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粉瘤粉刺傻傻分不清楚?保養根治看這篇

作者: medream (sayaki)   2017-09-11 21:26:43
之前看到網友貼擠粉刺的影片上來,影片中擠出了一堆臘狀的東西,
有些網友說噁心,有些人則覺得很療癒(?)
但仔細一看,其實那玩意兒不是真正的粉刺,而是粉瘤才對啊…
看完這篇,希望大家都可以完整了解粉瘤的保養與治療,
千萬別再粉瘤粉刺傻傻分不清楚哩~~~
有問題也隨時歡迎在下面推文問哦~
我們會整理回答大家的疑問的!
網頁圖文好讀版:
https://goo.gl/Egdhgv
正文開始:
粉瘤要怎麼做才能根治?粉瘤手術傷口會很大嗎?
我臉上這顆突突地到底是粉瘤還是粉刺?
https://www.medpartner.club/acne-pore-treatment/
我這顆粉瘤不痛不癢,應該要處理它嗎?
如果感染了腫起來該怎麼做?
在臉書跟 [email protected] 上我們常收到這類問題,
因為閉鎖性粉刺跟小顆的粉瘤一般人其實不容易區分,
而感染的粉瘤跟青春痘也常常長得很像,但處置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啊~
今天就由 MedPartner 團隊的醫師們幫大家一次從基礎組織學開始講起,
徹底搞懂粉瘤的相關所有問題吧!
《粉瘤是什麼?粉瘤跟粉刺有什麼差別?》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 Epidermoid Cyst ),
在外觀上看起來有時候就像比較大顆的閉鎖性粉刺,
常常長在臉部、頭皮、頸部、耳朵、軀幹??等部位,
在四肢則比較少見,大小從直徑幾公釐到幾公分都有可能。
粉瘤顏色通常會是接近膚色,如果感染或發炎時則會出現紅腫。
粉瘤和粉刺最大的差異在於粉瘤多了一個囊袋。
目前醫界認為是因為粉刺發炎、或表皮受傷後導致毛孔的上皮細胞增生,
因此產生了這樣的囊袋結構。
這個囊袋結構會由上皮組織以及纖維組織構成,
而原本應該要從毛孔的開口排出的代謝產物像是皮脂和角質,
就被這個囊袋包住,慢慢累積就會形成一整包的粉瘤。
有些粉瘤會伴隨著一個長在中央的開口,有些則無。
有開口的粉瘤上,部分露出的皮脂和角質會被氧化,
就會出現類似黑頭粉刺的一個小黑頭。
如果用力擠它,有時就可以看到膏狀的皮脂和角質混合物流出來,
流出來的東西有時甚至會帶有惡臭味。
這樣講大家可能沒啥概念,一起來看幾張不同型態粉瘤的照片吧!
https://imgur.com/XN2SddW
!function(e,t,r,n,c,h,o){function a(e,t,r,n){for(r='',n='0x'+e.substr(t,2)|0,t+=2;t-1&&(h.href='mailto:'+a(h.href,t+o.length))}catch(e){}for(c=e.querySelectorAll('.__cf_email__'),n=0;n左圖:未感染,開口被氧化的粉瘤(表皮囊腫
Photo Credit:DermNet New Zealand, CC BY-NC-ND 3.0 NZ
中圖:未感染,無明顯開口的粉瘤(表皮囊腫
Photo Credit:DermNet New Zealand, CC BY-NC-ND 3.0 NZ
右圖:已經感染紅腫發炎的粉瘤(表皮囊腫
Photo Credit:DermNet New Zealand, CC BY-NC-ND 3.0 NZ
左邊這顆粉瘤,可以看到有個位於中間的開口,
開口處的皮脂與角質混合物被氧化了,呈現一顆黑頭。
中間這顆粉瘤只有單純突起,
可以看到裡面的內容物已經把皮膚撐得緊緊的,表皮則有一些微血管的增生。
右邊這顆粉瘤已經發炎、感染,整個發紅發腫,周邊的組織也已經開始紅腫。
至於粉瘤跟青春痘與粉刺到底要怎麼分別呢?
以下列出 4 個關鍵差異給大家參考:
1. 粉瘤比粉刺多了一個囊袋,可裝的東西比較多,
會比青春痘與粉刺大顆,而且會逐漸變大。
2. 粉瘤難以自行消退,但青春痘與粉刺常常會自然消退或代謝掉。
3. 粉瘤的囊袋是從毛囊細胞長出的,因此只要有毛囊的地方就有可能長。
青春痘和粉刺多數長在臉上、背上這類皮脂多的地方。
4. 粉瘤通常會在同樣的地方反覆長出來,青春痘和粉刺則多在不同處發作。
會反覆長出的原因主要是「囊袋的結構」還在那,
就算你擠了,袋子也會慢慢再裝東西而脹起來。
https://imgur.com/7q0P6Ne
《粉瘤該怎麼處理?可以擠嗎?吃藥擦藥會好嗎?粉瘤手術才能根治!》
有關粉瘤的處理,一切都還是要回到基礎的組織學來看。
在網路上有不少擠粉瘤的影片,
從一顆粉瘤擠出超大量的膏狀物,總是讓觀看者驚呼連連。
但這沒什麼好驚訝的,你表面上看到的那個突起,
只是粉瘤的囊袋露出在皮膚表面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在皮膚底下還有很大的空間哩!
坊間有不少說法,認為長了粉瘤就應該去找美容師擠掉就好,
那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就算你擠出了大量的粉瘤內容物,
但囊袋還在,隨著皮膚的正常代謝,
角質和皮脂還是慢慢累積在囊袋中,到時候還是會再發。
在擠的過程中如果消毒清潔沒有做好,細菌一但感染,
迎接你的就是一顆更大的化膿粉瘤。因此醫師們真的不建議大家擠粉瘤。
至於粉瘤吃藥擦藥會不會好?一樣要回歸到組織學。
已經形成的頑強囊袋不太可能透過外用的藥物被分解掉。
口服或外用藥物通常是可以改善角化異常或者是抑制皮脂分泌,
充其量是讓粉瘤不要長太快,但不太容易因此消下去。
如果是已經感染發炎,看起來紅腫甚至流膿的粉瘤,
這時就建議使用口服以及外用藥物控制發炎與感染,
避免進展到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
醫師如果認為情況比較嚴重,
有時會用手術刀或者針挑開一個開口,幫你把膿擠出來。
但別忘了粉瘤的最大關鍵,就在那個囊袋!
不管是擠、吃藥擦藥、或者是醫師幫你切開引流,只要沒處理掉囊袋,
就有復發的可能。
因此如果想根治粉瘤,還是得靠粉瘤手術把囊袋清除掉喔!
上面這樣的描述,怕大家不夠清楚,以下幫大家做個小整理。
如果是沒有發炎感染的粉瘤,只要你不擔心外觀問題,
或生活上的不便(例如長在屁股上會坐到),其實可以觀察就好。
如果發現紅腫熱痛,那就是發炎或感染了,請儘速就醫,
評估使用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視狀況醫師會判斷要不要幫你切開引流。
嚴重發炎感染時,並不適合當下立刻進行手術,
如果擔心反覆發作,可以在發炎、感染控制良好後,
由醫師安排時間進行粉瘤手術把整個囊袋清除後再縫合。
附帶一提,
有些人會想透過注射痘痘針(局部的類固醇注射)來改善發炎紅腫。
但在臨床上,醫師不一定會傾向這麼做。
主要原因是,局部類固醇注射可能會導致組織萎縮,
如果打完雖然消腫了,卻反而產生一個凹洞,保證你欲哭無淚啊~
多數狀況下,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及消炎藥就可以把感染與發炎控制下來囉!
是不是要施打類固醇,應該和醫師詳細討論好處與風險,
不要逼著硬要醫師幫你打啊!(搖肩膀)
https://imgur.com/goaYqI6
《粉瘤該如何預防保養?如果越長越大會不會變成惡性?》
粉瘤目前沒有確切成因,
目前多數認為是粉刺或表皮受傷進而引起毛囊表皮細胞增生,
才長出這個袋子。
而內容物就是皮脂腺的分泌物與角質代謝物。
所以如果要保養,應該從不要亂擠粉刺,避免表皮受傷著手。
另外吃清淡飲食、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臉,避免皮脂腺分泌過多,
也是可能的方向。
粉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多數狀況下不會產生惡性變化。
如果突然快速產生外觀上的變化,就建議你立刻直接就醫,
但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惡性變化的機會真的很低。
醫師會視狀況和你討論,評估是否要進行切除手術。
手術後的外觀則視傷口的大小和位置而定,多數狀況下不太會留下明顯疤痕。
有關粉瘤手術怎麼做,以及相關的問題 可以參考這篇圖文影音通通有的介紹
怕看血的人慎入喔!
https://www.medpartner.club/epidermoid-cyst-removal-surgery/
Reference:
1. Uptodate:Overview of benign lesions of the skin
2. Aspiration cytology of epidermoid cyst of terminal phalanx. Diagn
Cytopathol. 2002; 26(4):266-7
3.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2014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 2014; 59(2):147-59
4. DermaNet New Zealand: epidermal cys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