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乾脆台灣來個甲子園好了

作者: Sugareo (不要混了 封逼唸書是王道)   2006-03-05 03:01:11
前文恕刪
我們的棒球會發展成這樣,政府絕對是難辭其咎的,重點學校發展棒球絕對是一種錯誤。
一種運動要強,運動人口一定要多,要有競爭才有進步,但是看看我們週遭身旁的學校,
並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棒球隊,別的不說,這樣總運動人口數就差很多了,競爭力就差很
多了。除了競爭力之外,選手的選材也有很大的問題,台灣每一個打職棒的選手,哪一個
不是從國中、國小就開始被台灣的基層教練,以苦練、土法煉鋼的方式操上來的?而且操
到幾乎連唸書的時間都沒有,一但打不好,後果就很慘。但是想想看,難道那些沒有棒球
隊的學校,就沒有比曹錦輝、王建民、郭泓志天資還要好的人嗎?很抱歉,就算他們再怎
麼喜歡打棒球,也會因為學校沒有棒球隊而作罷。
另外一點,台灣的空地,總是會有人禁止打棒球,怕打到人,所以要傳接球都很難,這絕
對是影響棒球發展的一個很大的因素,而且簡易的棒球場實在是太少了,這絕對是十分不
利棒球發展的。
其實在國外,社區球隊是很發達的,像美國,一個社區就可以有一個少棒練盟,還會定期
請退役的職棒球員充當教練做教學。
在日本,就像大家所知道的甲子園,光光春季或者是夏季甲子園就有四千多所球隊參加,
但是裡面的球隊大多是社團性質,只能夠在放學之後練球,有很強的選手、當然也有很弱
的選手,但是這是一種興趣,一種課後的休閒活動,即使只是一種休閒的方式,有才能的
人還是會被發現,進入更進一步的訓練。
其實,甲子園的制度在台灣應該是很容易成功的,想想看現在在台灣的總統盃壘球賽,每
年全國不知道有幾千隊報名,而且還是越來越蓬勃發展,要是打這些比賽的都是國中生、
高中生,而且打的是棒球的話,我想不出十年,棒球的選手越來越多,素質越來越高,即
使程度沒到打職棒,也能夠因為沒有荒廢功課,而考上不錯的大學,程度好的,還可以分
為旅外級、中職級、業餘社會人球隊級。
當底層的三級棒球的人數夠多了,最高等級的職棒,也會因為球員的人數夠多,競爭力夠
而有更好的發展。
而且因為基層球隊夠多,退役的職棒球員也不會找不到工作,面玲著年紀輕輕就失業的危
機,重點是,不好的教練絕對會因為球隊數目夠多而被淘汰掉。
說了那麼多,要是所有的有打系壘的,都再年輕個十歲,然後都改打棒球的話,不出十年
台灣的棒球實力絕對會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