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日職的投手調度

作者: chngyh (來自橫濱破倉庫的路人)   2007-05-09 13:04:43
※ 引述《qwerty110 (阿佳 ( ̄▽ ̄)﹏)》之銘言:
: 日職很操投手是很有名的
早期媒體誤導加上球迷以訛傳訛的東西,我不知道如何稱之為"有名"?
: 可是我有點不懂為何要讓投手投這麼多局數or球數
: 有時候可以下場了教練都沒換
: 例如今天
: 西武涌井秀章八局投完10比3
: 為什麼教練還要派他上場投第9局勒
: 還有杉內今天的151球
: 7局打完球隊就遙遙領先了
: 如果是想說拼完投完封紀錄是另個考量啦
: 可是151球我覺得有點太誇張了吧
: 雖然沒有資料證實投太多球一定會廢掉(看那妖怪維尼....)
: 可是適當的保護選手的手臂也很需要吧
: 有人比較了解日職的可以解釋一下教練團為何要這樣調度嗎??
: 感謝
其實,當台灣的球迷在說日本職棒怎麼操投手時,大多犯了以偏蓋全的毛病
日本職棒的投手使用,是會根據監督的作風不同,而出現極大差異
有些監督,特別是現役時代是名投手的監督,就會比較講求完投
球數方面也比較不在意,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投這樣贏的
他們也經常不會去管現在的選手能不能這樣操,有時還會抱怨一代不如一代
近年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松坂大輔一進職棒就拼命"使用"他的東尾修
還有對上原浩治撂狠話說"要是我就會完投"的堀內恆夫
野村克也是個比較特別的例子,相信大家都知道,之前有不少人為他吵過架
大多數人認為他非常會操投手,也有人辯護說他也會做投手分工和調度
我個人同樣是把他歸類在很操投手的範圍內,以前我也曾經寫過....
為什麼會有"再生工廠"?就是因為手邊的都用壞了,才需要資源回收嘛!
但追根究底地看,我並不覺得他的觀念上就是一定要把投手操到死
他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贏球,要贏球就要把手邊一切資源都用到極限
所以大家看到的野村操投手的狀況,就是由此而來的表象
但是,日本職棒也有著追求保護投手的監督和教練們存在
最有名的就是1980年代近藤貞雄前中日監督所建構出來的投手分工教派
近藤的直傳弟子權藤博,更是把這部份發揚光大
他甚至提出"投手是消耗品(所以要好好保護)"的觀念
大多數中日系統出身的監督和教練,都有這樣的特色
包括因為現役時代有一年總冠軍戰不滿權藤把他調往後援的星野仙一
儘管之後和權藤不合,但他擔任監督後,還是承襲這樣的投手分工傳統
即便到了阪神,也是在他把投手群大改造並重新分工後,猛虎才逐漸復活
還有,郭源治的百勝百救援,也是拜中日系統的重視分工和保護所賜
目前的日本職棒,不只是中日系統出身的人物
幾乎每一隊比較年輕一輩的監督和教練,都有這樣的觀念
只是做得好不好,就要看個人能力了
看到台灣球迷用少數很極端的例子拼命罵日本職棒操投手
卻無視於近二十年來保護投手觀念在日本的快速發展並成為主流
個人是覺得蠻好笑的(因為偷笑太多次快內傷了,所以才要出來寫這些)
當然投手分工做好和用球數減少並不一定呈正相關
日本職棒的先發投手多是看局數來調度,所以每場超過100球的比比皆是
我自己判斷球數會不會過多時,也是把標準放到7局120球左右(純個人觀感)
比起MLB,當然用球數多這點總是被台灣球迷攻擊,而且是追著猛打
但是....請問一下大家,有沒有看過"侏儸紀公園"?
裏面有一句台詞是"生物會找到自己的出路",記得嗎?
同樣的,日本的投手也在許多方面加強,以適應這樣的文化和作風
最明顯地就是愈來愈多選手將重量訓練視為重要的訓練項目
至於在春訓投幾百球幾千球,有些日本人覺得那也是一種適應球季的訓練
個人對這樣的作法是抱持疑問,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日本球員並非呆呆地等著被操爆,他們還是努力地在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
現在日本職棒真正被過度使用到受傷,甚至毀掉選手生命的球員明顯少了
不就是一種生物和環境之間逐漸取得平衡的證明嗎?
如果他們走向平衡了,台灣球迷卻還是硬要用MLB的平衡法去套用
算不算是關心過度了呢?....也許日本球員會感謝大家這麼關心他們吧!
另外,有一點似乎被忽略的:MLB的先發投手100球限制的觀念
在大多數台灣球迷連王建民是誰都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傳入日本了
為什麼只有促進了日本職棒保護投手的想法,卻沒有完全地被採納呢?
我覺得這才是值得思考和注意的部份
而不是老把日本愛操投手掛嘴邊,將日本職棒形容得很病態
附帶一提,上面那個問題,我到現在都沒有把握能提出很好的解答
所以請許多只有半瓶醋的人也不必急著開口,把心力放在思考比較實在
最後,關於杉內為了追求完封而投151球,我也是覺得用球數是偏多
可是也許對當事者而言,會認為這個記錄可遇不可求,所以想硬撐
今天日本的新聞也有說,王貞治監督想把他換下時,他拒絕了
如果是球員自己覺得體力可以負擔,不會影響之後表現甚至受傷的話
那麼想要去追求這樣的榮譽,我覺得一個球季兩三次還算可以接受啦
....太多當然不行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