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感覺」有用-論判決限時對比賽時長的

作者: WanYC (琬)   2021-09-30 01:30:28
「感覺」有用-論判決限時對比賽時長的影響。
作者: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由於電視輔助判決時間過長,使得聯盟決定對此動刀,然而,電視輔助判決動刀是否能使比
賽時長產生顛覆性改變?而利弊又如何?本篇文章將對此進行說明與探討,並提出最終結論

比賽,又太長啦?
為什麼說「又」呢,是因為去年才因為「用球導致爛仗打太多,拖延比賽時間,所以要把用
球換掉」,結果球是換了,可是效果並不明顯,所以現在又把矛頭指向挑戰看太久,最妙的
是竟然得出結論「只能看四分鐘,超過就維持原判」。
不過這時候問題來了。
之前把問題歸咎到「用球導致比賽時間延長」結果發現沒用,殺錯人了,現在改說是挑戰看
太久,這項改變真的會有用嗎?
這可真是個大哉問。
說比賽時間太長,去年(2020)五月左右,球迷聲討的對象是好球帶太小導致打爛仗,當時
我寫了一篇文章解釋「這跟好球帶大小無關」,當時是說原因是投手不夠力,今天,我要來
更進一步說明和證明為什麼投手威力相對衰退會造成比賽時長變長。
延伸閱讀:有關「比賽時間變長跟好球帶還有彈力球無關」的論述,請參照:「三振四壞好
球帶,暫停換投彈力球」一文。
https://bit.ly/3iiQbw7
在談投手威力減退和比賽時長變長的關係之前,讓我們拐個彎,先談談加強各種規則對於棒
球時長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大聯盟也對於「棒球比賽一場動輒要打三個小時」感到憂心,從2015年左右就
開始祭出各式各樣的規則,希望能有效縮短比賽時間。
好,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規則有效嗎?
有沒有效,看大聯盟比賽時長最直覺,以下是大聯盟從2015年到2020年的比賽時長:
https://i.imgur.com/oFPqebE.jpg
如上表,只能說真相殘酷。
引入一大堆規則,不管有沒有認真執行,反正場均比賽時間就是回不到2字頭,至於為什麼
呢,我覺得理由很清楚,讓我在上面那張表後面加兩個表格再來說明。
https://i.imgur.com/cjmMHle.jpg
如上,由於每場大概都會用到3個後援投手,假設每個投手場上熱身時間都差不多,就先忽
略不計,在這樣的狀況下,每用掉一球的時間一直落在0.62到0.63分鐘,也就是在37到38秒
之間。幾乎可以說,不管怎麼規定,大聯盟的時長延伸,跟用球數增加比較有關。
那麼,中華職棒呢?
如果我們用一樣的表格來整理,取1990、1999、2009、2014、2015、2019和2021年上半季來
看,會得到下表:
https://i.imgur.com/Ra8fnQ3.jpg
首先先說明規則,場均用球數是無條件進位,每場平均投手計算熱身時間以1分鐘計算,採
四捨五入,依照這樣計算算得中職每完成一球的用球時間。
之所以挑選2014和2015,是因為2015年開始啟用挑戰,2019年改成每場可2次挑戰,在一場
僅能挑戰1次,失敗則不能再挑戰,至於挑選2021,是因為用球在這一年變更。
然後我們可以發現不能挑戰的2014年每球耗時竟然高於可以挑戰的2015年,要說「挑戰延長
了比賽時長」,這結論恐怕是不太靠譜。
而2019年到2021年都是可以挑戰2次的年代,最多挑戰2次的年代,一場比賽平均會挑戰約0.
5次,到了可挑戰2次的年代,平均一場比賽會挑戰約1次。我們做一個牛為球體的假設,當
作一次挑戰要看5分鐘,這樣會得到2015、2019和2021的每球耗時為:0.67、0.69、0.66,
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恢復係數如何,挑戰次數若干,每球耗時並沒有太大的變動。
挑戰時間太長的缺點是節奏被打斷看球體驗不佳,真的動手去改挑戰時間,看來難以對整體
耗時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認真要說,中職這幾年的每球耗時大概都落在0.67到0.71分鐘,也就是40秒到43秒之間,跟
大聯盟相比,每球差了大概3到4秒,這樣算下來,每場比賽用140球,兩隊加起來280球,就
會差16到18分鐘,差不多就是打3小時出頭和打接近3小時半的差距。
這種每球幾秒的差距可能是牽制頻率、暗號往來速度、投手出手節奏等,說穿了是聯盟整體
風氣造成的,宣布挑戰限時四分鐘,我個人認為對節省比賽節奏協助有限,聯盟發直接放骨
傳導一對一通話器給投手和捕手,用語音溝通暗號可能還比較有用一點。
https://i.imgur.com/gT1ASrB.jpg
認真說,電視輔助判決對時間的影響是體感大於實際
CPBLTV截圖
那話又說回來,「看超過4分鐘沒辦法推翻判決就維持原判」我個人感覺很微妙。
認真說,電視輔助判決會看不到東西理由有二,第一個是攝影機角度不夠,第二個是攝影機
速度不夠,說穿了就是花錢在硬體上多半就能解決的事情,現在提出幾分鐘以上無法推翻判
決就維持原判,左看右看就是便宜行事。
當初設立電視輔助判決,就是為了防止誤判,看電視的時間太長應該是要精進改善攝影機相
關功能,而不是直接說「假設看4分鐘還看不出端倪就不改判」,這樣就違背當初引入電視
輔助判決的精神。
再者,如果因為看4分鐘看不出所以然就不改判,對於發動挑戰的那邊就非常不公平,不知
道成功還是失敗還要丟掉1次挑戰機會,怎麼想都很難吞下去。挑戰失敗是自己的鍋,挑戰
不知道有沒有失敗,卻因為不是自己造成的時限到被宣布失敗,嗯,該怎麼說呢?
我覺得每出現一次,聯盟是某某隊開的,球是什麼形狀的,CPBL的某個英文字其實是某隊隊
名這一類的諷刺肯定層出不窮。
假使聯盟把這條規定當作暫時解,之後精進改善攝影機相關事宜,讓這條規定名存實亡倒還
好說,萬一只是便宜行事,過一陣子之後大概又要重複上演「比賽時長沒有改善,聯盟提出
新辦法試圖改善」的戲碼,那在挑戰中吃虧的那邊也就只能自認倒霉。
想一下,在總冠軍戰最後一個再見挑戰,搞出「看到時限證據不足無法改判」這種戲碼,那
一定很精彩。最壞的狀況或許不會經常發生,不過發生一次就夠聯盟喝一壺了。
https://i.imgur.com/sqTq7Hf.jpg
就是不想要有誤判才會有電視輔助判決不是嗎?
CPBLTV截圖
簡單做結:增加挑戰時限對比賽時長改善效果有限,頂多說在體感上會有幫助。
我認為設定時限有違當初引入電視輔助判決的精神,球隊或轉播單位若能在硬體上提供更多
攝影角度或是增加更多高速攝影機,不用特定設定時限也能快速做出讓兩造都心服口服的正
確判決。
當然啦,也是有句名言叫「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但,就算不能馬上全部改善,至少
可以分析過去看最久的挑戰案例為何,從這些看最久的挑戰案例來逐步修正,這才是真正的
解決之道。
隨著打者威力凌駕投手,一場比賽的用球數逐漸提升成為時代趨勢,棒球比賽的時長增加也
是難以避免,除非在基礎規則上動刀,否則修整一些枝微末節,效果是非常有限的,2020年
到2021年的換球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這點了。
到底要不要「增加挑戰時限」,我個人認為,端看聯盟覺得「看球節奏感覺順暢重不重要」
,如果感覺很重要,那改了也無妨,只是要認清對比賽時長不會產生太多的幫助,而且最重
要的是季後賽豁免條款一定要有,不然要是萬一出現,到時候恐怕就會很精彩了。
https://bit.ly/3ikpgjr
※ 授權方式: 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非商業性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
作者: CCWck (幹嘛要暱稱)   2021-09-30 01:37:00
喝一壺是什麼意思?
作者: snh (一個人在半夜醒來)   2021-09-30 01:37:00
中職問題是投手捕手打者教練各種拖
作者: gekkou (X 1106)   2021-09-30 01:40:00
壘上一有人投手就開始各種毛一堆 尤其本土的
作者: Lukin (尋找中...)   2021-09-30 01:41:00
除非要架直接對著壘包不動的攝影機,不然1個play大概就3路在看,是需要看多久?!另外,攝影機的速度絕對夠,問題是大部分球場照明都太暗
作者: WanYC (琬)   2021-09-30 01:47:00
看進廣告前的慢動作重播就知道 fps數在大部分的時間是很夠的 只是轉播當下球會有殘影
作者: panhoho (ρanΗΘΗΘ)   2021-09-30 02:06:00
真的找不到改判的憑據就不要硬找了,支持限時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21-09-30 02:43:00
轉播設備太爛了
作者: shifa (西法)   2021-09-30 07:26:00
主要論點:比賽時間長跟投手用球數有較高相關,跟挑戰制度相關較低。其中每投一球比大聯盟多3 4秒,一場下來大概會差14到18分鐘,也是影響比賽時間長度的要素這一篇說到除非「修改基礎規則」要不然很難有效簡短時間坐等板友怒嗆這作者不懂棒球要來毀滅棒球 科科科
作者: QQbrownie (香蕉)   2021-09-30 10:10:00
需要像足球的鷹眼系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