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票房收入大解密

作者: ct99999 (海洋)   2017-05-25 10:02:16
對於職業運動而言,票房收入是可說是相當重要的收入來源。中華職棒聯盟成立初期,尚
未訂定確實的預算制度,元年時,聯盟可從門票收入中抽取6%,到了二、三年,提昇至
12%。四年後,聯盟開始確實執行預算制度,預算經費由六球團平均分攤,門票收入扣除
相關費用後,依55%分給勝隊、45%分給敗隊,若平手則兩隊均分。職棒九年起,實施責任
場制,票房成敗則由負責的球團獨自承擔,聯盟因不負責場務、票務,預算經費亦大幅降
低,不過仍需由各六球團平均分攤。
對於球團而言,主要的收入來源包括門票收入、電視轉播權利金、企業廠商贊助及商品
販售。其中電視轉播權利金由各球團平分,算是最穩定的收入,其它部份則須仰賴球迷的
捧場及企業的支持。在所有球團中,兄弟隊可說是收入來源最多的球隊,並於職棒14~16
年首度呈現盈餘的狀況。以職棒15年為例,當年電視轉播權利金為2.34億,平均每球團可
分得3,900萬,兄弟50場主場的平均觀眾人數為6,000多人,門票收入約可得將近6,000萬
左右,企業廣告贊助約6,000萬左右,再加上商品銷售的5,000萬,該年總收入可達2億元
左右。在費用部份,包括薪資、獎金、管銷、比賽相關及其它費用等,合計約1億8,000萬
左右,由此推估該年產生盈餘約2,000萬左右!
說到比賽相關費用,包括場租、營業稅、捐贈及包場費等。以職棒19年為例,每場比賽
場地租金約25,000~30,000元左右,比賽費用約為230,000左右,營業稅為門票收入的5%,
門票收入的1.25%捐贈給棒球協會,包場費則在10~15萬元間。因此,每場比賽下來的總費
用約達40萬元左右。在門票種類部份,除了一般的內野全票、內野半票及外野票外,尚包
括內野優惠票、差價票以及學生參觀券等,若在台中及天母球場,內野區還區分指定席及
自由席兩種價位。因此,直接由門票張數來統計門票收入的方式可能造成失真。但我們仍
可以估算一場球賽必須要有多少觀眾進場看球才能達損益平衡,假設內野票平均票價為
250元,外野票為150元,則平均一張票價估算為200元,若以40萬元除以200元,則一場球
賽必須要有2,000名一般付費觀眾進場看球才足於支付比賽相關費用而不致於賠錢!
除了例行賽外,對球團而言,季後賽及總冠軍賽更是主要的吸金來源。以七戰四勝的總
冠軍賽為例,每隊可分配到三至四次主場機會,若每場都有10,000人以上,平均票價以
300元估算,則每隊至少應可獲得將近千萬元的門票收入。由於季後賽及總冠軍賽球迷反
應熱烈,各球團在選擇主場場地時,除例行賽常選擇的主要場地外,一般還會加上可容納
2萬名觀眾的高雄縣澄清湖棒球場及可容納1萬9,000名觀眾的台中洲際棒球場,以期能再
度衝高票房,挑戰滿場極限!
最後再談談中職歷年來的票價演變。元年時,全省票價並未統一,台北及高雄內野全票
200元、內野半票及外野票為100元,新竹、台中及台南內野全票150元、內野半票及外野
票為80元。二年起,全省票價開始統一,內野全票200元、內野半票為100元;外野全票
100元、外野半票為50元;明星賽及總冠軍賽內野全票300元、內野半票為150元;外野全
票150元、外野半票為80元。職棒四年後,票價再度調整,內野全票250元、內野半票為
100元;外野全票120元、外野半票為50元;明星賽及總冠軍賽票價則維持以往。此票價維
持了近10年之久,直至兩聯盟合併後,票價才再次調整。職棒14年起,內野區分為指定席
及自由席,全票至少250元,半票至少150元;外野區則採統一價格,票價至少100元,並
一直延用至今。
轉錄自https://goo.gl/H0yQ7Y
=============================
職棒15年,當年兄弟內野門票只有250元場均6000人就可盈餘2000萬,
那現在Lamigo內野門票400元場均7800人還會虧本嗎?
估算2016Lamigo的收入
門票收入 :1.8億[7800(場均人數)x60(場)x400(元)]
企業贊助 :0.6億(抓職棒15年兄弟的數據概算)
商品銷售 :0.5億(抓職棒15年兄弟的數據概算)
轉播權利金:0.4億(抓職棒15年兄弟的數據概算)
total :3.3億
成本不太會抓,有人能補上?
============================
作者: macrose (再次重逢的世界)   2016-05-25 10:02:00
6JT:FOX還我錢
作者: ts1993 (komi1111)   2017-05-25 10:05:00
薪資也差很多
作者: shadowth (ウィンディ@イージス)   2017-05-25 10:05:00
同時間薪水和後勤也不曉得跳了幾級....
作者: shiueyang (缺氧)   2017-05-25 10:05:00
15年頂薪才30萬~現在30萬都快算低薪了你覺得咧?
作者: bignoob (有我嫩嗎)   2017-05-25 10:05:00
認養球場的維護費要不要幫忙算一下
作者: lisyu (游小蝦)   2017-05-25 10:05:00
還要看支出吧,米糕現在每場的支出也數倍於職棒15年吧
作者: ohyaehchu (pudor)   2017-05-25 10:05:00
你想表達什麼? 太子賺錢還說虧損???
作者: hayabusa2004 (飛翔鳥人)   2017-05-25 10:06:00
15年的薪水 跟現在不能比
作者: kuochieh (憂鬱男孩)   2017-05-25 10:06:00
這篇沒有寫到認養球場的成本 還有薪水、後勤、球員設施
作者: qqstory (......)   2017-05-25 10:08:00
門票收入的1.25%捐贈給棒球協會,原來棒協也有錢拿喔
作者: lisyu (游小蝦)   2017-05-25 10:09:00
文章估算每場費用40萬,擺到米糕主場,大概就賽後煙火費用吧
作者: hayabusa2004 (飛翔鳥人)   2017-05-25 10:09:00
以前主場是租的 應該也很少認養 全國趴趴走
作者: darvipon (達比胖)   2017-05-25 10:10:00
超廢的 球員薪水差這麼多
作者: vacamin (轟吧全壘打轟吧Lamigo)   2017-05-25 10:10:00
我不太相信2010年之後沒人寫過類似的文章,你要不要再找找
作者: neverfly (neverfly)   2017-05-25 10:11:00
以前用租的也要租金吧
作者: hayabusa2004 (飛翔鳥人)   2017-05-25 10:13:00
租場次跟全年認養維護 價錢差很多吧
作者: frank123ya (法蘭克123耶~)   2017-05-25 10:13:00
15年那種簡樸打球你拿來跟現在比
作者: lisyu (游小蝦)   2017-05-25 10:14:00
看中職官網,83年以後是2.5%的門票收入給棒協,不知道哪邊對
作者: e7660239 (DL)   2017-05-25 10:14:00
成本也增加啊 你一個雞腿便當10年前跟現在漲多少了
作者: neverfly (neverfly)   2017-05-25 10:15:00
應該是說一次性的硬體汰換建置費遠高於租金
作者: gn00604767   2017-05-25 10:15:00
LM主場假日煙火那種規模40萬放得起來嗎?
作者: neverfly (neverfly)   2017-05-25 10:16:00
以長時間來看就沒差那麼多,但總成本還是會比以前高
作者: gn00604767   2017-05-25 10:17:00
猿大大說因為煙火是管制品沒放掉的也要泡水銷毀
作者: mygo198 (老a)   2017-05-25 10:17:00
時空環境,成本也不一樣了
作者: bassonly (豚不下垂)   2017-05-25 10:18:00
薪水 防護 場地維護 活動花費 現在成本應該不能這樣算
作者: neverfly (neverfly)   2017-05-25 10:19:00
話說以前被拆椅子的修護成本算誰的? XD
作者: jess730612   2017-05-25 10:20:00
職15真的滿遙遠 通膨薪資都上升很多 獲利結構也改變了大鍋飯時代轉播金是極大獲利財源 現在光周邊超越數倍
作者: taddy0540   2017-05-25 10:21:00
你的心得文沒比對球員薪資,害我有點想嘘
作者: gn00604767   2017-05-25 10:21:00
不過說真的還是希望球團能賺大錢,然後蓋更好的球場
作者: jess730612   2017-05-25 10:22:00
職15時代的經營者無法想像 單月大王千元T賣超過1500件
作者: fanecerce (我是紅襪+LAMIGO球迷!!)   2017-05-25 10:22:00
球場認養跟維護至少要2000w
作者: aubb (善良的小胖￾N￾ N )   2017-05-25 10:23:00
現在要用一年花1.5億~2億開始算如何回收多了二軍成本。宿舍。球場。人員。薪水。所以比以前花費多了聯盟現在不收場租了。每場工作人員都是該主場單位出錢的場租就直接主場對主辦單位。聯盟那個幾趴沒抽了
作者: jess730612   2017-05-25 10:28:00
在只講本質的年代 軟硬體建設華麗行銷根本不存在
作者: cheercha (一堆莫名的誤解)   2017-05-25 10:32:00
這篇文章統計的範圍太籠統了,根本不能拿來跟現在比
作者: rodyguy (曙光破曉又一日)   2017-05-25 10:34:00
很無言
作者: omanorboyo (omanorboyo)   2017-05-25 10:37:00
這文章多久以前的啊
作者: TllDA (踢打)   2017-05-25 10:37:00
lamigo平日內野才300 而且還一堆是銀行贈票的
作者: vans726 (vans726)   2017-05-25 10:42:00
票房不只兩倍 米糕應該爽賺
作者: richshaker (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禮貌!)   2017-05-25 10:43:00
門票均價用400元算太多了吧?只有假日的熱區是450元欸,內野其他區域加外野就抵銷掉不少,而且平日場次比較多。如果用350下去估馬上差2000多萬
作者: mimchu (蒟蒻)   2017-05-25 10:45:00
薪水支出多多少
作者: richshaker (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禮貌!)   2017-05-25 10:47:00
平日全350半250,去年沒銀行贈票,但企業票一直都有,等於一張票以200或250左右賣出(贈票企業也是要買單的,這跟純送免費公關票不同)
作者: a0187 (高高)   2017-05-25 10:49:00
根本廢文,抓15年的預算算LM? 為什麼不一樣算兄弟的?
作者: paul810928 (阿波~)   2017-05-25 10:51:00
難說 太子在行銷上也砸大錢 真有賺也僅小賺吧
作者: rea1 (跟鄉民認真就輸了....)   2017-05-25 10:57:00
爪爪都說收視率比門票重要. 所以入場人數下滑沒要緊啦!!!!
作者: Dragonlong (Dragondragon)   2017-05-25 10:58:00
就差不多煙火錢
作者: monkeyboy ( N￾NN )   2017-05-25 11:00:00
幫補血 可憐得罪吱吱
作者: redcless (阿布拉)   2017-05-25 11:02:00
商品銷售不只這些
作者: insurreal (gives you wings)   2017-05-25 11:03:00
商品銷售可能低估哦...
作者: richshaker (現在的小孩真不懂禮貌!)   2017-05-25 11:04:00
商品銷售可能低估+1,轉播權利金記得有新聞可以推估吧!
作者: sealy (~PiNk PaNThEr~ )   2017-05-25 11:12:00
成本 成本 成本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作者: jess730612   2017-05-25 11:25:00
在劉老董接受鄭弘儀的專訪談到 LM的10年桃園球場OT約每年桃園球場維護費2~3000萬 細部建設又投入5~6000萬LMG跟LMTV又是一筆可觀費用 各種行銷趴經費也無法估計綜觀成本很難與職15相提並論 當然周邊收入也猛爆成長
作者: goodevening (小瑋柏)   2017-05-25 11:32:00
球員薪水跟人數跟以前差太多 整個後勤也不同真的好賺那為啥沒人要玩?
作者: comboday (阿棋)   2017-05-25 11:39:00
嗯真好賺 大家都進來吧
作者: woulin (woulin)   2017-05-25 11:43:00
去年桃園虧7000萬
作者: iecq (淡藍色的水)   2017-05-25 12:13:00
一二軍球員總數,行政人員,啦啦隊,煙火跟15年對比!?還沒加上認養球場,硬體改善等等
作者: ichiyo (ichiyo)   2017-05-25 12:21:00
LMTV主場轉播 主持人和來賓的費用,每週還有2個自製節目例外還有每場比賽的煙火費(沒放要報銷)有的球隊還沒認養主場 不用維護費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7-05-25 12:38:00
成本差這麼多
作者: unformat (你們這些失戀的笨蛋)   2017-05-25 12:51:00
單一主場的收視率就是沒有全台主場高
作者: carmelo978 (MELO)   2017-05-25 13:01:00
為什麼還要給棒協錢?
作者: rei196 (棉花糖)   2017-05-25 13:58:00
光喇咪girls就佔很大支出了,一定虧的啊
作者: TURN   2017-05-25 15:05:00
每一場的球員後勤 行政人員 LMG LMTV 商店營運 應援團隊 球場軟硬體設備 煙火 就是一大筆了,哪能跟當年來比
作者: orangel (再也不開的向日葵)   2017-05-25 17:05:00
劉董有說去年掏腰包8千萬才打平都沒在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