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棒球視角粉專:動態腕關節不穩定

作者: wilbura (wilbur)   2019-01-02 23:04:38
原文網址:
https://goo.gl/WSmpmD
粉專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aseball.vision/
當一顆顆火球進入捕手手套發出響亮聲音的同時,你是否能聽到其他不一樣的聲音?
以簡單的物理學來說,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告訴我們:「一個有質量的物體產生加速度時必
有外力作用」。動輒超過150km的火球經由捕手確實接捕在手套中,在極短時間內使球速
歸零,可想而知這顆球對捕手所產生的作用力有多大,另外我們也能從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得知:「作用力=反作用力」,也就是說球施予捕手的手的力=捕手的手施予球的力,如
此一來,你知道這個不一樣的聲音是什麼了嗎?
沒錯。在響亮的接捕聲背後,是捕手的手腕在低聲悲鳴
https://i.imgur.com/QdsxPi2.jpg
當你為了球速表上的三位數字而熱血沸騰時,你是否想過捕手的健康其實也亮起了紅燈?
在2013年發表的一篇文獻中,統計了2010到11年球季七支球隊大、小聯盟球員受傷的情形
,在18位受傷的捕手中有4位是手腕的傷勢(並列最多),累計待在傷兵名單的時間共89
天,可見手腕傷勢對於捕手來說是亟需處理的一環。
其中動態腕關節不穩定 (Dynamic carpal instability) 是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手腕動
態不穩定可能會造成幾種不同的症狀,像是慢性腕部疼痛、受限的腕部活動度、以手承重
時會產生疼痛、無法用力抓握等。腕關節是由橈骨 (Radius)、尺骨 (Ulna) 以及8塊小腕
骨 (Carpal bones) 所構成,其中8塊小腕骨平均分為4+4小塊排成近、遠端兩橫排,而
在腕骨之間以錯綜複雜的韌帶所連接,提供手部做動作時主要的穩定度來源。
https://i.imgur.com/FO71QbE.jpg
8塊腕骨分成近、遠端橫排
https://i.imgur.com/Aj4tH1P.jpg
腕骨間錯綜複雜的韌帶(圖中白色部分)
受傷機制:
當一顆顆火球進入捕手手套時,會對手腕韌帶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微小撕裂,最後造成韌帶
鬆弛,進而衍生出以下問題。
1. 當手承重或做動作時,腕骨不在正確的位置上。
2. 韌帶上的本體感覺受器受損,使手的靈敏度下降,造成神經肌肉控制變差,因此更容
易?
成同一部位的重複傷害。
本體感覺的受損也會使捕手接捕時無法順利將球接在手套的甜蜜點,也因此減少了手套吸
震的效果,造成手腕承受的衝擊更大。另外,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若不好,接球的瞬間肌
肉也會無法產生反射性的收縮提供外加的穩定度,使手腕韌帶的傷害進入一個無限的惡性
循環中。
如何治療?
韌帶鬆弛其實是個不可逆的情況,鬆了就是鬆了,這時就需要加強其他結構去協助關節的
穩定。目前臨床上針對關節不穩定的患者大多使用神經肌肉訓練做為介入方式,但神經肌
肉訓練並不能改善所有問題,腕骨如果持續在錯誤的位置上做動作,活動度還是會有受限
的情況,疼痛的感覺也無法獲得改善。
在2017年的一篇碩士論文中,找了32位有動態腕關節不穩定的運動員,平均分成「只做神
經肌肉訓練」及「神經肌肉訓練+關節鬆動術以矯正腕骨位置」兩組,分別進行為期6週
的治療。結果加上關節鬆動術的這組的確更能夠降低運動員在練習時的疼痛,並且增加上
肢承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選手主觀認為在整體手腕的功能上有顯著的進步與改善。
https://i.imgur.com/1dITdCW.jpg
以下會針對關節鬆動術與神經肌肉訓練分別做詳細的介紹:
1. 關節鬆動術 (Joint mobilization)
當肢體做出動作時,關節面與面之間會以特定方向移動,當關節不在正確的位置上時,面
與面之間的移動就會受到限制,連帶導致肢體活動度受限並產生疼痛。以手腕為例,這8
塊腕骨在對的位置做出相對的移動,就是提供手腕完整動作的關鍵。關節鬆動術的目的在
於幫助腕骨回到正確的位置,讓腕骨在動作過程中維持正確的移動軌跡。
注意:在執行關節鬆動術前,必須經由治療師完整的評估才能進行徒手治療將腕骨復位喔
!千萬不能自己亂做,或是過度相信坊間的民俗療法。
2. 神經肌肉訓練 (Neuromuscular rehabilitation)
在這篇論文中將訓練分成四個階段
階段一:恢復本體感覺的認知 (restore the proprioception awareness)
在此階段會用鏡子療法 (mirror therapy),藉由模仿鏡中健側手的動作,增加對動作上
的認知,以達到增強本體感覺的輸入與輸出的連結。
階段二:增強對關節位置的感覺 (reinforce the joint position sense)
請選手閉上眼睛,治療師被動地將選手的手腕擺放到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位置,再回到
初始位置,接著要求選手主動重複一次剛剛的動作,藉此增強對關節位置的知覺。
階段三:訓練周遭肌群以增加關節穩定度 (Conscious neuromuscular rehabilitation)
階段四:增強反射性肌肉收縮的能力 (Unconscious neuromuscular rehabilitation)
在增加穩定度的第三階段會分別以兩種運動去強化腕關節周遭的肌肉群。
1. 彈力帶運動:做出腕關節屈曲 (flexion)、伸直 (extension)、橈側偏移 (radial
deviation)、尺側偏移 (ulnar deviation)四個方向的等長、向心、離心收縮的訓練。
https://i.imgur.com/kLhYrNE.jpg
手腕四個方向的動作
等長收縮:維持分別在四個方向、有阻力的情況下至少30秒。
向心、離心收縮:分別做出四個方向的動作,做到底後再慢慢地放掉。(過程中要維持彈
力帶的張力)
https://i.imgur.com/MVVlTeu.jpg
2. 共同收縮運動 (Co-activation exercise)
跪在地上,訓練手撐住籃球,適當地將重量放在球上,在能夠維持平衡的原則下,以最大
幅度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滾動球。
https://i.imgur.com/qRDoLTX.jpg
跪在地上,以訓練手撐著地面,另一隻手將網球擺放到可觸及的最遙遠的位置,訓練在不
同重心下手腕的穩定能力,可以多嘗試將球擺到不同的方向。
https://i.imgur.com/QIr5wO7.jpg
在增加反射性肌肉收縮的第四階段也會分別以兩種方法去訓練。
1. 搖晃球訓練 (Slosh ball training):在雙眼被蒙上的情況下,以訓練手端著一顆含
半滿水的球,而訓練者會先被告知不能用抓、捏的方式去穩定這顆球,接著治療師會往各
方向去推這顆球,過程中訓練者必須想辦法調整手腕角度以保持這顆球的穩定。
https://i.imgur.com/NVTkdub.jpg
2. 增強式訓練 (Plyometric exercise)
以訓練手將網球對牆拋出,回彈後接住,再馬上拋出,連續以上動作。
腕力球訓練 (Powerball training):轉動時會給予不同方向的力,轉動的愈快力會愈大
,也就愈難穩定。
https://media.giphy.com/media/ZvxOSfJbsD3ONyONKc/giphy.gif
關節鬆動術搭配上神經肌肉訓練,對於需要不斷訓練的運動員來說是個可行且效果不錯的
治療方式。上述很多訓練方法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工具就能做到,這樣的訓練模式不僅不會
影響到原訂的訓練計劃,更可以有效改善手腕動態不穩定所帶來的疼痛,甚至是專項表現
上的進步喔。
作者: joeliu5 (joeliu5)   2019-01-02 23:12:00
作者: TBDTBD (TBDTBD)   2019-01-02 23:15:00
作者: jeff880614 (ccf0614)   2019-01-02 23:16:00
專業好文
作者: jack880828 (場外棒球阿嬤)   2019-01-02 23:19:00
打到職業的捕手 從小到大蹲了十幾二十年 接了可能都有50萬顆球以上吧
作者: a1len (a1len)   2019-01-02 23:20:00
推 捕手的職業傷害QQ
作者: Rik0923 (不期不待.雷克 )   2019-01-02 23:20:00
專業優質文 但除了接補之外 蹲也是另一種傷害
作者: girafa (想去馬德里的長頸鹿)   2019-01-02 23:34:00
作者: h760108 (沒有這個仁)   2019-01-02 23:47:00
所以都沒人想過要去進化捕手手套?
作者: akiyamatt (aki)   2019-01-03 00:00:00
作者: a127n (我想要想幹嘛就幹嘛)   2019-01-03 01:25:00
專業優質
作者: s9209122222 (海海海)   2019-01-03 02:08:00
同樣方法有辦法用在十字韌帶上嗎?
作者: gaexpa058352 (臭甲甲)   2019-01-03 03:20:00
手套再猛你手腕要出的力還是一樣應該說動量一樣 延長作用時間有可能接捕不確實
作者: fatso123321 (Steel Crusader)   2019-01-03 08:30:00
太強啦
作者: coffee112 (咖啡奶茶)   2019-01-03 09:31:00
推推
作者: fanecerce (我是紅襪+LAMIGO球迷!!)   2019-01-03 09:48:00
push
作者: rbull (假高尚一大堆)   2019-01-03 09:55:00
原來接火球這麼傷身
作者: adamcc (阿達碼)   2019-01-03 11:53:00
你把能量這麽大的東西瞬間接在手裡,一定需要接受它的衝擊的阿
作者: homer00 (肥宅鄉民)   2019-01-03 12:17:00
作者: e04bank (上海生姦湯包)   2019-01-03 13:48:00
棒球版需要這種文章
作者: HYUNGJIN   2019-01-03 14:07:00
作者: csylvia (Sylvia》加油!)   2019-01-03 19:24:00
專業好文!
作者: turkeyonly (逼逼)   2019-01-03 21:38:00
優質好文!踝關節也是類似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