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外野手的落球點判斷可以訓練嗎

作者: blackwoods (黑森林)   2019-03-16 23:22:30
※ 引述《punkXU (龐嗑墟)》之銘言:
: 如題,看到蝦哥剛剛接殺k悶的全壘打球真的太扯。
: 但想問一下從以前到現在看球隊訓練影片好像沒有特別針對落球點進行訓練,很多都是用
: 腳程彌補,可能也是因爲訓練時沒辦法控制球要飛到外野位置,所以想請問一下判斷、起
: 步、加速、起跳、接殺 有沒有什麼訣竅啊
: 感覺比起打擊 接球這種東西拼了命練 進步幅度還是很小
台灣 或者說東方文化比較喜歡強調
努力 苦練 只要肯付出就會有成果
因為怕告訴你實話你會崩潰
問題實話就是運動這檔事講天分
沒那個天分你練再多就是那樣
(題外話 其實念書也是 所以教育制度才搞成這樣...)
很多人拿系隊當例子 真的就很搞笑了
台灣沒有黑豹旗以前 一般學生在大學以前
接觸有系統的棒壘球訓練機會有多少?
幾乎是0 所以大一入學大概連高飛必死球都接不到
這種你要從0分20分靠練習進步到40、50分當然相對容易
問題是 能打到職棒幾乎都是頂尖中的頂尖
為什麼守備還是有高下之分 練得不夠勤?
當然不是 就是因為你再怎麼練都有極限
而且職棒球員打出來的球力道速度更強勁
要考量的變化更多 最後能不能變成最上位的球員
當然還是取決於天分 這種東西怎麼教怎麼練都沒辦法達成
最後那一點80分到90分 甚至99分 完全是吃天分
然後拜託不用笑那些上不了場的鳥打守備爛
你有機會在乙組或是壘球聯盟遇到退役球員
就會知道說那種"叫我系隊學長去都可以"的話有多可笑
基本上光是打過高中甲組的球員 不用到穩定先發
大概都可以屠殺八成甚至九成以上聯盟
遇到退役就知道那些你覺得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6 23:23:00
你這個說法其實有很大的問題你真的覺得現在職棒守備到平均~70甚至80分了嗎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6 23:26:00
看標準 樓上覺得釣蝦是幾分 然後來評其他球員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6 23:26:00
最後很難上去是事實,但並不代表現在球員已經到了練能滿得點了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9-03-16 23:27:00
你真以為現在台灣的選手都已經練到個人的極限了嗎?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6 23:30:00
就像日本人一定都練的比台灣人多 比釣蝦強的有很多嗎當然要說台灣人練太少了 這應該就不用吵
作者: hitots (哈拉)   2019-03-16 23:36:00
外野守備如果是全台前2%,那其實沒多好
作者: flowerDcup (花花)   2019-03-16 23:38:00
事實確實是這樣
作者: fungling (網路上的好鄰居)   2019-03-16 23:41:00
推啊... 有打過球就知道 很多事情不是苦練可以達到的...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9-03-16 23:42:00
你的前提是所有職棒選手的練習程度都一樣,這樣天分才會決定最後高度,但這個前提很明顯是禁不起考驗的
作者: flowerDcup (花花)   2019-03-16 23:46:00
也不只打球這檔事,在台灣,只要到那行業的最頂尖一塊,也都是吃天份的。讀書也是,把台灣最會讀書賽前2%、1%的建中、北一女,就可以類比了
作者: ecojerez (hiro)   2019-03-16 23:46:00
其實也不用都一樣..只要沒差很多就行
作者: dome (DoMe)   2019-03-16 23:46:00
頂尖的真的吃天份...大谷不久是最好例子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9-03-16 23:50:00
台灣球員是欠名師指點...不是缺天分跟缺練習
作者: Enixliao (Enix)   2019-03-16 23:53:00
吵這個很威?? 再有天份的球員還是要下功夫苦練
作者: smallbrother (小哥)   2019-03-16 23:53:00
基數夠多也許能多找到幾個天才,但是天份真的求不來
作者: lottopop2 (lottopop2)   2019-03-16 23:53:00
很簡單的道理是,臺灣90%以上的人去苦讀也考不上台大醫,但普通國立還是可以的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6 23:53:00
作者: smallbrother (小哥)   2019-03-16 23:54:00
光在職棒起起伏伏的二軍選手,電甲組乙組都綽綽有餘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6 23:54:00
這個你他媽跟我說練滿了????
作者: lottopop2 (lottopop2)   2019-03-16 23:55:00
就像13x戰隊,你讓他去拼命做重訓他也不會投到170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9-03-16 23:55:00
現在米國高中生除了在學校打球還要自己找私人教練加強...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6 23:55:00
要不要我找些“癡肥”的MLB球員給你看看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3-16 23:56:00
這沒啥好吵的吧?天份是職業層級的門檻,但是要有多少成就就不只是天份的差異。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6 23:57:00
天份說根本是最爛的藉口
作者: lottopop2 (lottopop2)   2019-03-16 23:57:00
在越頂尖的世界裡,天份的要求就越大,這就是現實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9-03-16 23:58:00
小木匠也是TORII HUNTER幫他 才有錢找私人教練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3-16 23:58:00
天份的要求愈大沒錯,但是其他因素也會造成細微差異而在成就上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台灣職棒一直講細膩就是這個點,天份我們不一定比人家差,但就是處理球的想法、作法跟人家有落差,結果就是220 (喂)
作者: smallbrother (小哥)   2019-03-17 00:03:00
有沒有天份、跟有沒有認真是二回事,分開討論可以嗎
作者: andy89202033 (89202033)   2019-03-17 00:15:00
運動能力其實有差 說沒差是自欺欺人了說外野回傳球就好 腳步那些可以練習 可是沒有夠好的協調性 練習效果也不好再加上爆發力 臂力等等 每種都需很吃天分
作者: bxxl (bool)   2019-03-17 00:19:00
職棒當然看天分啊,選秀時有些選手是天花板高,成熟度不高.有些則是相反,天花板低,成熟度高(可以很快上場但不會太強)
作者: andy89202033 (89202033)   2019-03-17 00:21:00
其實那些身體動作的小細節真的差別在天分
作者: bxxl (bool)   2019-03-17 00:23:00
跟日本也有天分差異,從一百個選一個跟從一千個選一個.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30:00
一個最基本身材問題,頂著肥肚腩出來說天份不夠我都不知道現在球迷要求低成這樣球員放著爛已經夠慘了,球迷還無所謂的幫忙找藉口什麼都天份不夠還上什麼場,打什麼球https://reurl.cc/Rqbn9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0:36:00
這不就很多人只能留在台灣工作一樣 就是湊合著過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36:00
這身材一定也是有天份才練得出來的是吧?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0:39:00
那個 王柏融身材練得比釣蝦還精壯 他也沒比釣蝦會接阿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40:00
王柏融進來到現在守備進步不夠明顯?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0:40:00
順便推一下藍寅倫的腹肌 可是他的判斷...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41:00
還是那一團肥肚腩已經到個人上限了,當一個球迷幫球員找藉口不夠悲哀嗎?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0:41:00
余德龍身材跟你上面那張差不多 他接飛球判斷也沒很好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42:00
有練的有人守備不好,所以乾脆不要練了,通通一團,真棒反正中職就是天份不夠,爛嘛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0:42:00
本來好好在討論人類的外野守備 為何要歪樓譙中職OF爛咧
作者: andy89202033 (89202033)   2019-03-17 00:42:00
藍88也是這種身材阿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43:00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0:43:00
到底誰說不用練了 一開始不是在講飛球判斷嗎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0:45:00
怎麼會分不出來呢 有自己下去打過球就會知道呀
作者: ccf5299 (E.O.L)   2019-03-17 00:47:00
肌肉練得很漂亮跟球技有正相關嗎?樓上有人說藍88身材也不錯 但他的守備真的很好嗎?不是會撲會衝100分欸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0:47:00
起步的時間點 跑步的速度變化等等 略懂門道的應該都會吧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0:48:00
球一被打到可以瞬間啟動跟多花半秒看球才動就差很多了有充裕時間的還能靠腳程去追 有些球就是沒辦法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50:00
沒有硬件,你軟體再好都是廢物練等不練,肚子一團,說天份不夠,哈
作者: ccf5299 (E.O.L)   2019-03-17 00:50:00
台灣選手根本不是練不夠多 而是練不對 用錯的方式接一萬顆他也不會變成對的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51:00
這就是你要的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0:51:00
不是不給你譙 但是你講的已經是兩回事了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0:52:00
不是練不夠多XDDDDDR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0:53:00
現在大家在討論的是軟體的差異性...
作者: bxxl (bool)   2019-03-17 00:53:00
天分不夠打日職,夠打中職不行嗎? 講難聽低點就是同一個人去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0:53:00
肚子大真的也是影響很大 他說的也是對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0:54:00
他意思就是你身材沒練到那樣的沒資格來跟他說其他的
作者: ki523898   2019-03-17 00:54:00
我也覺得 練到7080分就是苦練可達到的 但要更上去就是天生球感了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0:54:00
而且我個人是覺得軟體的影響會大於硬體 比你想像中的大
作者: ccf5299 (E.O.L)   2019-03-17 00:57:00
講一個最簡單的啦 以前榊原叫兄弟內野手全部一人一天五千顆 所以陳瑞振跟朱鴻森守備一樣好嗎?這不是天份差異嗎?你的硬體理論如果是指一般人打乙組的 那真的有差 甲組職業那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是你身材練得再好就可以克服的東西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1:04:00
那MLB那群怪物還練個屁,甲組勒你當他們吃飽太閒花時間熬身體啊
作者: afa1919 (家洛)   2019-03-17 01:05:00
怪物之所以是怪物就是他們有天份又苦練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1:05:00
這些重訓菜單甚至都比球員練球時間都長
作者: youcantodo (Loveyouhi)   2019-03-17 01:12:00
MLB除非靠關係,不然的話要比怪物強,就必須更努力。
作者: bxxl (bool)   2019-03-17 01:19:00
重訓能練到多重,進步多快,恢復時間長短,就不用吃天分嗎?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1:19:00
.....??? 重訓菜單是為了讓他們外野接球功力更好而開的?
作者: mayshun (五月順)   2019-03-17 01:20:00
推「"叫我系隊學長去都可以"的話有多可笑」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1:21:00
https://reurl.cc/8v22b這樣是重訓練上吃到天份了,我靠,會不會太瞎
作者: youcantodo (Loveyouhi)   2019-03-17 01:23:00
硬體增強只是幫助軟體效能提升,電腦如此身體也一樣,硬體強軟體差結果也很明顯,硬體差軟體強結果也很明顯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1:24:00
訓練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控制身體,我還以為這是常識
作者: youcantodo (Loveyouhi)   2019-03-17 01:28:00
不過釣蝦進入職棒之後,外野守備看起來不在是指追求接到球而已。頂尖外野手真的差異很大。
作者: pujos (lks)   2019-03-17 01:31:00
我就想問問硬體差,軟體不行有什麼資格說天花板到了
作者: LanceLiu (八荒無盡)   2019-03-17 01:51:00
很遺憾 控制身體終究只是強化硬體 軟體不夠好 只靠硬體還是沒辦法將效率發揮到最好王柏融是進步很多 但是你敢說他進步到跟釣蝦一樣程度嗎
作者: nomind123 (別在意)   2019-03-17 02:24:00
你的邏輯到底在哪?你說隨便一個打過甲組就能屠殺乙組不就證明練習比天份重要?
作者: ohmygodha (paradox)   2019-03-17 02:36:00
我覺得前兩句是對的 東方文化喜歡強調努力 但比較是偏苦練 而不是找方法 所以在大家都沒方法的狀況下 只好靠天賦 可是如果你仔細去研究天賦 可能就可以鑽研出方法東方文化對於鑽研這些東西都很少去做 才會像你說的這樣
作者: BardxBaymax (BabyRage)   2019-03-17 02:47:00
反正肥宅也只能邊領25k邊嘴職業選手好爛 讓他們嘴一下啦==
作者: sunband (陽光樂團)   2019-03-17 03:12:00
這只是你平常不努力的藉口而已
作者: chewei55 (小黃)   2019-03-17 03:40:00
人家在討論另外一個層面偏偏有人一直跳針中職不努力。照這個邏輯那些上不去MLB的都是不努力嗎?不是吧...
作者: a58461351 (9527)   2019-03-17 03:52:00
你怎麼會跟一群只會用鍵盤打球的討論這些?根本對牛彈琴
作者: KTFGU (kitty)   2019-03-17 04:18:00
嗯嗯。東方人 勤苦練 沒有意願花時間找更好的練習方法 就差在這裡吧.或是投資訓練設備
作者: HercuLiz (我要閃人啦)   2019-03-17 04:49:00
會說不夠努力就是因為體態才真的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作者: insen001 (inbearing)   2019-03-17 06:38:00
天份真的差很多 張誌家之前就有人介紹他完全沒在練 也是摸上日職 身材走樣回中職還能撐
作者: orange0319 (喵喵喵)   2019-03-17 07:36:00
台灣選手真有你說這麼強那怎還會年年鍋貼以及一堆無法理解的神守備
作者: linto (JR拓海)   2019-03-17 07:52:00
我知道天份有差啦,但當打之年守備一年比一年退步的是怎麼回事?
作者: mnbvcxz0612 (mnbvcxz)   2019-03-17 07:52:00
推,怎麼一堆人偷換概念
作者: AirLee (不屑雞雞隊)   2019-03-17 07:54:00
運動科學用天份兩字帶過也沒錯啦
作者: coffee112 (咖啡奶茶)   2019-03-17 08:01:00
台灣苦練一堆...但看台日一些運動,會覺得苦練解決不了問題,對方人口基因庫出的天才數,訓練方式,差很多阿,日本總是可以有各種更先進的訓練,我們感覺永遠走在後面偷學,至於回台灣後怠惰又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 sigmaL   2019-03-17 08:43:00
有人很奇怪,明明說天份很重要又不表示覺得練習就不重要,邏輯?
作者: ben1013 (二代龍)   2019-03-17 09:06:00
作者: phix (88)   2019-03-17 09:10:00
經驗有用阿 練習多了判斷會快一點
作者: leeccc (英小)   2019-03-17 09:26:00
同樣的練習量會產生同樣level選手嗎 啊就天分有差啊
作者: CPBLlincecum (米國陳漢典)   2019-03-17 09:30:00
中肯
作者: dc010433 (neilkevin0714)   2019-03-17 10:19:00
認同你
作者: MrBo   2019-03-17 10:32:00
推推
作者: lovecut (值得憂鬱的季節)   2019-03-17 10:35:00
苦練的一堆 為什麼上不了一軍? 就是天分不夠實力不夠人都有天生極限,每個人都苦練每個人都MLB?
作者: aeolusbox (aeolusbox)   2019-03-17 10:37:00
一堆人邏輯死亡欸,苦練都能上mlb nba的概念?被日本漫畫荼毒太多嗎?
作者: trickart (我小魔啦)   2019-03-17 10:56:00
可以不要把努力跟天份 混在ㄧ起講嗎
作者: Timmy21 (timmy)   2019-03-17 11:08:00
推這篇 某些人真的要重修邏輯
作者: baseballkan (棒球小剛)   2019-03-17 11:46:00
不用跟那些以為努力練就會上去 上不去就是不努力的神邏輯酸民認真啦
作者: mightymouse (翻墮羅流大師)   2019-03-17 12:31:00
任何體育競技都一定有天份差異,守備當然也有
作者: sy2es6409 (小魚兒)   2019-03-17 13:06:00
守備就是瞬間判斷跟身體協調性,絕對跟天份有很大關聯
作者: sulunpas (Wei)   2019-03-17 13:55:00
中肯推,反應速度是天生的
作者: OdaTakeda (織田武田家)   2019-03-17 14:15:00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原來是亞洲文化啊人家有天份的人都不會否認努力的重要性 倒是一堆弱雞鄉民在喊努力不重要
作者: tsairay (火の紅寶石)   2019-03-17 14:26:00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hr,天份的天花板是存在的
作者: yLi (BLUE 19)   2019-03-17 16:54:00
一語抹滅運動訓練科學的努力智商180的沒經過良師開發 一樣無用每個人都有天花板 但是訓練是用來極大化潛力
作者: ctes940008 (蛤!我只是小兵!?)   2019-03-18 04:32:00
智商180好像測不出來,門羅那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