‧玩家只能在自己的探索者階段打出探索者卡,挖掘階段不允許打探索者卡片。
‧重擲的骰子必須放在它原先的遺跡卡上。
‧重擲動作必須由骰子的所有者來執行,即使是其他玩家的卡片效果要求重擲。任何時候
一顆骰子投出(或重擲)1、2、3,骰子的所有者可以獲得一個礦石,不論是直接從遺跡
上拿或從布袋裡。 卡牌特殊效果讓一顆已經投過的骰子變為1,2,3,將不能獲得礦石。
宣告佔領遺跡
當擲骰子(或重擲)或者打出探索者牌的時候,檢查是否有遺跡卡上的骰子點數總和大於
或等於遺蹟的宣告佔領點數,如果有,這個遺跡由單顆骰子點數最大的玩家獲得,這名玩
家可以把這張遺跡面朝上放置自己面前。未能得到遺蹟的玩家,可以從探索者牌堆抽牌,
數量等於該遺跡上自己顏色骰子的數量,如果探索者牌堆抽完了,將棄牌堆洗混後形成新
的牌堆。
一旦遺跡被宣告佔領,上面的骰子立刻歸還玩家,上面剩餘的礦石放回袋子裡,然後重新
翻開一張新的遺跡卡,放在空出來的位置。
抽取礦石放在新的遺跡上面,數量等於遺跡卡右下角六角框中的數字。
平手判定
如果在結算宣告佔領時出現平手,較多面的骰子(8面骰>6面骰)獲勝。如果平手的骰子都
是同種類型的(比如都是6面骰),那麼比較平手玩家比較點數第二大的骰子,如果依然
平手則再
比較骰子的面數,以此類推,直到分出勝負。
如果一名玩家沒有第二顆骰子,那麼在平手中視為0,如果最後還是平手,將沒有人能獲
得遺跡,把遺跡卡放回盒子裡,玩家每有一顆骰子抽一張探索者卡。
建造奇蹟
當玩家散子投出1、2、3時,可獲得該遺跡上的一個礦石(如果遺跡上已經沒有礦石,則從
袋子中抽一個),並且必須立刻放置在自己的桌面前,與之前放置的礦石相連接,玩家利
用這些礦石建造奇蹟獲得分數:
用六角形的礦石圍成一圏,中間形成一個空位:
‧如果用來建造奇蹟的礦石全部是同一種顏色,玩家從巨大奇蹟中隨機抽一個來填補中間
的空位。
‧如果用來建造奇蹟的礦石不只一種顏色,玩家從小型奇蹟中隨機抽一個來填補中間的空
位。
‧ 一個具名奇蹟也可以被建造,但是每一個具名奇蹟需要有指定的礦石才能夠被建造.
不考虛奇蹟建造需求的話,石塊能以任意結構排列,巨大奇蹟和小型奇蹟建造時面朝下,
其分數只有建造的玩家自己知道。
礦石可以在多個奇蹟中被使用,但礦石一旦擺放好了,就不能再移動,除非有一些卡片的
特殊功能允許這樣做。
時代結束
在所有的遺跡卡都翻開之後,牌堆最後一張卡是遊戲設置時加入的時代結束卡。
如同翻開下一張遺跡卡一樣,翻開時代結束卡,然後按照卡上的操作,如果是一張新的遺
跡,則放上新的石塊,如果是事件,則遵循卡上面的描述,遊戲繼續進行,直到場上所有
的遺跡(包括在時代結束時放置的)都被佔領。
時代結束卡有五種:
DAY OF REST (休息日):每個玩家抽三張探索者牌。
THE GATHERING (探索者聚會):剩餘的遊戲中,所有骰出的骰數都-1。
FESTIVAL OF RECLAMATION(再生節):剩餘的遊戲中,所有骰出的骰數都+1。
CITY OF ASH(灰燼城市):得到這個遺跡的價值-4分。
CITY OF ASH(黃金城市):得到這個遺跡的價值7分。
遊戲結束
當最後一個遺跡被佔領,遊戲結束並計分:
1 . 玩家翻開蓋著的遺跡卡,按收集同顏色卡的數量計分。同顏色一張2分、兩張6分、三
張12分、四張20分、五張30分。
2 . 如果玩家收集到一套5種不同顏色的遺跡,額外獲得5分。
果收集到多套,可以多次得分,遺跡在同色收集和異色一套收集中可以重複計算得分。
3 . 計算小型奇蹟.、巨大奇蹟和具名奇蹟的分數(按照奇蹟指示物和奇蹟卡上的描述).
4 . 玩家如果建造3個或更多的奇蹟,額外獲得5分。
得分最多的玩家獲勝。
遊戲心得
Unearth在視覺上吸引人,加上有點意思的主題,結合了許多機制成為一個不錯的遊戲。
遊戲速度流暢,等待時間短。玩家之間的互動性很高,因為在對手獲得控制遺跡之前,玩
家會一直在爭奪該地點的控制權,或是爭取創造奇蹟。
遊戲的關鍵決定是如何最好地分配骰子。一旦放置,將無法再次使用它們。因此,決定何
時何地使用四面(最適合拿礦石)和八面(適合宣告佔領)變得可能會非常棘手。數字小
的骰子雖然無法宣告佔領,但得到的探索者卡對後續遊戲的幫助極大,探索者牌的巧妙使
用會對遊戲產生重大影響,它主要用於操縱骰子的結果,比如從結果中加或者減,或者重
擲一顆骰子(包括一顆對手已經在遺跡上的骰子),我喜歡這種平衡又有趣的選擇,這個
遊戲不難理解,它的所有部分似乎覺得“融合”在一起。
遊戲中得分的兩種方式,收集遺跡跟建造奇蹟,很難說哪一邊比較有效率,因為無論哪條
路線都有競爭的地方,而且門檻不高,很容易就能達成,骰子的部分是有運氣的地方,建
造具名奇蹟讓玩家有另外的路線選擇,建造小型及巨大奇蹟也可以獲得分數,當然,收集
同色遺跡絕對會形成最具威脅的疊加分數。
我蠻喜歡這個遊戲,它的教學非常快,而且遊戲性也足夠有趣,可以連續玩好幾次,遊戲
中會有些許文字需求,但也並不難,文章裡也有翻譯可參考,推薦這款輕鬆策略的骰子遊
戲。
作者: GP03D (總統府防禦用MA)   2018-01-19 01:33:00
美術不錯
作者: fish000542 (對面就是麵包店)   2018-01-19 02:28:00
這畫風讓我想到紀念碑谷
作者: aweee (L.L.)   2018-01-19 07:13:00
美術真棒
作者: martian001 (幻之雪狐)   2018-01-19 11:19:00
我也想到紀念碑谷 這畫風真不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