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鳥打就比較不容易被三振嗎?

作者: helloD (hello豬)   2005-08-20 19:09:29
我很無聊, 所以我直接了當的說, 這是一篇文不對題的文章.
理由是, 在文章內, 作者完全沒解釋好鳥打碰球流的選手是否
比較不容易被三振的問題.反而是把焦點放在鳥打碰球流的打擊
率會比作full swing的打者來的低.
其次, 作者有提到的是教練的戰術下達過多與選球是跟造成三
振原因有所關係, 但這跟鳥打碰球流卻好像沒什關連性.
此外, 原作也試圖的去說明球棒控制的良善與否是造成三振的原
因.但根據文章內的說詞""「碰球機率提高」並不等同於「球棒
控制」提高,老是碰球打到球的上下緣不代表他的球棒控制就比
較好,他只是將球打入場內的比率提高而已。""我們便可以得知,
所謂的鳥打碰球流雖然不見得可以提高球棒控制, 但確實是可以
提高將球打入場內的比率提高, 因此鳥打碰球流的選手他們出局
的較大原因應該都是鳥球被接殺或封殺, 而非是來自三振.
最後, 作者又舉出BABIP理論, 並提出實際的數據, 來推斷所謂中
職鳥打碰球流的選手, 打擊率的表現會比較低. 但很遺憾的, 打
擊率的高低跟容易三振與否也是無關的.
是故, 綜合以上的分析, 我由衷的建議這篇文章必須改名作「鳥打
就比較容易打出安打嗎?」.
PS:傳統落伍的台灣棒球教練之所以提倡鳥打碰球流是因為他們討
厭三振. 而個人推測的理由是因為教練認為只要將球打出去, 那麼
就算打不出安打, 對方的球員也有超大的機率會發生「失誤」, 特
別是在我們中華職棒裡.
※ 引述《shoe (要聆聽,必先靜默)》之銘言:
: 文:Johnason
: 打者能追求的是優異的揮棒動作、選球與最佳的擊球點。
: 記得四屆大聯盟打擊王Bill Madlock曾經說過
: Good Swing and Right Contact Point, then Long Ball
: 我相信這可以給許多以「碰球」為生涯職志的中職教練,另外一種省思。
: 詳全文:
: http://blog.xuite.net/johnason/milktea/377501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