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韓國老舊球場翻修案例

作者: suzhou (☂☁☁☁☂)   2020-12-08 20:19:08
其實可以參考社會背景發展較為相似的韓國
大邱市民球場當初用到年年都被警告為危樓場地
不過也陪著三星獅經歷了三十多年
這是2015年最後一場例行賽時的畫面
https://youtu.be/2rTkeGM56rs
在新球場完工後,這座被嫌到爛掉的場地,並沒整個拆掉
畢竟還是承載了獅迷們的回憶
尤其李承燁當年在這球場造成的炫風
特別是韓國當初在拆掉類似台灣的台北市立棒球場歷史意義的東大門球場後
只留下一根燈柱在原址,事後其實對於怎麼給與後人去了解歷史有不少辯證
特別是一個觀念『球場除了比賽以外,還承載了文化意義』
https://youtu.be/wtXN6yOmtTQ
而這座球場當初以市民做為取名,便是跟著大邱人一起生活的文化之一
https://youtu.be/58YqtIBIxEY
只是大邱這城市留一座危樓放著也不行,但這場地仍能留給基層棒球使用
所以就把多數看台拆掉,留下本壘後方看台,以及球場燈柱記分板等
並重新整理動線,且更多空間做成類公園化的開放形式
https://youtu.be/ZEmFRESzOyQ
球場也留下一些大邱棒球歷史展館空間
https://youtu.be/1YOOjpQcIIQ
滿有意思的是,這座重新翻修後球場也因此取名李承燁棒球場
而新的球場前面那條路,則取名李承燁路
這至少讓未來二十年大邱打棒球的小孩不會說不認識誰是李承燁XDDD
也因為大邱市民球場用這方式獲得新生
原本的光州無等球場也跟進,今年開始動工,預計明年底完工
屆時就是保留比賽場地仍能維持給基層使用
但原本老舊且基層賽事幾乎使用率很低的看台,就比照大邱保留少部分
其他則做為地下停車場、公園、籃球場、攀岩場地等
http://www.joongdo.co.kr/web/view.php?key=20170410000031166
https://youtu.be/PoaeDlNAmmw
對了,其實上面大邱市民棒球場重新翻修的完工影片,會看到旁邊的體育場也在施工
那也是一個有意思的議題
韓國在2002年世界盃蓋了一堆五萬人起跳的大型場地
但當初的社會發展思維,是想蓋那種包含田徑場的多功能場地
然而世界盃後,這些場地長期使用時,還是要回歸給職業聯賽活用
但大邱體育場大而不當的設計,讓大邱市民FC的入場觀眾慘不忍睹
因為這場地拿來看足球比賽根本影響觀賽體驗,而且六萬多席
平時多數時候只是擺著放到風化爛掉
最後就是每隔幾年,大邱市政府就要想辦法去弄個國際賽來舉辦,趁機弄預算來翻修
譬如世大運、世田賽...等
這是大邱世界盃體育場的空拍影片
https://youtu.be/zpcnt-BisiI
但拿來辦足球比賽,一堆座位視野真的有點悲劇....
https://youtu.be/1OOUPerQzN0
外加大邱市民FC,這種市民球團每年都在吃市府的財源
結果觀眾少得可憐,大邱市民FC的戰績也常常在保級邊緣....
最後重新檢討後,決定把大邱市民棒球場旁邊的市民體育場的場地重新規劃
就是保留部分建築體,但改為專用足球場
https://youtu.be/atwXcsGH7YE
https://youtu.be/Q4HGmZY8_MA
https://youtu.be/aF6wVeKv2qk
翻修後,雖然座位數少很多,但觀眾人數直接up up (從場均三千多變一萬...)
球場還有企業直接主動跳進來冠名
其實韓國當初那批世界盃場地,多數事後都證實被嫌大而不當
仁川FC也是放棄世界盃的綜合場地,把主場改去兩萬人座位數的專用足球場
https://youtu.be/j15WHSLVhHA
光州也是... (一萬人的小型場地)
https://youtu.be/CJFTh29bqaU
而其他二級聯賽的球隊雖然還有不少在傳統綜合體育場比賽
不過這幾年也慢慢用臨時看台模式,將觀眾席架設在離場邊更近的位置
譬如富川FC的
https://youtu.be/z3Eh7FJsPEM
首爾E-Land租用的1988奧運主場館改成這樣子XD
https://youtu.be/NWEqEyaJTCo
但這種臨時看台模式不會是長期的做法
畢竟帶起這個頭的釜山i-park足球隊
也決定要離開亞運體育場,正在等九德體育場翻建成專用足球場中
(順帶一提,九德園區是樂天巨人早期主場,所以樂天巨人的應援曲也常常有"九德")
場地真的不一定大就是好
而是如何妥善長期使用
台灣有些地方政府可能還是停留在先爭取預算蓋下去就對的觀念
但以後的問題仍沒有真正長期規劃啊
作者: dmcn307 (SoWii)   2020-12-08 20:24:00
作者: mtyk10100 (mtyk10100)   2020-12-08 20:26:00
蓋完也是要繼續養
作者: Arodz (鎖一點螺絲...)   2020-12-08 20:33:00
會講立德就是因為在市中心 使用率才會高啊 整建成8千席球場 只要符合職業使用 設備新穎一樣很好
作者: cobras638 (☑不挺台綜板)   2020-12-08 20:34:00
是阿
作者: suzhou (☂☁☁☁☂)   2020-12-08 20:35:00
立德要救不是不行 但內野看台要整個重建吧....
作者: bkebke (下次填)   2020-12-08 20:35:00
8千其實平日也夠了,假日澄清 平日立德 也是一個做法
作者: cobras638 (☑不挺台綜板)   2020-12-08 20:40:00
中山足球場是被花博改的
作者: suzhou (☂☁☁☁☂)   2020-12-08 20:40:00
是啊 所以才說2009年那個時空背景 兩市思維都是急就章
作者: wuri   2020-12-08 20:41:00
這個概念太先進了 不適合台灣XD
作者: suzhou (☂☁☁☁☂)   2020-12-08 20:42:00
而且北田也很雞肋 輔助運動場特別小 也限制這場地發展性
作者: keith222 (Keith)   2020-12-08 20:45:00
別鬧了還在立德
作者: chiayoung (￾ N )   2020-12-08 21:14:00
這觀念台灣還有得走,政客只想要國際球場剪綵
作者: salkuo   2020-12-08 21:30:00
記得光州的球場也是這樣 看首爾人出城記有看到喔喔 原來內文有寫xd
作者: suzhou (☂☁☁☁☂)   2020-12-08 21:34:00
光州就是直接在原本的副場地上面弄小型看台 依需求開啟
作者: HaHaBird (哈哈鳥)   2020-12-08 22:38:00
推這篇文章,無論是棒球還是足球場地都需要規劃經營
作者: stormtrooper (零戰)   2020-12-08 22:57:00
推 辛苦了
作者: m58370009   2020-12-08 23:49:00
推,球場分析的很好
作者: hcrcool (HCR)   2020-12-08 23:55:00
我們先養好草皮場地再說吧 呵呵
作者: suzhou (☂☁☁☁☂)   2020-12-08 23:57:00
台北市立棒球場當初真的很可惜 沒留下點東西以後可能也會有年輕球迷就像圓山有棒球場歷史慢慢忘掉
作者: nsk (nsk)   2020-12-09 01:32:00
當時還成了納莉颱風的臨時垃圾場
作者: lions402 (...)   2020-12-09 01:34:00
要是台南以後改成大邱這樣就好 可惜機率幾乎0
作者: b1essing (超級胖)   2020-12-09 16:22:00
場地真的不一定大就是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