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勇壯,絕對有資格進中華職棒名人堂 (棒눠…

作者: kazes (你是我一生追隨的背影)   2006-01-24 14:04:57
編者的話
本期專欄文章很長,曲永健先生花了很大的工夫寫了一篇講述中華職棒最長壽洋將勇壯的
文章,編者就不多說了,請大家先睹為快此一精采文章。
如果讀者們對本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指教,歡迎來信跟我們溝通!
棒球迷電子報的電子信箱是 derrickx@ms51.url.com.tw
本期責任編輯:許詠翔
▲TOP
曲永健專欄
勇壯,絕對有資格進中華職棒名人堂!
文/曲永健
如果你是中華職棒的老球迷,應該知道真正能將你喜愛的隊伍推上年度王座的最重要因素
,毫無疑問就是球隊今年找到的洋將有多猛。洋將的名額限制16年來變化頻繁,但對各隊
基本上是公平的,找來的助拳人是好是壞當然就是各憑本事。而在洋將的重要性如此高的
同時,要是哪支球隊能超越規則的限制,多弄到一個洋將名額的話,就等於是拿到了總冠
軍戰的門票一樣。
當然這種不公平的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不過如果哪個洋將在以免洗聞名的中華職棒竟然
能多待上幾個年頭,球迷就會開始幻想入籍台灣的可能性。有一天Freddie Tiburcio(帝
波)能夠以本土球員王中波的身份替兄弟鎮守中外野,曾經是不少象迷共享的美夢吧?但
是就算不去考慮入籍其實可能得入營當兵的問題,當他在career high的次年陷入低潮並
隨即被解約的同時,這個夢也不得不醒。
從某種角度來說,當球迷開始期望某個洋將能夠以本土球員身份出賽時,隱藏在背後的想
法往往就是「這個洋將的表現已經不值得佔用一個洋將名額了」,只是並不是每個這樣想
的球迷都會意識到這一點而已。不少球迷也希望Luis Iglesias(鷹俠)能長留台灣,但
是入籍這檔事就很少被提出來討論,畢竟他的表現完全符合對於洋將的期望。
中華職棒史上最長壽洋將
2005年的球季結束之後,又傳出了某一位洋投被列入「備胎」名單之內。球團的說法是,
只要有找到更好的洋投就不會跟他續約。這聽起來當然是很合邏輯,然而類似的新聞幾乎
每年都曾出現,但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在台灣打滿九個球季。不只是追平了Iglesias的台灣
最長壽洋將紀錄,而且身為投手九年來卻可以說是全勤,比起曾因傷缺陣近一季的
Iglesias是更難能可貴。
很顯然地,雖然球團多次企圖找人取代他,但是沒有一年能成功的。一年要找到一個比他
好的投手並不難,但是要把他取代掉就必須找到與當季洋將名額等量的更好投手才可以。
從過去幾年的歷史看來,找到一個比他更好的投手似乎是極限,第二個就最多只可能跟他
一樣好,通常是比他稍差一些,找來更多人則只有免洗的份。 一個可以連續九季全勤扮
演至少第二號先發,某些年還擔任王牌的投手,為何屢次讓球團欲除之而後快,實在令人
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不少球迷也低估他,開始討論是否可能讓他入籍台灣,最後還得球團
官方出面澄清他本人並無此意願。
他到底是招誰惹誰了呢?這個叫做Osvaldo Martinez的男人。
成績足可和任何天王級投手相比
作為興農牛農藥軍團第一批成員,背負著肥料「勇壯」之名直到現在,確實如肥料般扮演
著看似不起眼卻支持整個球隊成長的角色。儘管總是被忽略,但是九年來累積的紀錄其實
早已用「偉大」兩個字形容也不為過。
他是台灣職棒至今僅有四位踏入百勝神殿的選手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外籍選手。勝場數
至今累積108場,僅次於陳義信,而超越了黃平洋的102場和謝長亨的100場。他是台灣職
棒史上的三振王,至今在1570局之中投出1286次三振,更超越了陳義信超過2000局累積的
1207次,而這也是僅有的兩位突破一千大關的選手。而作為個人獨享的紀錄,連續21局三
振打者,到現在還高掛在中華職棒聯盟的紀錄板上。
九年來他在八個球季取得兩位數的勝投,這個紀錄他與陳義信共享。九年來他不曾落到球
隊的第三號先發席次,這個地位甚至凌駕於曾經在1995年屈居郭進興與Jose Nunez(王漢
)之下的謝長亨,只稍遜於陳義信。而除了這兩位同列百勝神殿的選手之外,不論本土還
是外籍,沒有其他選手在台灣職棒史上曾經維持過這樣長期穩定的傑出表現。講的更直接
一點,就算不論表現,到現在為止又有幾位球員能在台灣職棒擁有過九年的生涯?
有人利用Win Shares這套系統評估台灣史上百大球星,結果能排在他前面的投手也只有陳
義信、謝長亨、黃平洋、郭進興、以及Jose Nunez這五人而已。
在紀錄冊上能與他相提並論的,毫無疑問都是被稱之為天王的球員。而且,他至今仍屈居
人後的少數幾項紀錄,除了生涯防禦率外,只要球團繼續留用他,要打破都是指日可待。
沒有得到應得的待遇
但這樣的選手,他的出身對絕大多數球迷來說卻是一個謎。不論他能不能繼續打2006的球
季,這都不應該是他應得的待遇。有朝一日,台灣或許會成立棒球名人堂,而他或許已被
遺忘而不會入選。但如果他入選了,作為史上最偉大的選手之一,難道只能在那裡留下「
Osvaldo Martinez勇壯,生日1975.05.09,國籍多明尼加」這些許殘跡嗎?
到此為止他的人生作為棒球選手留下的軌跡大多留在台灣,但關於他的過往,我想在這裡
為他留下一點紀錄。在他來到台灣之前曾經有媒體謠傳他打過大聯盟,而且是六年,這種
錯誤的敘述如果在未來需要的時候卻成為唯一可考的資料,會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1992年,17歲的Martinez,被底特律老虎在多明尼加簽下,開始了職棒生涯。前兩年,他
被安排在多明尼加夏季聯盟,一個讓多明尼加年輕球員適應美式職棒生活的Rookie級聯盟
,沒沒無聞的菜鳥球員每天在嚴酷的課程和惡劣的球場環境進行地獄般的修業。第三年,
他被帶到美國本土的R級聯盟。第四年他在短季1A度過,也曾短暫上過1A。
然後就到此為止了,沒有在美國留下任何其他的記錄。
1996年同名同姓的替補一壘手又出現在多明尼加夏季聯盟。無法查證是不是同一人,但是
可能性頗高。棄投從打?受傷或被認為沒有投手才能只好從頭來過?這都無法確認。
1997年,22歲,在道奇隊的介紹下來到台灣,從此體驗到他的棒球人生中從來不曾經歷過
的輝煌。
穩定的每年提供12場勝投
他的出身顯然是平凡的,但是若不是那樣的出身,他不能在台灣留下這樣的光彩。他不會
有機會那樣年輕就來到台灣,也不會帶著一隻健康的手臂來;既不會長年屈就平凡的薪資
,更不會得不到其他國家更好條件的邀約。而以上任何一項,都足以讓他在台灣的生涯被
縮短到三年以內。
1997年台灣職棒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球隊擴編(台灣大聯盟成立,中華職棒多增加一隊和
信鯨),雖然有大量洋砲但也有嚴重稀釋的本土人才庫。儘管工作量增加到接近個人以往
經驗的兩倍,Martinez仍然很稱職地將他在美國低階聯盟的數據幾乎分毫不差地複製到台
灣,甚至表現的更好。連續三年吃下160局以上,成為興農不可或缺的主力。新的農藥兵
團成員在這三年間不斷加入,但是沒有人能威脅他的地位。
2000年中華職棒縮減洋將名額至兩人,也因此消滅了洋砲的存在。他的防禦率如同其他洋
投一般降低了平均0.6。這個數字在2003年兩聯盟合併之後又回歸到原本的水準,不變的
是他的穩定度,平均每年都可以拿到12勝,近四年來更是每年都恰巧12勝。季初戰力評估
時再也沒有比這樣一位投手在陣中更令人放心的事了。很常被拿出來批評他的講法是他很
穩定但是不夠好,然而陳義信平均一年又可以拿幾勝呢?答案是14勝。
逐步進步,但幅度剛好不夠
能存活九年,代表的是他的實力隨著聯盟競技水準的提高而穩定進步著。例如他的快速球
就從1997年偶爾衝上140公里,提升到現在經常可以維持在145公里上下。到目前為止,也
完全看不出往後的兩三年他會跟不上的跡象。
這樣的進步實在是穩定,甚至是過於穩定了。這種球員對中華職棒的球團來說,其實是一
項不可多得的資產。他的球速進步了,快速球的品質也進步了,從可以大半控制1997年的
打者進步到可以大半控制2005年的打者,但還是時好時壞,無法整個球季維持同等的水準
。他的滑球變得更快更準確了,但是進步的幅度還是只相當於聯盟平均的進步幅度。他的
變速球也提升了許多,然而品質和快速球一樣不夠穩定。他的曲球,則仍然不夠水準。到
目前為止他整體的實力,依然不足以應付2A以上的高階打者。從這些發展看來,美國球團
一開始就沒給他上2A的機會並不是沒有道理。
九年來幾乎年年複製自己在Rookie和1A時代的平均成績,跟著中華職棒進步但是無法跳脫
,所以至今幾次國外球團挖角的謠言終究只可能是謠言。如果不能應付韓國或墨西哥的水
準,台灣就是他能獲得最佳待遇的地方,所以太多沒有和球團談條件的本錢。
既然沒有別的退路,那就連拿成績爭取定位的空間都沒有,幾年來只有乖乖照球團的指示
隨時轉換先發和後援的角色,甚至帶傷上陣。球團則可以安心地用低於一般水準的價碼並
且節省找新洋將的成本,確保住一位十勝以上等級的洋投,不用擔心人突然閃掉弄出一個
大洞不知道怎麼補。在洋將名額上他還是洋將,但是其他方面他就如同被球團掌握終身合
約生殺大權的本土球員一樣,只有繼續打球和引退兩個選擇。
難以想像的超高配合度
就中華職棒的術語來說這個叫做「配合度」。據說他們很重視這種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
,我就無法想像怎會有人以為還能另外找到同等或更佳表現,但也有這種配合度的選手。
興農宣稱確定留用的Jorge Cortez(克提茲)是符合出身低微的條件,想必也有不錯的配
合度,但是他去年的表現還無法確認是真貨還是假貨。何況以雇用三位洋投來說,如同前
面說的要找到三位比他好的才行啊。
一年12勝的洋投並不是找不到,但翻開記錄冊,曾經連兩年12勝的就屈指可數了。何況好
的洋投就算願意來也要大把鈔票,來了之後還可能發現是受傷才來台灣當作療養或春訓的
假貨。等到真的確定表現好了,就算不「耍大牌」,也隨時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反正合約
都是短期的。興農也曾經找到過比Martinez更好的洋投,後來不都被日韓挖走了嗎?就算
表現好又願意留下來,還不見得會耐操。一年平均能吃175局的洋投,當是路邊隨便找都
有嗎?
夢想摘星而捨棄手邊珍珠?
棒球之神顯然眷顧興農,量身打造了這樣一位完美配合中華職棒需求的洋投。從蔡仲南和
陽建福的案例看來,興農想要養出一個能像他一樣長期表現優異的本土投手可以說是痴人
說夢。這種情況下不論考慮戰績或人氣,若竟然想輕賤棒球之神的恩賜,會遭到什麼報應
,恐怕也不難想像。
夢想能摘下天上的星而拋棄了手上的珍珠,這當然是一種愚不可及的行為。至於拋棄珍珠
的時候還說「因為這顆珍珠已經被摸熟了所以沒啥價值」而自曝其愚蠢,當然更是一種不
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的可笑行為。
踏進百勝殿堂的三位本土先行者,沒有一位是投到不能再投而引退的,都是年近四十而被
逼退的情況。第四位百勝投手至今才正值顛峰的三十歲,最後的下場會是不續約嗎?
作者: Necomimi (貓耳朵)   2006-04-10 15:47:00
朝聖推 勇壯萬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