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紙上爭漁FishBanks體現稱霸海洋代價

作者: SeekU (小高)   2014-07-12 21:59:52
http://e-info.org.tw/node/85899
本報2013年5月17日台北訊,古國廷報導
「遠洋已經沒有魚,如果現在大家集中在近海捕撈,未來魚捕光了,大家都沒錢賺,
所以我建議每個船隊部分船隻停港休漁,」多利魚船隊的老闆提議。
「為什麼我要休漁?現在明明魚還很多,看不到減少的跡象。我現在賺得荷包滿滿,憑什
麼要我把船停在港內?除非你們出錢賠償我休漁的損失!」海上霸主,隆漁順船隊老闆強
硬表示。
「你就非得看到沒有漁獲才肯協商?好啊!那大家就別把船停在港內,一起到近海捕魚,
看誰的損失比較大…」年年有魚船隊老闆憤怒說道。
無法達成共識,第8年的漁會協商宣告破裂。
遠洋漁業枯竭已然枯竭,所有船隊一窩蜂前往近海捕撈。
結果該年近海漁獲過少,每一隊都賠本。隔年因成本考量,
近半數漁船都停在港口內休息。
FishBanks好好玩
以上橋段,發生於看守台灣協會在上週(11日)舉辦的「FishBanks,Ltd.」遊戲現場。
FishBanks,Ltd.,是美國「永續發展機構」(Sustainability Institute)設計的互動式
角色扮演模擬遊戲,玩家分別組隊扮演漁船公司,以最大獲利為目標,相互爭奪漁業資源
,最後結算總資產決定贏家。
遊戲進行時,各漁船公司可派船到遠洋或近海捕撈,並由工會將遠洋、近海的漁船數量輸
入程式,電腦依據船的數量、魚群數量以及氣候因子,決定每年漁獲。
而漁獲收入扣掉出船等成本後,就是漁船公司的盈餘,公司可決定是否購買新船,或向其
他船隊併購船隻。依據每年海域漁獲變化,公司之間可私下協商、或公開討論因應對策。
極具戲劇性的協商過程,往往在玩家間激盪出精采火花。
誰是贏家?
「這是我主持過很精彩的一場遊戲」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講師蕭人瑄表示。無論是
大規模捕撈轉型成永續漁法的多利魚船隊、財大氣粗的隆漁順團隊,到一直都是小規模經
營的年年有魚船隊,經營方向迥異的各方角力,呈現出FishBanks,Ltd.想要傳達的訊息。
令人恨得牙癢癢的隆漁順船隊老闆湯谷明指出,這個遊戲必須以獲利最大為目標,才能玩
出精髓。將自己置入追求最大獲利和快速累積資產的思考邏輯時,不太可能會去預測未來
魚會不會減少。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82/8743262713_5ee790cf6f_m.jpg
Fish Banks遊戲地圖。深藍色區域為深海,淺藍色為沿海,峽灣內代表港口,磁鐵代表漁
船,依照顏色不同代表不同船隊。遊戲初期大家都集中在深海捕撈。到遊戲中段,遠海沒
有魚了,大家都移往近海競爭。遊戲最後,遠洋、近海都沒有魚了,只好在將多數的船停
在港內。
然而,到了最後一回合,即使是海上霸主隆漁順團隊,出海7艘船,也只捕到1條魚。遊戲
雖只是遊戲,其發展進程卻十分貼近現實。
「誰才是最大的贏家?」遊戲結束後討論會上,蕭人瑄反問。「事情到一個程度,就沒有
輸贏。魚群沒有辦法說話,只能讓現況來表達,人們意識到問題嚴重時,已經來不及了。

褪色的「烏金」
烤過的烏魚子配上青蔥,那黏牙的口感與香氣,總是令人回味。在1980至1990年代,堪稱
是台灣風光的烏金歲月。蕭人瑄表示,1980年代引進巾著網後,烏魚漁獲邁入高峰。1976
年至1986年,每年漁獲均超過253萬尾,全台有200組巾著網。
1968年12月25日興達港的盈瑞翔船隊,創下單日捕獲超過96,000尾的紀錄,淨利高達3千
多萬。蕭人瑄說:「過去只要捕1萬尾船上就會插國旗,港內就會放鞭炮慶祝。當天,盈
瑞翔船上插了9支國旗。」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88/8743263477_f01abd309a.jpg
台灣烏魚漁獲量統計圖。 圖片來源: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隨著捕撈技術的增進,烏魚漁獲越捕越多。但是到2000年代以後,過漁、中國大陸漁民加
入捕撈甚至從源頭攔截,以及氣候暖化與海洋汙染,使得捕獲量漸漸下滑。2008年捕獲量
僅剩45,000尾,是46年以來漁獲最低的一年,據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2010年烏魚近海及
沿岸捕獲量也僅185,000尾,烏金歲月不復存在。
身體力行來護漁
要如何不讓遊戲慘劇在現實中發生?不要小看消費者的力量!若消費者支持永續漁法及漁
業,就能影響漁業公司的經營方式,例如從海鮮採購指南著手。
除此之外,若想讓體驗FishBanks,Ltd.驚人魅力,可以連絡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由專業講師從遊戲解說、遊戲進行到會後分享討論,不僅能體會稱霸大海的難處,更能對
永續漁業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心得:
前天總算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玩到這個遊戲了,
很好玩~ (因為贏了就是好遊戲? XDDDD)
以體驗真實漁業現況來說,是一個很棒的體驗活動。
但如果以桌上遊戲的角度來看,這遊戲只值得"一"玩。
因為策略其實有點簡單…因為是比誰賺最多錢而已。
但這個勝利條件,反映的正是多數人現實中的目標。
所以趁魚很多的時候,買一堆船大撈特撈,一直捕到沒魚可捕只是剛好而已…
我覺得除非加上一些不同的因素
例如:遠洋或近海其中一個漁場枯竭,所有人就輪了。
之類的失敗條件。
才會更需要思考跟談判而比較好玩,
雖然這就比較不現實了,
但是,其實我們希望大家注意到,
這就是"現實"……
作者: hisashilie (憂能傷身)   2014-07-12 22:17:00
作者: catsummery (Requiescat in pace)   2014-07-12 22:19:00
當初玩的時候第三年就想轉行不捕魚,後來發現根本正解w
作者: smoox (smoox)   2014-07-12 22:33: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