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防曬太陽眼鏡怎麼挑?醫師提供太陽眼鏡6

作者: medream (sayaki)   2017-08-21 21:36:32
上禮拜版友就一直來信問太陽眼鏡的議題,
結果不巧週六台灣隊居然剛好就因為太陽眼鏡導致了失誤輸球…
雖然很難過,但MedPartner 團隊還是秉持一貫的精神,
希望透過系統性分析來思考問題。
也趁這個機會,幫助大家了解運動以及防曬太陽眼鏡的相關知識。
最後我們也可以趁這個機會,一起思考,為什麼我們老是在最後吃鍋貼?
所有事情發生,我們都不傾向去責怪個人。
如果能夠藉由錯誤,發現我們的系統性問題,
進而優化這個系統,相信我們會看到更棒的台灣隊!
現在放棄比賽就結束了,台灣加油!
網頁圖文好讀版:
https://www.medpartner.club/sunglasses-protection-recommendation-myth/
正文:
眼部要怎麼防曬?
戶外型或運動型的太陽眼鏡要怎麼挑選?
這一直是困擾大家許久的問題,
民眾往往找不到相關的資訊,也不知道要怎麼挑產品。
有關紫外線曝曬對皮膚可能造成的危害,
之前在防曬全攻略第一集已經完整說明,
https://www.medpartner.club/ultraviolet-photoaging-sun-protection-introduction/
關於如何挑選防曬衣物這篇文章也講過。
https://www.medpartner.club/sunscreen-jacket-upf-myth/
今天就把重點放在眼睛對紫外線的防護。
這篇文章規劃多時,
但近期剛好發生世大運台灣代表隊在和法國對比賽中最後一局,
可能因為外野手沒有正確配戴太陽眼鏡,出現了再見失誤,
讓許多台灣人難過,甚至落淚。
要先說,我們從來不想要檢討任何個人。
任何個人的行為,往往背後有複雜的成因。
但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是要不停檢討系統性問題,
持續優化系統,跌倒了就再站起來,不要放棄。
我們是台灣人,台灣人可以輸,但是絕對不會放棄!
台灣人在每一次的失敗中互相扶持勇敢前進,
在每一次成功中一起歡呼,這就是我們的台灣精神。
希望所有台灣健兒不要失去信心,
全台灣人都在這裡,永遠為你們喝采加油!
今天團隊的兩位醫師想一起完整說明,
太陽眼鏡到底要如何挑選,以及如何使用!
《太陽眼鏡除了防曬,對眼睛還有什麼保護作用?》
眼睛在過度的紫外線暴露下,
可能導致視網膜黃斑部變性、角膜結膜表皮損害、翼狀贅片、
白內障,甚至是惡性黑色素瘤、眼瞼癌…等疾病。
另外在高山、雪地、沙漠、海邊、湖面的環境下,
紫外線也會比平常更強。
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的傷害,
就是太陽眼鏡需要發揮的主要功用。
但是太陽眼鏡的使用,其實並不夠普遍,
因為沒找到國內比較可靠的統計資料,
我們就借用美國眼科醫學會在 2014 年的完成的統計。
這是美國的國內研究,和我國的實際狀況會有所出入,
但台灣的普及以及民眾的認知程度,應該比美國差。
http://imgur.com/S1m3BhF
高達七成到八成美國民眾不清楚哪些狀況會增加紫外線的傷害
photo credit: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在這項調查中,美國有高達 70%-80% 的民眾並不清楚,
使用外用的維生素A產品,例如A酸,會造成較強的光敏感性。
另外使用某些抗生素、本身患有白內障、
或眼睛顏色較淡(藍色或綠色)的狀況下,會更容易受到紫外光的傷害。
http://imgur.com/WBVbFQj
許多美國家長沒有正確幫孩童使用防曬乳和太陽眼鏡
photo credit: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對於孩童的保護方面,在美國只有74%的家長讓孩子使用防曬乳,
另外只有32%的家長給小孩配戴防曬眼鏡。
但這看在台灣醫師眼裡,已經是超過我們太多的成績了,
實際上台灣家長給孩子使用防曬產品以及太陽眼鏡的比率,
應該遠比這個數字低…
因此,即便是在美國這樣的先進國家,
民眾對於眼部防曬、紫外光對眼部傷害的認知,其實都還是非常不足。
在台灣,我們有必要更加強化相關的民眾健康意識。
了解紫外線對眼睛的相關危害,
接下來要提醒大家選購太陽眼鏡的 6 大關鍵!
《美國眼科醫學會對太陽眼鏡挑選的 6 大建議》
美國眼科醫學會針對太陽眼鏡的挑選,給出了 6 項建議。
1.標示 100% UV Protection (100% 紫外線防護)
http://imgur.com/6s0qj0R
許多美國民眾選購太陽眼鏡前,沒有注意抗紫外線的相關標示
photo credit: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在產品上如果有標示 100% UV Protection 的標籤,
代表產品對紫外線有足夠的防護。
但這是在美國的狀況,至於在台灣,我們最後會再說明。
2.越大越好
以保護眼睛的目的而言,鏡面越大代表遮蔽的面積越大,
自然對於紫外線的防護就有成正比的關係。
除了面積的效應以外,也可以保護陽光從眼鏡四周的縫隙照射到眼睛。
所以在路邊看到戴很大的太陽眼鏡的人,千萬不要笑人家假掰,
人家是在做對的事啊!!!
3.越黑的鏡片並不代表越好!
黑色的鏡片可能看起來很酷,
但這並不代表它阻擋紫外線的能力也特別強。
別忘了,太陽眼鏡是一個功能性的產品,
阻擋紫外線的能力主要是鏡片的光學設計,跟顏色沒有一定的關係喔!
4.鏡片顏色影響不大
不同顏色的眼鏡,並不會因此過濾掉更多的可見光,
但可以增加顏色的對比。
一般來說,灰色鏡片比較不會改變看到的顏色,
因此如果希望眼前的世界不要因為太陽眼鏡失真,可以優先選擇灰色鏡片。
另外黃色鏡片可以增加顏色對比度,
因此在棒球場上,最常看到的墨鏡顏色通常是灰色或黃色。
5.防眩光鏡片是阻擋眩光,不是阻擋紫外線
防眩光的鏡片在從事水上活動或冰面活動的時候,就有使用的必要性,
但是它的功能是「防眩光」,至於是不是同時可以防止紫外線,
是完全獨立的兩件事情。
所以不要看到防炫光就很高興,還是要看商品的抗UV相關標示喔!
6.越貴不一定越好
太陽眼鏡是一個功能性產品,
但太陽眼鏡同時也可以是個裝飾品、奢侈品。
如果你只是要達到保護眼睛這種目的,並不需要花大錢買昂貴的產品,
一些平價的產品也可以有不錯的效果。
但如果你想追求時尚、潮流,那就免不了要多掏腰包啦!
但看了這些,很多民眾還是不會知道該怎麼挑,
因為相關的標示未必夠清楚。
關於這點,我們特別去電詢問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根據國內的規定,只要是「沒有度數」的太陽眼鏡,
一律都要送驗標準檢驗局取得標章。
標章長這個樣子:
http://imgur.com/0f4WFeT
臺灣國內商品安全標章範例
標準檢驗局會抽驗市面上的產品,如果有不合格就會開罰。
但過內當年設定檢驗標準時,是參照歐盟標準,
指示是個一般性的規範,意思是不是要幫民眾挑選出「優異」的產品,
只要是商品符合檢驗標準,就可以取得標章。
而政府也不規定廠商要揭露完整的檢驗報告,
所以民眾很難從是否有商品安全標章來挑到好產品,頂多只能說安全性無虞。
但一副好的太陽眼鏡,
從鏡片的均勻性、UVA的穿透率、偏光程度、顏色…
等多重因素都會受到影響,
這部分只有部分優良的廠商會願意完整揭露自己的檢驗結果。
因此民眾挑選時,可以自主問問廠商是否有相關的完整報告,
真材實料的廠商通常會願意提供。
《太陽眼鏡為什麼沒被普遍使用?》
沒有正確配戴太陽眼鏡,不一定是個人問題。
國人使用太陽眼鏡的比率偏低,背後絕對有系統性的因素。
紫外線對於眼部傷害的認知是否足夠?
好不好看?好不好戴?運動時會不會位移?鏡片的顏色是否適合場地?
這一系列因素都會影響到太陽眼鏡的配戴行為。
跟另外一位醫師討論時,他提到先前看過一篇研究,
是在講二次波灣戰爭時美軍使用太陽眼鏡的情形。
在沙漠中眼睛是非常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的,因此美軍都有配發太陽眼鏡。
但是一開始,墨鏡的造型實在太醜,戴起來也不太舒服,
因此士兵常常把太陽眼鏡當作一個佩掛在身上的裝備,
但是並沒有正確使用,因此當時紫外線造成眼部傷害的比率居高不下。
但後來做過相關調查之後,美軍只做了一件事:把墨鏡變帥,變好戴。
後來太陽眼鏡使用率就大幅攀升,眼疾的發生率也隨之下降。
但這相關完整資料,還待考證。(當時我們只是隨口談)
從這個故事,我們只是想說,系統的優化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們會發生球員沒有正確配戴太陽眼鏡,
是因為太陽眼鏡戴起來不夠舒適?
球員對於太陽眼鏡的保護性以及對運動上的幫助認知不足?
還是平常日間訓練就沒有落實配戴太陽眼鏡?
或者團隊的紀律沒有落實?還有許多可能,都是這個失誤發生的可能原因。
以下不是我們的專業,我們謹就一個科學觀察的角度,
提出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棒球是一個團隊運動,也是非常需要科學化的運動。
在專業的棒球殿堂,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打點這種數據成績,
已經是超級粗淺的情蒐。打者習慣打哪種球?
哪種球通常會被這個打者被擊往哪個落點?
各式各樣的數據,都在幫助球隊打贏比賽。
棒球的訓練,也是高度科學化的。
現在美國頂尖球員,甚至會在球棒底下安裝感應器,
可以測量自己揮擊的速度,攻擊的角度…
等數據來改善揮棒姿勢及以及攻擊軌跡。
最強的打者,打擊率了不起就是三成到四成之間,
打擊失敗的機率一定比成功高。
但要讓自己的勝率提高,就是靠著所有細微的修正、努力,
把各項對得分有意義的數據提升,把各項可能造成失分的數據降低。
臺灣的選手常常都很有天份,但我們常常也太吃天份。
我們有天生神力的投手,有隨便一扛就讓球飛到天邊的巨砲,
有腳程快得嚇人的飛毛腿,在天份這點,
我相信台灣人絕對不輸任何國家,甚至是贏過很多國家的。
但缺乏科學化、系統化的訓練,可能就是導致我們在重大比賽,
特別是在比賽後期落敗的原因之一。
失誤的球員,請不要失志,讓挫敗成為你變得更強的養分。
打輸球,所有台灣人一定都不開心,但我們有輸過,沒怕過啦。
輸了就擦乾眼淚站起來,記取教訓,
一起用系統性思考來求進步,迎接下一場比賽吧。
台灣隊,加油!
Reference:
1.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How to Choose the Best Sunglasses
2.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Sun Smart UV Safety Infographic
3. 經濟部商品檢驗局網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