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各球團釋出的選手們還有一次展現身手給其他人看見的機會。
這個立意是好的,因此NPB不想辦下去,
選手會接手主辦,這點值得感謝。
但在實際運作上,其他球團覺得可用的戰力外選手,
通常不會參加測試會,在這之前就已經先調查,然後吸收了。
測試會上覺得哪個選手不錯的話,也不會直接給支配下空格,
通常是再找去入團測試,能通過先給育成約,
再來能不能拚回支配下,就看個人造化。
也有些選手因此被NPB編制外的兩個二軍球團吸收。
可是到目前為止,能從二軍球團打進NPB的,
終究還是先前沒打過NPB的年輕選手,經由選秀得到機會。
我只知道一個前育成投手再被找回NPB育成的例子,
(前歐力士育成投手西濱勇星從Hayate被養樂多簽回去育成,
目前應該還在養樂多)
至於過去支配下有一軍成績的選手,至今為止還沒有人成功拚回去過。
這樣一來,測試會實際能提供的可能性,
或許在於KBO的亞洲外國人名額,或是來台灣打中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