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kajimatt (Shohei Otani #11)
2016-12-12 13:51:54其實可以看一下大專盃分組預賽的賽況(取至棒球維基)
https://goo.gl/1XMI79
今年16隊沒有一支隊伍在預賽拿到3勝0敗晉級(預賽有和局制)
甚至還有2勝的球隊(北市大、高雄大學)無緣晉級八強
剛升上甲一的高雄大學預賽擊敗台體大、文化大學輸給義守大學無緣分組第一
高苑科大預賽擊敗國體大
這跟學校球隊數增加且實力相互接近也有關係
其實這是好的現象
像北市大、遠東科大分別在秋季的協會盃、梅花旗都有四強的成績
今年大專盃預賽義守大學、遠東大學也以分組第一晉級8強
而被拒8強之外的隊伍中,大同學院、康寧大學前幾年都還是4強的隊伍
甲一球隊會變得更競爭,更別說甲二球隊也有不少球隊等待升上甲一
至於嘉藥的教練說甲一隊伍增額
說真的我還覺得大專盃甲一的隊伍還太多
更別說有些人觀念只是認為甲一、甲二組的意義只有補助款的差別?
難道主旨不是依實力來分?
每一級的隊伍越少,分級越明顯,球隊應該會更競爭才對
加上每一級的球隊少,安排更多比賽數更方便
畢竟現況每年甲一級16隊預賽打3場,複賽(排名賽)3場,有晉級4強隊伍才有後面2場
總共也才8場比賽
雖然比賽多可以增加競爭對抗性
但棒球並不像籃球能一級16隊單循環可以打很多場比賽
大學棒球單一層級隊數少應該就能改善這現象
像日本的大學主要是大學聯盟
部分聯盟因為球隊數多,所以有分級,
最多還有分到四級的大學聯盟,一級至少有6支球隊
而以東京六大學聯盟為例,春季和秋季至少2次雙循環的比賽共20場
聯盟之外還有全國大賽...至少是有安排的規劃
反觀每一年大專盃賽事就只有大專盃和梅花旗,
其他賽事都是和業餘成棒混再一起打,說不定重視度還比前2項賽事還高
這有沒有利弊我是覺得可以討論,不過放眼全球應該只有台灣這樣做(如果有其他例子求指
正
日本的大學棒球也是有和業餘(社會人)進行交流,但主要還是大學賽事為主要戰場
大專棒球賽事棒協是怎麼規劃我想連理事長應該都搞不清楚(連LLB沒積分都不知道)
而甲二級一些球隊也能報名和業餘成棒一起打自己所稱之的甲級聯賽
至於輔大棒球隊的成績退步是事實
不過學校對棒球是否很重視也很重要
看看輔大的女壘隊說解散就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