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九下為什麼不觸擊

作者: squd (ABARU)   2017-03-10 17:54:51
※ 引述《markwu123 (單身旅記與日光傾城)》之銘言:
: 直接改成用得分機率來講
: 1. 得分機率
: 一人出局三壘有人的得分機率比零人出局二壘有人的得分機率高
: 但是觸擊不是百分之百會成功....
: 得分機率
: 0 1 2 3 12 13 23 123
: X 0.26 0.43 0.59 0.84 0.67 0.84 0.84 0.86
: Y 0.14 0.26 0.41 0.66 0.45 0.62 0.70 0.63
: Z 0.06 0.13 0.22 0.28 0.27 0.34 0.27 0.35
: 0.59 < 0.66x(1-q)+0.41xq q為觸擊失敗率
: 觸擊成功率要8成才會比較高....XD
: 2.吳使打者揮空率和奪三振率都非常好。
: 後段打者有效攻擊的機率比前段打者有效攻擊的機率低
: 所以就可以用決策樹來看
:
作者: Somehow5566 (參號5566)   2017-03-10 17:56:00
專業分析 不過數據哪裡來的呀喔看到了 有連結
作者: xxplayss (幹~~不帥讓妳踹!!)   2017-03-10 17:57:00
一出局三壘有人,勢必會填滿壘包?強攻派的不認同哦
作者: pyhsi (嘿嘿~~)   2017-03-10 17:58:00
問題是..無生還的球哪有那麼好點,光看他KKK的那些球路你們確定點的出去?
作者: xxplayss (幹~~不帥讓妳踹!!)   2017-03-10 17:59:00
填滿之後輪到大基基打,我不敢想像了
作者: JBROTHER (專賣韓國男女裝)   2017-03-10 17:59:00
無法點又無法打 給難怪有人說大師兄幹脆三振比較快
作者: Somehow5566 (參號5566)   2017-03-10 17:59:00
別說啦 你分析這麼多 還是有人會說你這樣浪漫派愛幻想^^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00:00
那個數據本身在昨天當下情況來看 是沒有意義的那是聯盟平均水準下的數據
作者: mike0327 (小麥)   2017-03-10 18:00:00
哪可能沒辦法點 你點成飛球都比被K好
作者: keler (SNOOPTOWN)   2017-03-10 18:01:00
有考慮三壘有人擊出外野犧飛或右半邊滾地取分機率嗎?先撇開吳昇桓這個因素XD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01:00
當下是大人打小孩 低階對高階 新手對魔王 用平均看沒意義
作者: cliff02468 (資深反指標)   2017-03-10 18:01:00
點成飛球比k好0.0?
作者: ffaarr (遠)   2017-03-10 18:02:00
數據就是所有的狀況都在裡面了啊。說數據應該修正贊同,但要說沒有意義不贊同。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03:00
你讓同一批人 同一的情況打一百次 也不會有59次得分再見
作者: Somehow5566 (參號5566)   2017-03-10 18:03:00
裝睡的人叫不醒啦 不點就是浪漫 懂?
作者: ffaarr (遠)   2017-03-10 18:03:00
具體沒意義那 一堆感覺 會比較有意義嗎?
作者: cosmo263 (Como)   2017-03-10 18:07:00
0.595/2壘跟0.571/滿壘(1出局),守方壓力差很大.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7-03-10 18:08:00
就算用1成多打擊率去算也有50場左右會獲勝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09:00
如果只有.10勒 連三棒0安的機率提高到73% 有安27%整體大樣本的(.1聯盟 如果有的話) 0out2B就不會停在.59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7-03-10 18:09:00
守方壓力能量化的話才有用 不然就是純感覺啦XD
作者: squd (ABARU)   2017-03-10 18:10:00
低階對高階所以數據都會下修 理論上兩個case還是會差不多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10:00
所以我說 他一開始使用的那個表 在這個case裡面 沒有用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7-03-10 18:10:00
你只算連三棒擠一支安打 但第一棒鳥滾推進第二棒高犧也是會贏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11:00
真有人認為同樣case打100次 會贏接近59次嗎 不可能吧我只是說那個表 在這個caes 無用使用一個沒有參考價值的數據 再去假設觸擊成功率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12:00
拿常識跟機率比較高來主張該點 數據出來卻又不想參考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12:00
再推演出來的結論 自然參考價值也不大了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7-03-10 18:12:00
這個表當然沒用 上頭就有人有數據下修過的表對吳昇桓的觸擊成功率也沒有80%(中職平均都沒有這麼高)
作者: odsky (oodd)   2017-03-10 18:13:00
假設是同樣投打 打100次 贏接近59次 是可能的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7-03-10 18:13:00
更別提對高階投手成功率還會下修
作者: xxplayss (幹~~不帥讓妳踹!!)   2017-03-10 18:13:00
照原PO講的,一出局塞成滿壘,輪到大基基,你們不覺得這希望有比較大嗎?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14:00
因為這篇的原po用的是一個聯盟平均數據 想代用昨天case我只是想說 這個推論方式是錯的 因為昨天不是平均狀態
作者: xxplayss (幹~~不帥讓妳踹!!)   2017-03-10 18:14:00
賭大基基高飛,比賭大師兄安打機會大很多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14:00
可以感覺觸擊比較容易得分 不許別人感覺放揮擊也無妨如果每個狀況都是個案 那又何來"機率比較高"之說因為根本每個狀況跟樣本都不同啊 何必參考以前狀況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16:00
這篇的原po說 不同等於數據會下修 他的假設是平均全面下修真的是平均的全面下修嗎? 這個部份就需要邏輯論證了如果今天在同一個聯盟 打者/投手 都是平均等級的選手這種推論方式是正確的 之前蔣IBB事件也有人用過此方法問題是今天很明顯是高低階不同級 你用平均數據當樣本本身就是錯誤推論 源頭錯了 結果自然沒辦法信服人昨天不只不是平均狀態 還可以說是極端值狀態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20:00
那中華隊的觸擊能力高於平均還是低於平均??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20:00
最簡單舉例 你拿這種平均得分機率表 套用在軟投vs大王或者 洋投vs咖啡 然後用這張表推論出 點/打比較好 正確嗎?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21:00
就是也沒人說得準啊 你要覺得高 別人也可以覺得低
作者: initialdark (保存期限)   2017-03-10 18:21:00
結論就是 中華隊不會觸擊 一堆人覺得會失敗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22:00
我只是要說 昨天是離群值 這種推論方式一定是錯的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22:00
拿機率來說服人 就是要提出數據 不然都用感覺的就好啦
作者: initialdark (保存期限)   2017-03-10 18:22:00
中華隊要不要先練練 9下2壘有人0出局怎麼得分
作者: BIGT (BIGT)   2017-03-10 18:22:00
如果只這樣算的話幾乎用觸擊 得分記錄就是會降低 請問為何觸擊沒有從大聯盟或是日職消失??????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23:00
沒有人說一定會失敗 而是數據顯示 加入失敗風險之後不會比直接揮擊好沒有消失 是因為不是每次都中心棒次才遇到這種情況啊
作者: BIGT (BIGT)   2017-03-10 18:23:00
另外大師兄狀況不好,也不太會觸擊 是不會換代打哦
作者: initialdark (保存期限)   2017-03-10 18:23:00
如果還是在玩大棒的浪漫 就永遠不會啦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24:00
樓上問了一個好問題 為什麼觸擊沒消失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平均等級選手 有打的好的 有打的差的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24:00
1.2.7.8.9棒遇到這樣 那當然觸擊的機率極大啊
作者: Somehow5566 (參號5566)   2017-03-10 18:24:00
腦點派不會看數據 只會浪漫浪漫叫 科科
作者: BIGT (BIGT)   2017-03-10 18:25:00
大師兄 這場就是打的差的 5k 扣除最後一打席也4k了 不換????
作者: initialdark (保存期限)   2017-03-10 18:25:00
現在是在比得分機率 而且是一定要得分吧?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25:00
大師兄/一全/桃園王 這三個到底有沒有MLB平均打擊實力
作者: BIGT (BIGT)   2017-03-10 18:26:00
打者是要看當天狀況的 不是只看棒次的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26:00
如果有 投手也是MLB一般平均等級 這張表就可以用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26:00
加上觸擊失敗的風險 得分機率就沒有比較高 是要講幾次
作者: BIGT (BIGT)   2017-03-10 18:27:00
沒說一定要大師兄點 但西瓜不換人 說不過去
作者: DampierFor3 (Damp for 33333333333333)   2017-03-10 18:27:00
聽不懂就是聽不懂啦,觸擊跟打中華職棒2的葛雷諾一樣必定成功你不知道嗎觸完少一個人少一次揮擊機率也好像不會下降一樣懂嗎
作者: BIGT (BIGT)   2017-03-10 18:28:00
日本就可以四棒觸擊 五棒打回一分 那場後來也贏了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29:00
如果說4K狀況差該換 這我沒意見 純粹討論觸擊與否而已但日本也曾經讓鈴木一朗觸擊失敗
作者: pain0 (囧)   2017-03-10 18:30:00
一直講日本,啊就豬公流發源地啊,好的不學學壞的
作者: squd (ABARU)   2017-03-10 18:30:00
下修是一定的 但是當然不會平均的下修 不過最關鍵的短打成功率這的數據是最難推估的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31:00
既然難估 那觸擊成功機率比較高這個論點就很難成立啊
作者: Nobita (野比太)   2017-03-10 18:31:00
短打成功率也會下修阿 只是離群值 用這種推論方式不妥當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35:00
但除了這樣也沒辦法用別的辦法推論了啊 只剩感覺XD
作者: initialdark (保存期限)   2017-03-10 18:36:00
好啦 考慮中華隊不會短打 打無生還安打比短打成功還有可能可以請中華隊好好練練得分方式嗎
作者: stocktonty (前田憂佳)   2017-03-10 18:39:00
又在 不觸擊 就是 只剩安打可以選 這種邏輯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0 18:40:00
推你的分析 講短打的其實是被自己看球經驗框限住
作者: initialdark (保存期限)   2017-03-10 18:40:00
不一定短打啊 推進就好 問題是沒有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0 18:41:00
我對於這個play教練的選擇其實不會有意見 因為就只是個選擇 效益上真的差不多
作者: initialdark (保存期限)   2017-03-10 18:43:00
就主題是討論短打與否而已 目的是推進壘包短打 內滾 安打 外飛 中華隊打吳要選哪一個?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0 18:51:00
觸擊反退一個壘包的結果有考慮進去嗎? 不就算給你看整體效益沒差那麼多 出局數跟壘包都很重要 一直要微觀去看吳昇桓的球難打 尾勁派的也就難點 上竄的更可能點成飛球在打跟點的樣本都少的情況下 去指責教練這個play沒有必要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19:28:00
不能這樣算吧 那機率表格不就是後續採取各種狀況下最終得分得的機率嗎 要把一打席一打席分出來看的話 是不是也要
作者: forgiveus (原諒我們)   2017-03-10 19:29:00
非關晉級這是什麼理由…全臺灣都在等中華隊贏,結果你覺得教練團在想「非關晉級,哪一種打法沒差啦」這樣?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19:30:00
比較一下採取非觸擊所會遇到的狀況的機率呢??
作者: icou (已哭)   2017-03-10 19:40:00
最後一段說的不關晉級這說法真是敗筆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0 19:49:00
0out 2b的得分機率不是已經算出來?這是已發生。1out3b觸擊要推是因為沒發生,且有失敗率和執行不同結果,要推這一步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20:17:00
問題是 0.59是從NO OUT 2B 到最後3OUT前得分的機率這是0out2b後 採取各種手段最終得到分數的機率你要比較這打席觸擊和不觸擊 不能用0.59來比0.571阿要也是拿這打席觸擊的0.571 和這打席非觸擊的0.XXX來比吧
作者: squd (ABARU)   2017-03-10 20:22:00
0.59包含觸擊的數據在內沒錯 但是觸擊後成功率下降不就表示不觸擊成功率更高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20:23:00
更何況 這矩陣引用的資料是10年前的中職資料...不 因為你"觸擊後"有把觸擊失敗列入計算 而0.59則是那打席發生前的期望值 之後就不是0.59了要比觸好還是打好 應該是拿觸的結果0.571和打的結果比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0 21:56:00
第一個 leadoff double的樣本中 前面有人提過觸擊的數量很少 所以扣掉觸擊後的權重重算結果沒差很多 你不相信的話可以自己算算看 另外就是就算1out 3b 0.66好了,給一個90%的成功率好了,這樣也才0.594 跟0out2b的0.59相去不遠所以才會前面有大大提到差異不大 這樣還要凹嗎?事實上就是微觀的想像是美好的 但是我對中華執行打跑觸擊的印象都是恐怖的 然後統計告訴你 計較這件事情根本不重要 這次會輸也是崩在先發戰力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23:20:00
leadoff double樣本觸擊量少是當然 因為九下爭一分才降玩而且這是邏輯的問題 你不能不去了解非觸擊後的期望值就拿觸擊本身的期望值去比打席前的期望值 這根本謬誤0.59的意義是 後續三棒用各種方式最終能得分的機率而0.571則是以 這打席一定造成一出局 為前提計算的用"剩兩打席機會且未必上B" 和"在2B剩三打席機會"比當然是會比較低阿^未必上3B換句話說 要用0.571比 就要比"這打席正常揮擊的期望值"這打席正常揮的話 也是有雙殺或倒退一壘包的機率在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7-03-10 23:54:00
那部分已經包在0.59的範圍內了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23:57:00
...同理0.571也包含在0.59內 幹嘛獨力出來又拉回去比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0 23:58:00
吃我37在講啥 那部份就已經包在0.59裡面了啊 X!什麼都沒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23:58:00
所以就說不能用0.571去比0.59嘛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0 23:59:00
你算在哪 算個毛歐...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01:00
所以你終於搞懂了嗎? 0.571還是0.59裡面期望值比較低的組合 所以你觸擊跟強攻差距不大 甚至強攻會好點那你不嘴別人 你好好算出來 不要出張嘴 看看結果是不事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02:00
你根本沒搞懂 0.571只是這一打席用觸擊這一行為的期望值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02:00
差不多 整天叫別人算 連點概估能力都沒有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06:00
如果不把出局數的珍貴考慮進去 就會得出你的缪誤 所以你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06:00
"這一打席用正常揮擊的期望值"也會比0.59低好嗎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09:00
就是因為要考慮出局數的珍貴 才要算這打席正常揮的期望值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09:00
強攻比觸擊比較好 就是有機會能省出局數啊 恭喜你終於懂棒球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10:00
0out2B三個出局數機會才0.59 你只用一個打席比當然一定比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10:00
你有這個概念後就好好拿馬可夫鏈來算一下 再來戰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11:00
所以才要比"這打席觸擊"和"這打席正常揮"而且 九局下半平手 不需要跟你"一直打下去"..........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12:00
然後咧 你考慮得分機率 不用往後推演嗎?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13:00
無言耶 沒邏輯亂解讀還在那自嗨....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13:00
推演下去只是要算到得分或三人出局為結局啊 你的模型如果果沒有考慮出局數變化 當然只能看一打席 對比起來就像單細胞生物問多細胞生物依樣 為什麼你構造這麼複雜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15:00
你拿0.59比才是不考慮出局變化好嗎問題是這打席打下去 不論用打的或用觸的 就不再是0.59了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17:00
一堆人就跟你講觸擊樣本數少影響少了 一直有疑問你就自己算一遍啊 就估出來跟0.59差距不遠啊 你有閒你好好算啊 看是不是如你講差很大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18:00
也只有你跟我講觸擊樣本少了 何況你在講資料哪來的都不知再說 樣本少又如何 這跟能不能用0.59來比根本無關阿...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20:00
前面文串推文有人講了 你自己也知道leadoff double下用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20:00
你以為樣本少就可以直接拿0.59比 可見你根本搞不清問題嘛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21:00
0.59是看三個出局數的 0.571是這打席觸擊這一行為本身的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21:00
樣本數少又機率期望值沒差距最後均值很遠 我沒很閒但粗估就知道沒差太多 歡迎好好算後打我臉 我不嘴砲就粗估等你不要嘴砲 也不用你講的0.571 我用1out3B的得分機率0.66就給你一個超高的觸擊成功率0.9好了 這樣也才0.594這跟0.59才差0.4% 你自己想想獨立出來會有差多少?搞不好觸擊還是拖油瓶 因為成功率沒有0.9那麼高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26:00
你說的這種算法根本就沒有邏輯...只是再湊數字而以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27:00
0.571只是這篇原PO推估韓國會拆招 最終的可能變化 要算觸擊在0out2B的影響 你就拿0.594去思考吧沒有邏輯 願聞其詳? 顆顆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29:00
你0.66變成0.594的算法就是唬扯了 還思考個屁歐...首先0.66是後續兩個出局數內能得分的機率 並不是後續一打席能得分的機率照你這種算法 1out3B就算給你一個打擊率100%的打者去打得分機率也只有0.66 XD 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53:00
超好笑 這是得一分的期望值啊 自然是所有可能狀態的統計推估 今天你有一個偏離常人保證100%打擊率的 對0.66這數字自然會往上貢獻 但是所有打者都100%嗎? 過去資料就告訴你不是啊 從你講這番話舉這種例子就知道你不懂得馬可夫鏈連模型怎麼建出來的都不知道 來這戰個X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0:57:00
你知道的話 怎麼還會拿個0.9去乘0.66還沾沾自喜咧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7-03-11 00:57:00
而且我告訴你我還高估 另一篇文章有人說MLB打者對吳昇桓觸擊成功率只有60% 給90%很給打者面子了所以你知道單一案例跟所有樣本的差別嗎? 你知道你舉的例例子是單一案例還是所有樣本的outcome嗎?
作者: EatMe37 (= ==")   2017-03-11 01:00:00
別說那麼多 先承認0.9*0.66有問題吧...你的"觸擊強攻差距不大"就是建立在胡亂湊出來的數字之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