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球探實力有分層級嗎?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09:46:06
※ 引述《andy82116 (鯊魚吃魚翅)》之銘言:
: 台灣跟其他棒球盛行地的差異是…
: 每一屆科班生都不到一千個,值得關注的可能不到50個,選手池子很小,球探沒看完才是
: 失職。
: 像日本一年上萬個棒球社男兒,這看得完才有鬼,更不用說美國了。
主要是我們很依賴科班出產
日本則是那種非傳統類科班
多少都能被球探稍微注意一下
不過目前球探也不是只看高三畢業的
正常都會大社-高三-高二-高一-國三
都會看(不過還是以能選秀為主
-其餘大概就是觀察跟紀錄成長)
然後日本美國這種運動行業發達國家
他們常常有基層球員的注目排等系統的資訊分享
譬如說籃球全美高中生(五星四星三星)
也有百大新秀
所以去年鍵盤球探裡面也有排農場20大新秀
這個也算是慢慢有人在做
但是比起日美那種有人大量投入資源研究
真的還是差距太大
光說籃球也是
台灣最多人打的運動
除了最強高中生以外
你還會認識HBL打進四強的主力有幾個?
也沒有什麼球探系統
今年甚至P league 本土新秀
平均得分最高是1.75分
這個要怎麼做ranking
所以常說台灣不管什麼球
什麼職業運動
整個架構
跟美日及其他國家差距實在太大
人家整個產業鏈就是很容易送人去從事這項運動
人口以外
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就是
就像我們如果有人做出
Baseball Taiwan Prospect
這種雜誌
有人會願意買嗎?
然後其他人會不會覺得看這個東西白花錢?
台灣一般便利商店跟書店
跟職業運動有關係的雜誌只剩
中華職棒 & XXL 美國職籃雜誌
去日本美國看看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這要人怎麼對於運動有多關注..
所以像是球探等職業運動延伸出來的工作
發展性也不會比美日等國來的多
其實這也跟社會文化有關係
運動就是次文化頂多當作娛樂
就像隔壁中國
幾億人口運動員一定很多(籃球足球)
但有多少人當球探呢?
社會整體注目程度有多高?
也是很一般
除了當笑話來看(國籃國足現在都是差不多)
個人感覺
可能就是儒家文化的沿襲下來的國家
也都差不多如此
希望能更好吧(現況有比較好 但夢想跟美日一樣)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09:47:00
就市場問題 有賺頭這套早發展成一系列完整系統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09:49:00
外國球探來看台灣感覺算輕鬆,值得出高價的很容易就發現了
作者: AccLaborGo (跳跳飛剪刀)   2024-05-01 09:56:00
千錯萬錯都是社會的錯,儒家的錯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09:57:00
其實韓國有突破儒家這一點。財團政府把錢資源投入演藝跟部份職業運動。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0:05:00
先別上那麼多課 讓大家課餘有時間打棒球 提升參與率把天賦高的人篩選出來 現在學制 講難聽一點 你關心小孩的話 不會讓他參加校隊的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13:00
然後台灣把投入運動當作慈善或者政治使用工具為主lol其實不只棒球。而是多參與多元運動提高參與率..我們只能打籃球也是因為最省錢跟省空間。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0:16:00
籃球就不提了,光被卡到大三就難解棒球起碼不會黃金期被吃掉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0:18:00
其實可直接用田徑場的足球也很省錢、方便 但臺灣的運動風氣要再扶植一個團體運動得花很長的時間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21:00
沒錯 我主動提田徑場廢除 籃框適當調整數量即可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10:23:00
中國有政治因素在 台灣經濟政治都和美日一樣自由化很久了 為何市場始終不如韓 該去思考吧(韓破事也不少但也沒少過人)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30:00
籃球這個養成期需提前(18歲左右身材已經差不多定型跟整體技術運動力-適當如何發展必須有決策)跟即戰力必須適當提供(因為上場人數少跟輪替不需要那麼多的原因)所以籃球是要年紀很輕時期就往職業進行計畫訓練了。歐洲14-16歲。日本目前也有這種職業青年隊。美國則是沒有但他們14歲以後不少早就有職業等級資源挹注在特別訓練球員了。所以我一直認為台灣根本不適合21歲門檻…不然每個高中生到大學才轉型。真的有夠慘。棒球這種吃養成期長的。大學把自己衝出來再來都還好。籃球真的不行中國投資運動是有政治目的吧 台灣則是私人就當慈善。政府挹注就是政治目的。不然光以協會的作為。中國台灣某些地方還是有點像。但是人家計畫還是比我們好 起碼青年國家隊的培訓比我們有規劃。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24-05-01 10:33:00
籃球我是覺得沒救了 上面整個爛掉棒球能活 不管當年功過 中職的存在勝過一切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0:34:00
我對臺灣籃球的期待 運動天賦高的都去打棒球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24-05-01 10:34:00
現在六隊也只是表面還在做公益 誰不是想辦法賺錢贏球等於賺錢 職業運動才會有發展帶動下面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10:35:00
未來少子化衝擊 台灣運動是真的只能選邊站 再搞多元會四不像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0:35:00
用$來看會選棒球吧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10:36:00
我也覺得目前六隊都不是慈善心態了 不想賺的話 投資那麼多在球場根本沒道理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24-05-01 10:37:00
台籃想活第一步就是斷絕演藝圈...先從贏球開始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38:00
多元運動是不要讓小孩只能專科玩而已。各項運動有其發展身體。像是斑馬以前也有學過柔道。待之後再選擇專科(最具發展)像是Donovan Mitchell 原本也是要打mlb而努力。高中後才轉籃球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0:38:00
打進季後賽不知道 進總冠軍賽都有賺吧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24-05-01 10:38:00
seimo大這個說法現在美國也提早分科了...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0:38:00
同屆前10等級的一個要被卡到21才能打職業,另一個18歲可以首輪甚至狀元拿個500+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39:00
台棒的確有慢慢出來非慈善。但是600萬這一關不過你的新人就是留不下來。不下來你怎麼會願意挹注足夠養成資源?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0:40:00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41:00
一般小孩在早期接觸運動可以不用專科XD 這樣熱情有時候會被過度單一而抹除疲勞等等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24-05-01 10:41:00
現在就只是差有沒有捅破那層紙 獎勵獎金加上去沒比較少就是誰要捅穿那張紙 現在越來越錢鬥不會拖太久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42:00
現在跟美國日本搶人就是直接要1000-1500萬起 外加一堆好條件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0:44:00
激勵金比較高的球員 我記得加起來總額也沒有超過千萬近年臺灣出去的可是不少破0.5M鎂 差滿多的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0:45:00
留那些邊料就行了,那種真正大物或完成度低天份高的還是去國外吧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10:46:00
是希望30萬鎂以下的都能留住啦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0:46:00
如目標是留邊緣 或因傷病被砍價的 簽約金是不太需要調現在很少0.3M鎂以下出去了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0:47:00
主要是喬像陳睦衡、黃仲翔、曾偉喆這種的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54:00
30萬 曾子佑就是這個級別。洋基開的(印象)還是紅人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10:55:00
陳聖平就30萬出去 曾有人開30嗎?沒看到新聞我記得選前有說出去機會較低是卡在長打力上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0:56:00
籃球個人認為真心球員16歲就要開始有職業意識..或者14歲後進專業科班兩年球員就該有意識(或者家人教練要幫忙找資源看看)曾那個沒報因為他一直想待國內(這些東西是他媽媽跟我室友說的-我室友媽媽是曾媽媽的朋友)曾就是跟他媽媽很好..他甚至不想去台南以外的球隊曾當時有美職五隊來問。原本經紀人建議他先讀大學一年中間弄一些拉抬價碼的手段隔年再選中職(但曾不要就是了)反正一堆故事XD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1:00:00
S大之前有說過,小文也是雙城30萬報價但沒去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1:00:00
曾留在國內當狀元 目前看起來是賭對了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1:02:00
賴師父也是投打都拿到2*萬的級別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1:02:00
曾媽媽原本想讓曾讀完大學再選。因為曾媽媽認為中職這個形象好像不太好(黑黑的)她怕曾進來被帶壞。然後幾年後被淘汰未來不知道要做什麼(聽到時我真的快無語)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24-05-01 11:02:00
曾是有傳聞20-30萬的價碼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1:02:00
沒有在看棒球的話 停留在以前的刻板印象蠻正常的
作者: 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   2024-05-01 11:03:00
去年林應該是沒這個價格吧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1:03:00
話說曾狀元目前的守備 大家覺得有平均以上嗎?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1:07:00
當時我就跟我室友說…1.平鎮野手 2.狀元 3.新球隊機會高。4.臉蛋。綜合這幾點。曾子佑不用擔心起碼5年甚至10年起跳
作者: zxc906383 (無無)   2024-05-01 11:11:00
話說有這印象的話 居然還願意讓自己小孩打球喔XD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1:12:00
曾對於打球很堅決啦。只是他媽媽的身分也不一樣(看基層跟進入社會的差距)。主要她認為曾才18。會不會太沒社會經驗。直接去上班工作會不會太早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24-05-01 11:14:00
曾這種等級不受大傷不用擔心吧 生涯5000應該不算難
作者: Wu1231708 (Davis)   2024-05-01 11:17:00
這些頂級高中生如果健康打到退休破億都有機會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1:20:00
曾甚至高三下因為超齡。打完王貞治後等於畢業。只剩約兩三個月在校。他本來想去私人訓練中心提升。結果學校拒絕。(可能怕他受傷之類吧)他算是很有企圖心拼職業就是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11:21:00
台鋼選到真的滿賺的 4月看起來打什麼等級投手都不很少被殺爛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1:29:00
上次看那個中華文藝總會的新年演出..曾子佑感覺呼聲很高。光是裝不好意思一堆小妹妹就超愛感覺
作者: KWBilly (Billy)   2024-05-01 12:00:00
不用什麼都推給儒家,市場問題才是主因,近年有越來越好的趨勢。美國有很多先進訓練是很燒錢的,有多少資金做多少事,擴大市場規模也很重要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2:18:00
不就是儒家叫我們要分等?。讀書以後延伸才是唯一最高等lol 美日燒錢?哪裡投資不燒錢。只是在台灣燒給運動就沒幾個人覺得聰明之舉。光從一些細節就多少能發現 唉。不過以後應該會變好吧(其實是有在變好 但有點慢)
作者: KWBilly (Billy)   2024-05-01 12:35:00
不是只看支出還要看收入,看看美日的營收,預期能賺錢當然願意投資啊…台灣還沒過那坎,做功德的金額也有上限的,怎麼可能什麼都投資,現在從球員薪資到訓練硬體就隨市場成長慢慢加大投資,這才是合理且能永續的策略
作者: ts1993 (komi1111)   2024-05-01 12:36:00
台灣燒錢少 市場就只能慢慢擴大 本來就成長期發育不良 假球一堆 要追就更慢了台灣要追不就要學韓國一樣 先砸在預期未來能回本不然就是只能慢慢來了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2:40:00
學校拒絕?球員要自己去提升還可以擋喔 真扯
作者: cplusplus426 (c++)   2024-05-01 12:40:00
美日已經太穩定就不談 但韓國的票房都不受假球 等怪事影響 為何中職會韓職的加大投資 具體是哪些呢? 真的覺得他們經營的很好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2:41:00
你應該問的是韓國為什麼沒被假球重創吧假球就是天條 跟記者不可造假 作家不可抄襲一樣韓國沒有重創才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作者: KWBilly (Billy)   2024-05-01 12:42:00
讀書佔主流主要還是對未來的預期收入,職棒能繼續成長的話,願意投入的人才還是會增加的。
作者: FeverPitch (Fever Pitch)   2024-05-01 12:43:00
日本也是儒家文化圈 同時也是體育大國 不牴觸
作者: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4-05-01 12:59:00
日本自黑船後就取好的去競爭。不然他們超級尊重優秀運動選手以及文化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日本各處都還是有體育文化顯露。我們只有到球場還有國際大賽才有韓國則是他們政府跟投資者有遠見。不然他們影視業怎麼強成這樣?這個也算突破儒家迷思吧。怎麼看還是中國跟台灣就是傳統儒家延續比較多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