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職棒跨領域轉職成功 關鍵在球員意願

作者: pttzoo (別放棄希望 ^^)   2015-12-11 15:45:27
文中第4段提到
球員轉任母企業的人數至今仍是0
看來球員還是想從事棒球相關工作
或是自己另謀出路
當初打著回任母企業根本是個晃子
相對之下中信辜大少真的對棒球很有心
從基層到職棒完整體系
職棒退役球員也多了一條出路
職棒跨領域轉職成功 關鍵在球員意願
撰文:卓子傑(活力熊) 來網:(轉址)http://bit.ly/1Q67I7T
中信兄弟釋出名單公布後,楊培弘領隊在受訪時曾提及:「球團會輔導遭釋出的球員轉業
,包括轉介臺中運動家棒球隊、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或中信集團其他相關事業。」這是保
障選手的一項德政,中信兄弟不是第一個提出協助轉職構想的,但是他們應該是四隊中最
可能暢通球員轉職渠道的球隊,主因在其他三支球團沒有業餘球隊供轉職去處。
是的,中信兄弟所以有機會真正落實這項德政,是因為旗下有中信持股的台中運動家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等業餘球隊可供轉任,其他三隊的主業大多是服務業,球員有機會轉職
,第一選擇還是會想留在球場,這是關鍵點。
談到球員退役轉職母企業, 當然會想到 2003 年底剛要成軍的 La new 熊,董事長劉保
佑先生就曾傳達讓退休球員自由選擇進入母公司就業的構想。劉董當時受訪的原話:『只
要球員不嫌棄,將來可以選擇受職業訓練,進入公司內部任職。』
中職過去有沒有比劉董先提「球員退休可轉職母企業」的概念無法百分百確定,但劉董確
實是很早有這個構想的企業主,而且他是個言出必踐、頗重然諾的長者,如果真有球員提
,他會執行,不會自違諾言。
歲月如梭,十二年轉眼過,從熊隊到猿隊,隊史上球員轉任母企業的成功案例有幾位呢?
答案是:零。為什麼?主因是球員本身的意願不高。
先大致分類一下,中華職棒球員生涯結束的原因:
1.有始有終,終老退休:如石志偉、王金勇、陳連宏、
2.因傷勢、成績下滑,在當打之年被釋出:如黃龍義、李風華、
3.和管理階層強烈意見分歧,最終被釋出:如潘忠韋、
4.另有生涯規劃,急流勇退:如張志強、
5.涉放水案被球界封殺:很悲哀,這就不舉例了。
上述五點大致上是球員離開職棒的方式,第五點不用討論,絕對沒機會回母企業的,第四
點的人他有自己的規劃,也不會回母企業任職。第一到三點的球員,應是適用轉職德政者
。這些人也不在少數,尤其是第二點:當打之年被釋出者,這區塊的人數遠高於終老退休
者。那為什麼轉職成功者還是 0,那得看球員離開球場的原因和球員當下的心態了。
很明顯,和球團真正好聚好散者只有第一族群,他們要提轉職成功的機會最大,但這些人
退休以後大多都還是想找棒球相關領域:如教練、球團管理、球探等等…跨領域轉職不是
他們第一選項,例如陳連宏、石志偉或曾豪駒。
對第二點的族群而言,被釋出時他們肯定認為自己還能打,轉往他隊延續職棒路才是第一
目標。至於第三點的族群,和球隊管理階層不對盤,在球隊發展已經沒有保障,球員本身
也有自己的傲骨,跟球團或教練團不合,不見得想開口回母企業工作,自然也不會開這個
口。
引薦跨領域轉職沒有成功案例,最關鍵的點從來不是企業意願、經理人意願,而是球員的
意願。
台灣的運動員大多是一輩子都在打球,過了30歲以後,他們跨足新領域的學習能力相對還
是稍弱一點,如果母企業的產業跟棒球沒有直接關聯,這些球員有沒有意願願意拉下臉轉
職服務業,重新接受和從小大的訓練完全不同的新領域,會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門檻。
過去球迷在談論到轉職論時,常常會提及劉董過去的然諾,我其實想說的是,這個然諾依
然有效,之所以沒有成功案例,不是業主反悔,而是沒球員想提。
跨業轉職這件事情,主要要看的還是球員本身的意願,和他學習新事物的開放性,我舉一
個轉職成功但並非球團引薦的例子,前熊隊隊長,現任FOX名球評的喇叭潘忠韋,他在遭
到釋出以後從事房仲業,他跟一些被迫轉職的人不同,他雖然會有經濟壓力,但這個領域
其實是他在球員時期就考慮過的退休轉職選項,他評估過自己的個性和學習能力,雖然在
現役時期,退休轉棒球教練還是他的首選,但後來他從事房仲業時,拚勁、能力、績效都
受到業界和顧客極大肯定,甚至拚過頭讓自己的身體有點微恙,從他的身上看到,球員轉
職時,個人意願和保持自我彈性是很重要的,勇於跨出從小就習慣的專業舒適圈者,還是
比較少。
近幾年一些轉職的運動員案例:
a.轉職教練團:陳連宏、曾豪駒
b.轉職球探:王金勇
c.轉職球團行政管理:石志偉
d.轉職基層教練or自營事業、兼任球評:張志強、黃忠義、潘忠韋
e.轉職母企業員工:陳信安
f.轉職藝人:哈孝遠、陳建州
上面是轉職成功的各類案例,但透過母企業引薦而轉作旗下非運動產業者,中職幾乎完全
沒有;台籃的部分,台灣飛人陳信安應該可以算一個,他在2013年底發表退休聲明後,就
任職璞園建築團隊董事長秘書,這是榮譽職還是實職我無法確認,但至少是一個成功案例
。但他曾表達想轉任教練或球探的想法,推廣籃球運動,還是他真正的志向。
不只是棒球員,大多數球星在職業生涯中斷時,第一時間想到的當然是繼續打、其次選項
是轉教練、球團管理、球探、球評,再其次才是跨領域產業,跨領域者,除非本有規劃和
意願,像潘忠韋投入房仲業、張志強投入基層教育和農業、陳建州投入演藝圈和籃運推廣
,不然大多跨業者,若因無球可打被生活所逼,才轉行做生意或通告藝人,失敗比例很高
,因為有沒有新的志向、有沒有踏出孰悉舒適圈的意願,是成功的關鍵。
中信兄弟的推薦轉職,無疑是個仁政、德政,但目前我預估成功落點都還是會在旗下的業
餘棒球隊,會不會真有棒球之外的轉職成功案例?只能說盼望能實現,真正落實讓球員多
一份後續工作保障的德政,但是前提依然是球員自身意願。
作者: pttzoo (別放棄希望 ^^)   2015-12-11 15:46:00
突然發現,當打之年被釋出,好像都是同一隊.....
作者: yms55662003 (love piano)   2015-12-11 15:48:00
名字先打對
作者: kenike   2015-12-11 15:59:00
EDA安排去義守大學當教練 都沒人提
作者: hugh509 ((0_ 0))   2015-12-11 16:06:00
彭政欣也是轉行政啊
作者: jkduke (jkduke)   2015-12-11 16:55:00
潘忠韋 黃龍義...
作者: WeAntiTVBS   2015-12-11 18:18:00
現有四隊裡面就有三隊母企業有實際經營大專院校..擔任董事等也算..
作者: Sheng98 (賤狗的窩)   2015-12-11 19:31:00
喇叭轉職最成功, 雖然最後還是轉回和棒球相關的球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