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選擇保養品化妝品的八點良心建議

作者: medream (sayaki)   2016-09-08 22:11:32
是否已讀取發文須知並詳閱版規(Y/N):Y
圖文好讀版:
https://www.medpartner.club/cosmetics-caring-products-select-advice/
這些日子我們收到很多信,詢問到底要選用或購買哪個牌子的產品。
我們沒有接受任何業者的廣告或贊助,
也不願意在沒有徹底瞭解的狀況下去評論特定產品,或對產品背書。
所以今天想提供大家一些基本的選擇方向,
基本上照著這個大方向去做,會有比較高的機會挑到好產品,
至少踩到問題商品的機會能大大下降~
當然,這只是個方向參考,不必把它奉為圭臬,
我更期待的是,有一天台灣人挑選產品,可以不用這麼小心翼翼啊...
哪些東西算是化妝品或保養品?
根據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第三條:
係指施於人體外部,以潤澤髮膚,刺激嗅覺,掩飾體臭或修飾容貌之物品;
其範圍及種類,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之。
所以基本上所有你會抹、噴在身上的東西幾乎都是,
甚至牙膏也都在管理條例之內喔!
做一個有點腦袋的消費者,要買之前,一定要通過以下幾點的檢查。
1. 含藥化妝品必須通過衛福部核可
如果是「含藥化妝品」的話,就一定要。
不含藥的話,就不需要。
政府的公信力是沒有很好我知道orz
但是如果連政府的核准字號都沒有,
那基本上就一定是有問題的產品。
如果你買了這類型的產品出了問題,到時候真的會叫天天不應,叫弟弟不靈啊!
(弟弟表示:無辜)
現在台灣的相關法規還是相對落後。
就算通過了衛福部核可,其實通常只是代表「算安全」,
但是不一定是代表政府幫產品背書「有效」。
大家應該對這點感到很驚訝吧!為什麼沒效也可以通過?
因為化妝品到底有沒有效,在送審的時候,「不是」一個必要條件。
廠商只需要證明這產品不會傷害人體就好,
有沒有效果,完全不需要證明~
所以要買產品之前,務必看一下是否有核准字號!
謹慎一點的話,請上網查詢核准字號跟這個產品是否相符。
不然有很賤的廠商會掛羊頭賣狗肉喔~
這是衛福部的化妝品保養品管理相關網站
裡面有很多政府公開資料,但資料格式不太友善。
拜託新任數位政委唐鳳跟立委趕快去電他們一下啊~
網站做得不是很好,要找東西不太方便。但想研究的人可以在裡面多找資料。
提供大家參考參考
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40
2. 必須有全成分標示及完整包裝標示
如果不標示全成分,就沒人知道到底裡面裝了什麼膏藥。
你也不用去問任何醫師,因為醫師不會肉眼看出裡面有什麼。
沒有全成分標示,根本無從得知裡面哪些成分是適合自己、
哪些成分可能會傷害身體,或可能對部分敏感的人有害處。
有標出全成分的,至少代表可以被檢視。
連全成分標示都不敢做的廠商,這種產品直接丟掉做肥料就好。
噢,不,也不能做肥料,這都是化學廢棄物啊!!!
為了自身與環境安全,請務必參考這篇廢棄保養品化妝品處置方式:
https://www.medpartner.club/expired-caring-product-recycling/
另外也要有完整包裝標示,包括:
產品名稱、製造廠名稱及地址、進口商名稱及地址(輸入產品)、
內容物淨重或容量、全成分、用途、出廠日期或批號、保存方法及保存期限。
針對含藥化粧品,規定另須標示許可證字號、
使用注意事項及產品主成分(醫療或毒劇藥品成分)的名稱及含量。
3. 不用誇大不實廣告產品
一家正常的廠商,應該是以自身產品功效為榮,以誇大不實廣告為恥。
雖然現在許多廠商都用誇大不實廣告,但還是有些優質廠商不願意同流合污的。
這些誇大不實廣告是整個化妝品、保養品市場的重大亂源,
不解決這個問題,產業界就不會把重心放在產品研發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而是努力製作更多不實廣告來欺騙消費者。
如果你想扭轉這個亂象,請拒絕不實廣告的業者。
目前的罰鍰偏低,而且廠商往往撇清責任,說都是代理或廣告商的問題,
但實際上熟悉業界規則的人就知道,他們早就把被罰的成本都算進去了!
你可以做的就是拒絕這些業者,讓他們知道,台灣人不歡迎不實廣告。
底下這兩個網站大家可以上去查看
違規廣告查詢 http://illegal-ad.fda.gov.tw/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誇大不實廣告每月統計:
http://health.gov.taipei/Default.aspx?tabid=295
大家自己下載幾個月的檔案來看就知道,
不少知名廠商都在列。甚至有些業者根本罰不怕,每個月都在榜上。
很多公司也都把母公司設立在避稅天堂,像是加勒比海小國、東非國家等等,
把相關的法律跟稅務的風險降低,賺台灣人錢,卻不願意承擔責任!
媒體也不願意報導,因為化妝品保養品廠商是超大的廣告主啊~得罪不起的科科
4. 應該提高警覺的常見字眼
作為一個消費者,看到一些關鍵字,就應該提高警覺了。
基本上,化妝品、保養品不能提到「療效」相關的字眼,
下面列出一些常見的誇大不實字眼:
撫平細紋
拉提
修復DNA、逆轉DNA、控制DNA、基因修護
快速增加自體膠原蛋白增生
立即達到XXX效果
實驗證實X天後XXX得到明顯改善
全面防護PM2.5
實測證明比醫美XX療程更顯著
精準定點拉提....
XX天有效改善
比玻尿酸高XX倍的功效
用了之後XXX(疾病)的症狀都得到改善(緩解)
對XXX(疾病或症狀)有效
X分鐘快速醫美
媲美玻尿酸 or 肉毒桿菌 or 音波拉提 or 其他醫美療程
打造零斑點、零暗沈、零什麼的這類
宣稱具有療效:例如消脂、止痛....etc
這些只是少少一部份舉例,歡迎板友推文補充,之後再補上。
5. 活性成分含量說明
保養品其實重要的是「活性成分」,所以活性成分濃度是需要知道的。
但目前台灣的法規只規定了「最高濃度限制」
目的是為了防止過高的濃度傷害人體。
但是對於活性成分卻沒有最低濃度限制,
所以你會發現,同樣是標榜某某成分的同類產品,
可能A廠牌是1%,B廠牌是10%,效果自然也會差很多。
但實際能在肌膚作用的濃度,
還跟使用的 基劑(vehicles)和遞送系統 (delivery systems)等有關,
但如果連活性成分都超低,基本上就不用期待他效果有多好了。
但也請注意,太高不一定好,濃度是有法定上限避免傷害人體喔!
6. 選擇大廠牌、老廠牌,若是沒聽過的一定要去看許可證
這聽起來好像是個廠牌的偏好。但可能是沒辦法的辦法。
因為大廠牌、老廠牌比較會顧及公司的信譽,
畢竟一旦出一個大事情,可能數十年基業毀於一旦。
但新公司就相對沒這麼多顧慮,有些不肖業者抱著賭一把的心態,
反正這一檔我賣了賺錢,出事情可能是幾年後的事,
到時候我們已經解散公司或開新公司另起爐灶了。
感覺這種招術不只是在化妝品跟保養品,在台灣很多建設公司也是...
7. 成分越單純越好
這就跟食品一樣啊。你去看義美的豆漿,成分就是:黃豆、水。
你再去看看其他很多廠商的豆漿,成分多到你無法想像。
那些都是你要吃到肚子裡的東西啊~~~所以大家現在都會仔細挑。
但大家會這麼在意吃進去的東西,為什麼不多關心抹在你臉上的東西呢?
只要成分有效,一種就夠,最多兩、三種就很多。
如果成分無效,不管你抹再多種、再多層都沒用啊~
特別是台灣人許多都是過敏型的肌膚,
如果你是這種人,請儘量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
成分多不只是複雜,在化學上還必須擔心不同物質的交互作用。
挑了個一堆成分看不懂的產品,只是給自己找麻煩,不是嗎?
8.現場試用做簡單的肌膚測試
在你手滑之前,最好可以先做一個簡單的肌膚測試。
想買的產品可以在手腕上塗抹一些,然後去散步逛逛,
大概十五分鐘到半小時左右,看看有沒有紅、乾、癢、疼痛之類的狀況。
如果有,就要避免購買這款產品,除非是醫師幫你評估認為可行再說。
沒必要用你自己的皮膚當廠商的實驗品啊~
違規就檢舉還可領獎金,不只省錢還賺錢
大家了解挑選方向之後,其實你在挑選產品的過程中,
可以為台灣社會做一些舉手之勞!
這是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的不實廣告檢舉網站
http://jobs.health.gov.tw/ChiefEmailNew_Client/AddReport.aspx
大家如果看到相關的不法情事,
可以送出檢舉,讓台北市政府去開罰。
罰鍰的5-20%會是你的檢舉獎金喔!
例如一筆9萬的罰單,你就可以拿到4500或更多的獎金,
幾個月的保養費用就有啦~
這個社會缺乏「對眼前的不義視而不見的人」,
如果你對眼前的不公不義都視若無睹,那我們就繼續一起生活在這不公義的社會吧。
我們不願意,所以出來寫這些文章,相信看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更勇敢!
我知道會看這些文章的你,大概都不太會是被騙的人,
但你身邊有很多很多朋友,都是這些不肖廠商的受害者。
請按下底下的分享鍵,一起分享給更多人,
要改變台灣的美妝產業,我們一起從這幾點做起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