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旅美球員翻譯如輔助輪 選手獨立自主為終極目標

作者: saiulbb (Becky♪#是我的拉!)   2019-03-16 20:36:00
1. 新聞來源:
TSNA
2. 新聞標題:
旅美球員翻譯如輔助輪 選手獨立自主為終極目標
3. 新聞內容:
作者:李秉昇 ‧ 2019年03月16日 03:45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801/40424530203_b92d8fa303_c.jpg
林鋅杰的翻譯Kevin(左)協助林鋅杰(右)和捕手溝通。(李秉昇/攝)
無論來自世界上哪個國家,非英語系國家的旅美球員到美國職棒打球,最大、最直接的挑
戰往往是語言及文化適應。如果在語言和文化適應上出現問題,球員便很難融入團隊,打
過團體運動的人都知道,沒辦法跟隊友建立緊密融洽的情感是球員無法正常發揮實力、難
以為球隊做出重要貢獻的關鍵原因之一。而你或許會好奇,我國現役的旅美棒球員在語言
和文化適應上的狀況為何?美職球隊在實際面上,對非英語系外國球員提供的幫助還有期
許又是什麼?
筆者近日走訪亞利桑納和佛羅里達春訓,見到印地安人的胡智為、張育成、江少慶、朱立
人,費城人的林鋅杰、徐基麟,巨人隊的張進德,小熊隊的曾仁和,運動家隊的王維中,
水手隊的張景淯,以及皇家隊的王志庭。每個球員依據赴美的時間、在美國打球的時間長
度、個性差異以及年齡的不同,在語言和文化適應上的表現有所差異。
印地安人的4名球員赴美皆已超過5年,目前都不需要翻譯,就能在休息室跟隊友相處融洽
,也能跟教練溝通。胡智為的個性最為外放,對於學習語言跟新文化亦最為積極,旅美第
二年後就不再使用翻譯,適應良好,如今與外媒應對都能輕鬆自在、流利對話,他也鼓勵
旅美的晚輩能盡量不倚賴翻譯,盡快在美國學習獨立自主,才能把球打好。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914/32448262797_bb73749161_c.jpg
胡智為個性外向、善於人際溝通,而這也是他能快速把英文表達學好,快速適應美國文化
的原因之一。(李秉昇/攝)
雖然張育成、江少慶、朱立人剛來美國時,不像胡智為適應得那麼快速,但他們也都已在
美國待了5年左右的時間,目前都不需要翻譯。2014年加入小熊體系的曾仁和,直到去年
仍有翻譯隨侍在側,但今年在大聯盟春訓營曾仁和已經完全獨立,對英文的掌握度明顯已
達到能夠自己跟隊友、教練溝通自如的程度。另外,張育成的兄長、現效力巨人隊小聯盟
的捕手張進德,也已脫離需要翻譯協同的時期。
相比於上述在美時間較長的學長,2015年之後才赴美發展的學弟們則大多還需要翻譯的協
助。在美國打球第4年的黃暐傑,過去效力響尾蛇,去年被交易至現在的球團遊騎兵。個
性較為內向的他,現在仍需要翻譯的協助。他的翻譯過去協助過印地安人小聯盟台將,因
此經驗豐富。
皇家隊的王志庭,18歲時就被球團簽下,去年幾乎都處在語言和文化的適應陣痛期,來到
今年,來自台灣的翻譯將跟他繼續密切配合,希望能夠快速地成長,擺脫旅美初期的青澀
和不穩定的狀態。
水手隊的張景淯情況特殊,雖然去年剛被水手簽下,今年初才抵達美國,但由於他小時候
除了學校的英文課程外,還有在外補習英文,因此還算有點語言底子,來美國跟隊友的交
流沒什麼太大問題。水手球團雖然配給張景淯一位翻譯,但他表示其實自己不用翻譯也沒
關係。
旅美球員翻譯的工作不只是協助球員在隊內的溝通而已,他們也得幫助球員適應在美國的
生活,甚至告知、提醒球員在球隊的訓練時間表和比賽時間。運動家的王維中日前在其個
人社群媒體上,說自己春訓已經第二次搞錯練球時間、太早到球場,開玩笑地說希望球隊
能配給他一個翻譯。此動態透露出的訊息是,翻譯人員部分的工作其實有點像球員的助理
,有時得提醒球員球隊的時程安排。
在位於佛羅里達的費城人小聯盟春訓營中,可以看到我國旅美投手林鋅杰和徐基麟身旁緊
跟著翻譯。林鋅杰跟徐基麟兩人都算資淺球員,在日常生活還有球隊訓練上都需要翻譯的
協助。比較特別的是,他倆的翻譯Kevin平時除了得負責協助他們2位台籍球員,還要協助
另一名中國捕手王洋。一人負責幫助3名球員的溝通,有時會讓Kevin的工作變得困難,出
現分身乏術的情況。
翻譯通常只會帶一名球員,不過若出現像費城人小聯盟體系一次有3名說中文的球員在差
不多同期進入球團,球隊就可能會讓一位翻譯負責多名球員。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釀酒人隊
,去年他們一口氣從中國南京的大聯盟發展中心簽下3名球員—趙倫、伊健、寇永康,所
以他們聘僱來自台灣、之前打過大聯盟南京發展中心的學生棒球員—蘇柏豪,擔任他們3
人的翻譯。
一般來說,大聯盟球團會希望翻譯只是旅美球員暫時的輔助,期許球員不要太倚賴翻譯。
實際情況當然會因人而異,但有經驗的旅美球員翻譯都會說,這工作通常不會做得長久,
因為球團終究是寄望球員可以不靠翻譯直接跟球員、教練溝通,如此才能真正融入團隊。
這就像是小朋友剛學騎腳踏車時需要輔助輪,但真正的目標還是要在沒有輔助輪的情況下
自在騎乘腳踏車。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825/32448260287_21e84b8683_c.jpg
黃暐傑現在仍需翻譯(左)協助溝通。(李秉昇/攝)
當然,如果你的棒球球技夠好、成績夠強,沒有學英文的動念,還是能夠用翻譯闖蕩美職
多年,比如多明尼加籍的名人堂重砲Vladimir Guerrero,大聯盟生涯10幾年,私底下說
話、應對媒體大多都還是需要翻譯。
現階段,幾名來到美國不超過2年的小聯盟球員仍需要翻譯從旁跟隨、協助。但待超過2年
的選手,有不少人都已經脫離翻譯輔助的時期。
美職球團為了達到讓外籍球員更容易融入團隊的目標,也會讓母語非英文的球員上英文課
,盡量幫助他們趕快熟悉語言。林鋅杰、徐基麟2人目前就都有在接受球團安排的英語課
程。
台灣旅美球員赴美打球,除了競爭強度變高,適應新的文化和語言也是一大難題。翻譯雖
然是很得力的輔助,但如果要真正融入團隊、跟教練直接溝通,總有一天還是要把翻譯這
個輔助輪拿掉才是最理想的狀況,也是美職球團最樂見球員最終成就的目標。
4. 新聞連結:
http://www.tsna.com.tw/tw/news/show.php?num=25721
5. 備註:
翻譯真的只是輔助,溝通由本人來比較能融入球團。
作者: power054 (勝勝)   2019-03-16 20:49:00
翻譯的錢是球隊幫忙付嗎
作者: Mooooose (養樂多'牛丼'披薩'筍乾)   2019-03-17 00:48:00
翻譯是球團請的
作者: japan428 (牽著妳走 :D)   2019-03-17 09:34:00
看每個人的心態啦,但去5年說不會講也很難,V葛很特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