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羅馬:大理石之城 Rome:City of Marble

作者: alvinns (啊勒...)   2016-11-27 00:17:31
圖文網誌:https://goo.gl/eJRBm4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oardgamepush/
在2015年的埃森展期間
我記得有看到一個用菱形板塊拼放的遊戲
但沒有太多訊息
可能是不太受矚目吧XD
最近我在跳蚤市場上閒晃時看到了羅馬:大理石之城
封面完全沒看過啊
結果去BGG一查...菱形板塊...果然就是你啊XD!!!!
大理石之城其實是R&R Games在2015年埃森展主推的3個遊戲之一
其中一個是叫Gobblestones的板塊放置遊戲
另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蒙巴薩!!(連結,R&R是發行商之一)
但只有蒙巴薩比較受注目而已
然後大理石之城就沉沒在桌遊海中惹...
~THE END~
THE END個屁啦!!
雖然說大理石之城不算是個大作
但規則算是簡單需要思考的點也不少
而且菱形板塊夠有特色(我瞥到一眼就記了一年啊XD)
所以才會被我挖出來啊
是個很特別值得一玩的遊戲
[遊戲內容]
封面
好像凱薩還是誰用很假掰的姿勢巡視工地XD
好啦其實蠻有氣勢的
BGG上有另一個版本的封面
還好沒用這個...
似乎風格有點不一樣
結果這版本封面就放在盒側了
右邊是說明書跟遊戲圖版
左邊是一~~大堆東西
有菱形的板塊喔~
他說這是羅馬...
反正設計師說了算啦XD
城市是由一堆正三角形構成
右邊有三條水道
右上是放板塊的區域
上方是獎勵區
菱形板塊拼接的樣子
很神奇的可以用各種角度拼接ㄟ
遊戲中就是這樣把羅馬各個社區拼起來
上圖有文字的三角形地區是起始點
4個玩家的米寶,分塊跟圓盤
很神奇的竟然是這4種顏色...
4種不同的社區板塊
社區的居民各自有喜歡的公共建設
4種顏色的權力板塊
在遊戲中顏色沒有功能上的差別
但數量有限拿完就沒了
板塊上的的那根東西叫束棒(Fasces,連結)
在羅馬帝國是權力的象徵
也是法西斯主義的語源跟象徵
玩家圖板
左邊4個放圓盤的點表示遊戲中4種行動
拿社區板塊,放社區板塊,蓋水道,招回行政官
水道右方卷軸表示消耗特權板塊可增加行動
右邊是4種公共建設的需求跟獎勵
還有放特權板塊的位置
個人圖板假裝在玩遊戲的樣子
浴場,競技場,劇場,神殿4種公共建設
最右邊是噴水池
左邊是起點板塊的正反面
正面有地名對應到圖板
右邊是橋梁板塊的正反面
正面是橋背面是分數
遊戲中的錢跟3種水道
[遊戲規則]
規則請點連結:https://goo.gl/eJRBm4
[遊戲心得]
有點發現新世界的感覺嘖嘖...
菱形板塊的拼接方式雖然沒有比較多
但特殊的方向性很容易讓人忽略某些擺法
相較於四角或六角板塊每個角都一樣大
菱形板塊銳角跟鈍角不一樣大
導致一個點可由3-6片板塊組成
因此產生了非常多的變化
再加上顏色的限制跟比較行政官數量
需要思考的部分就多了很多出來
行政官站在社區板塊上投票這點
一直讓我想到立委XD
根本是在做選民服務嘛~
然後贏不了的地方就去杯葛...
喔不!是平手變成噴水池ㄎㄎ
另外我覺得權力指示物的設計頗不錯
首先有派行政官的玩家都可以拿
但可能要犧牲掉之後的一票(因為行政官跑掉啦)
拿到手的權力指示物沒有使用限制
所以可以累積後一次丟出來
能夠完成華麗的combo
也因為上面那點
遊戲中能得分就要快得
很難去預測其他玩家其他玩家的行動次數
所以很難保證得分機會不被破壞
也不要想說留一步讓別人幫你蓋
真的幾乎都能搞掉XD
遊戲中其實有2個不起眼的得分管道
就是橋樑跟水道(尤其是水道啊!)
雖然得分沒有建設多
但足以扭轉情勢了
最好在建設途中就有意識的對此設計
建設機會不好時可以就直接蓋水道了
或是多拿些板塊之後combo用
因為剛拿的板塊要下回合才能用嘛
還有板塊顏色也要對
這些不提前規劃好真的會玩到哭出來XD
遊戲整體來講美術普普
但遊戲的機制跟變化度不錯
不會繁雜但要思考的層面不少
所以downtime可能會有點長...
推薦有在玩策略遊戲的玩家嘗試
作者: finallsion (finallsion)   2016-11-29 12:33:00
推a大心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