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真的有能力獨自撐起八支職棒隊嗎?

作者: taiwanduncan (鄧肯)   2014-05-08 21:28:10
如果大家討論的是台灣能有幾支「實力夠水準」的職棒球隊,那我也贊同現在
擴充到八隊是弊大於利,理由是台灣人口太少,好球員太少等;但如果大家討
論的只是台灣能容納幾支職棒球隊,那麼我認為八隊絕對可行,關鍵在於球隊
能否獲利,只要能賺錢,肯定一窩蜂來組成球隊,別說是八隊,十隊、十二隊
都有可能。
或許有人會說,就是台灣人口太少,球隊才無法賺錢,所以別說養八隊,現在
連四隊都養得很辛苦;這些話我只同意一半,因為人口少不完全等於市場小,
扣除掉下班時間太晚等因素,台灣市場小的原因在於球迷少,準確來說,是熱
愛、瘋狂的球迷太少了。
除了王建民、陳金鋒等大聯盟、國際賽民族英雄是大家都認識外,其他像是林
智勝、林益全、林泓育等中職球星,一般人大概就不知道了。既然不認識,怎
麼可能會長期收看轉播(提升收視率,轉播權利金增加,廣告量變多)或進場
看球(增加門票收入)呢?至於原來就是球迷的人,你有狂熱到每周進場看球
(門票收入更多),甚至搜刮周邊商品(商品收入變多)嗎?
現階段來說,台灣的球迷不夠多,狂熱球迷嚴重不足,所以就連四支球隊都養
得很辛苦。
那麼該怎麼做呢?有人會說,培養更多好選手,球隊實力變強,球迷自然會增
加。這些話我也只同意一半,範例就是近幾年的統一獅,就算已經連霸了又怎
樣,球場座位看起來還是稀稀疏疏啊。反觀近幾年的兄弟象,雖然戰績不算頂
尖,但球迷還是很多。
所以部分網友說,台灣的好球員已經夠少了,擴隊會再稀釋,導致現在的七八
九棒變成三四五棒,比賽內容會變差等負面效應,我覺得會有影響,但並非絕
對關鍵,重點還是在於如何培養球迷,特別是看熱鬧的「迷哥迷姐」型球迷。
這種球迷就像追星族一樣,會砸大錢在偶像明星上,舉例來說,羅志祥唱歌很
好聽嗎?或許見人見智,但並非人人稱讚,可是他舉辦簽名會時的「三張合照
,五張抱抱」活動,還是有許多歌迷花了幾千元購買多張專輯,就為了跟他合
照、抱抱。看起來不太理性,但是這種球迷對於養活明星、球隊,甚至是產業
有極大的幫助,越多越好。
我覺得今年的LAMIGO就是朝向這個方向在前進,球隊實力沒有大幅進步,至少
林智勝、陳金鋒、郭嚴文等主力球員的狀況都不如當年,但是桃園球場的票卻
越來越難買,為什麼?因為他們有LAMIGIRLS、阿誠、煙火秀、小飛機、MVP唱
歌跳舞,除了比賽本身外,還有這麼多元素讓人看熱鬧。
而進場之後,看到球衣等漂亮商品又想買回家,PTT有很多人一口氣手滑了上萬
元,我還看到一件金色的球衣,設計感十足到讓我也好想下手。媒體經常報導
LAMIGO單場商品收入破百萬,對於球隊財源幫助很大。
當然啦,比起美國、日本的球場設備或商品,或許這些只是小巫見大巫,但至
少LAMIGO願意嘗試,而且看起來不少人願意買單。現在就等著看球季結束後整
體結算,如果有賺錢,就代表職棒在台灣絕不是慈善事業,而是一項可以賺錢
的事業。
在這個假設下想想看,如果四隊都這麼做,我們會增加多少球迷?如果四隊都
賺錢,會找不到人來經營球隊嗎?台灣會無法容納八支球隊嗎?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關鍵在於球隊老闆的心態,如果像統一獅一樣把職棒當成
慈善事業,那只有賠錢的份;如果把職棒當成賺錢事業,卻像義大犀牛一樣只
想降低成本,只想西進大陸,把人口數誤認為球迷數,那就算賺錢,也只可能
賺一點點;如果像LAMIGO一樣砸大錢投資,製造迷哥迷姐,或許會賠錢,但賺
大錢的機率一定遠高於其他球隊。
做個結論,以前的SONY,後來的蘋果,他們的產品都不是公認最好,價錢卻較
高檔,卻還是吸引一大堆人購買,為什麼?因為在消費者的眼裡很有質感、品
牌夠潮,希望中職的老闆也能加油,努力經營球隊品牌,而不是還沒有盡力,
就喊著台灣人口太少,要西進大陸,這是錯誤想法,應該一起把餅做大,拚拚
看大家一起賺錢,才是正途。
作者: kaiandgreen (...)   2014-05-08 23:28:00
同意~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