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日記者數量差異有多大

作者: eden3q (Eden)   2018-10-26 15:36:44
※ 引述《lsp33 (LSP)》之銘言:
: 日職昨天選秀,每一個參與選秀的學校的記者會規模 似乎都比台灣球團的記者會還盛大
: 畢竟日本人很重視棒球、選秀 真的是全民運動
: 所以這麼多媒體聚焦在名校似乎也是很合理
: 但我剛剛看到我追蹤的第一位打職業隊的女子選手 吉田繪里 的FB分享
: https://www.facebook.com/eri.yoshida.official/
: 獨聯 栃木ゴールデンブレーブス 第一位被NPB 選上的 内山太嗣
: 不過是以育成選手被選上,但看分享的照片也是最少有兩台攝影機、三支麥克風的採訪
: 也就是說,即使不是很受注目的球團、學校 都會有媒體配攝影機等在那邊等選秀結果
: 全日本這麼多團體有球員參加選秀,都有分配攝影記者等著採訪,那要配多少攝影記者阿
: 我們的體育記者數量輸日本有幾個車尾燈,還是輸了整條高速公路,數量差異有多少?
建議你可以去多觀察日本的運動/體育文化。
華夏文化裡,活動身體的娛樂早就被視為不入流(稍微嚴格來說,尤其從宋朝的士大夫文化開始)。
近代西方運動文化進入日本跟中國,兩者的態度根本就是對比。從那個時候就注定中國/台灣的運動發展永遠追不上日本。
但日本就每個人都愛棒球愛運動嗎?當然不是,但是他們還是認可運動是個有益的文化,比如正力松太郎(讀賣新聞的創辦人)也對野球不熟,但是他可以搞到舉辦日美野球、甚至創辦最早的職棒隊伍(當然都是為了賣報紙)。
那近代台灣/中國,有人做生意會想到從運動下手的嗎?當然這樣的比較不夠客觀,因為兩者運動發展根本無法用個時間點比較,落差太大。
我曾經想研究中國的棒球史,結果根本.....無從下手,因為發展就是那樣,文革又造成一段大空白。少數日本學者研究中國體育,也都是無法發展的研究,比如滿州國,日本戰敗後,發展就停了。
舉個例子,1960年代王貞治來台,國民黨是怎麼利用他的?只能說沒有棒球,只有政治。但是回顧一下,台灣不一直也是都把運動(棒球)
當作政治工具?
我認為中國/台灣的運動產業追不上日本車尾燈,不只是學校教育的文化,從傳統思想、對男性的刻板印象(masculinity),都是原因之一。
如果你單從對日本的記者採訪態度就感到台灣的絕望,那看看日本電視節目,會更絕望。對他們來說運動是生活,是社會的一部分。
台灣還是上上健身房就好惹
我在認真啥啦
參考:
Robert K. Fitts, Banzai Babe Ruth: Baseball, Espionage, and Assassination during the 1934 Tour of Japan .
eseness in 1960s Taiwan
安德魯D.莫里斯(Andrew D. Morris), 林玉鵬、楊鎵民譯, Oh Sadaharu/王貞治與1960年代臺灣「中國性」的建構
↑推薦閱讀這篇期刊論文,對20幾歲的人說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
作者: oc4r (4444)   2018-10-26 15:38:00
講個笑話 台灣記者
作者: pttpepe (Ptt屁屁)   2018-10-26 15:38:00
文化問題 這個無解 台灣運動風氣也不夠盛
作者: cs9947g (拉茲安格利夫)   2018-10-26 15:38:00
體育課都能拿來上課輔了……是要重視什麼活動
作者: pttpepe (Ptt屁屁)   2018-10-26 15:39:00
澳洲人口跟台灣差不多 但是卻可以有數個職業聯盟賽事
作者: eden3q (Eden)   2018-10-26 15:39:00
我覺得說無解就放棄太消極了,至少可以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改變。像我媽那一代覺得玩運動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我就放棄惹
作者: threebig (願為飛鳥往復回)   2018-10-26 15:49:00
台灣一堆人不運動 不看比賽 運動風氣差日本太多了
作者: CTBA (終猾蚌邪)   2018-10-26 15:51:00
沒有運動風氣也沒有這個文化
作者: coffee112 (咖啡奶茶)   2018-10-26 16:03:00
都推給記者幹嘛? 是台灣人自己的問題,看看周遭
作者: double5915   2018-10-26 16:10:00
台灣運動風氣問題啊,體育課常常都會被BANG不見政府還敢說要推廣運動
作者: bxxl (bool)   2018-10-26 18:05:00
上健身房很好啊,對自己的健康有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