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銀行帳戶管理術-我有使用的各家銀行帳戶

作者: Rex1992 (大沈)   2020-06-07 20:42:54
嘿,各位大大好
這篇想要分享怎麼利用銀行帳戶管理金錢。
https://i.imgur.com/aQUGWLh.jpg
網址好讀版:
https://rax114200011.blogspot.com/2020/06/202006.html
正文開始~
首先,要養成先儲蓄,後消費的習慣。
簡單來說,每個月如果薪水在月初的時候進帳,我們就應該開始做「規劃預算」的動作,在規畫預算的同時,就要善用不同家銀行帳戶來管理,依據這筆錢不同的用途,來放入不同的帳戶內。
我非常建議各位使用這種方式管理金錢的理由有兩點:
1、為你手上的錢貼上標籤
當你將錢撥入「儲蓄戶頭」、「投資戶投」或是「教育戶頭」內時,這會跟你平常使用生活費的那個戶頭,也是就是你平常會"帶著提款卡"那個戶頭不同。如此一來在心理上,你會認定這筆錢就是要拿來儲蓄、投資或是教育等等的用途,自然就不會隨意地花用它!
2、善用數位網銀優惠
在2020年的現在,各家銀行在數位網銀這塊競爭激烈,舉凡像是台新Richart、永豐大戶等等的數位優存活動,優惠利率動輒1.1、1.2%,還附有跨行轉帳、跨行提領免手續費的優惠,這些都是可以好好利用的。
接著我想介紹我有使用的各家銀行帳戶,以及他們的用途分類(如前圖表連結)
以上整理的圖表,可以看出我在生活費用支出在不同戶頭的分配情形。在這邊,戶頭的數目與多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依據自己的生活習慣與目標,去設定「我每個月要分配多少預算」到這幾個戶頭內。
舉例來說:一個月薪50,000元的上班族小明,該如何分配他的薪資?
在利用銀行帳戶,管理、編列每個月的預算前,小明可能要先養成記帳的習慣(延伸閱讀→總是無法維持記帳習慣嗎?—試試我最推薦的手機記帳軟體:"記帳CWMoney ")。
接著,小明會開始對他的收入/支出,也就是資產負債情形有初步的掌握。
這時可以列出像這樣的每月固定支出:
房租 - 10,000元
三餐費用 - 6,000元
交通費(通勤或汽機車油錢) - 500元
理髮 - 300元
電話網路費 - 400元
線上訂閱服務(ex. Apple music, Netflix) - 500元
孝親費 - 3,000元
這些預算都是每個月的固定支出,但有些支出是年繳的,像是所得稅可能一年需繳20,000,個人人身保險的部分年繳也會有16,000元不等的金額。
(其實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持之以恆地記帳,看看你一年實際會花費多少錢。)
得到這些數據後,那小明可以開始規劃了。首先小明每月固定支出金額約20,700元,但還要年繳的費用也攤至每月支出中,所以假設所得稅及人身保險總和36,000萬元,平均每月花費約是3,000元。
那麼小明平均每月固定支出需23,700元,也就是說多餘的錢,50000-23700=26300元,是小明可以規劃及運用的部位。
這時候,小明會問自己:我一個月要存下多少的錢?我可以花多少錢投資?如果我還想要出去玩,或是出國的費用怎麼辦呢?
首先,每個月存多少錢沒有標準答案。
試想一位同樣在台北市的上班族朋友,A先生月薪15萬,B小姐月薪3萬,請問他們每個月儲蓄的金額會一樣嗎?
當然不會。
我曾經想過對一年輕人來說,每個月要存下幾萬元,才是"及格"的?後來,我接觸到"儲蓄率"這個概念,就開始想,那一個月儲蓄率到達多少%才合格呢?
這真的沒標準答案,但我認為,年輕人至少要強迫自己存下10%~30%的每月薪資,做為儲蓄、緊急預備金或投資金額都好。
接著,在投資之前,務必先準備緊急預備金,此外,也不要借錢、貸款投資。這樣的準備工作,是為了避免自己在投資部位,不管是股票、基金、期權等,還在低點的時期(即俗稱的住套房...),因為生活上各種需要用錢的理由,去提領進而導致虧損。
釐清這些問題後,小明終於、終於可以開始裡利用不同帳戶,規劃他每個月的預算了。
首先務必掌握一個最高指導原則:先儲蓄、後消費。
每個月初薪資一下來,小明就要先分配這"多餘的錢"26,300元,而不能任由它擺在戶頭內,不知不覺地就花掉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經驗?看著戶頭裡累積越來越多的錢,就會有一股想要找機會把它花掉的慾望!
這樣的花錢慾望,在我善用前面圖表中提到的生活費帳戶(我是使用new new bank),把這個戶頭的錢壓在5萬~10萬之間,並且出門紙袋這張提款卡,這樣做之後,花錢的欲望會大大地下降。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開始做被動指數型的投資,像是買0050或006208這類被動指數型基金,搭配一個觀念: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要可怕。當你真正開始投資以後,你就會開始為你所省下的每一分錢感到開心,而不是無所節制地shopping。這是真的,每個人都應該試試看!
言歸正傳,月初到了,小明要做的可以是這樣的步驟:
1、帳戶A - 儲蓄戶頭:
從薪轉戶先匯10,000元至帳戶A,這個戶頭最好是高利數位活存帳戶,或是定存利率不錯的銀行。這筆錢原則上可以先存緊急預備金,約莫等同於你3至6個月不等月薪的金額,對小明來說緊急預備金可能是30萬元,這筆錢可以在小明投資失利時,保持更穩定的心情,亦或小明被裁員,或因生病急需要一大筆金額時,提供協助。
等到緊急預備金存夠了,或許小明可以再開一個戶頭,做為買房頭期款的儲蓄帳戶。
2、帳戶B - 投資戶頭:
從薪轉戶再匯10,000元至帳戶B,這個戶頭最好有高利數位活存帳戶優惠,每個月都匯入固定的金額,約莫4、5個月,就可以開一個證券戶,買入一張富邦50(代號:006208)的指數型etf,用現在很流行的"存股"的方式,慢慢將自己的資產滾大。
(延伸閱讀→分享我運用台股、美股指數型ETF(0050,006208,VTI,VXUS,VGIT)的投資觀念)
3、帳戶C - 專款專用戶頭:
這個帳戶小明可以規劃剩餘的6,300元,可以每個月存3000元做為一次出國旅遊的旅遊基金,或是小明想要進修,或是買什麼樣的奢侈品,隨所設定目的不同開立帳戶。
4、帳戶D - 生活費戶頭:
這個戶頭可以是平常的薪轉戶,也可以找一個高利數位活存帳戶,平實的開銷就從這裡支應,提款卡也就只能帶這一張。
相信小明只要持之以恆地,養成這樣的習慣,他的財務狀況也會越來越健全的!
王永慶先生曾說:「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了解自己賺的錢流去哪裡了,並使用手邊可以得到的工具去管理它,我想這才是"理財"的意義所在。
要成為金錢的主人,而非遭其所奴役,共勉之~
作者: ssaymssik (be crazy)   2020-06-09 11:03:00
還是要嗆回去,不然好心被酸多少影響日後分享
作者: chunyulai (裙)   2020-06-07 20:47:00
看到台銀網銀很難用 所以很好做定存專用就笑了看來是個伯樂 沒有不好用的 只有不會用的XDDDD
作者: temu2015 (TEMU2015)   2020-06-07 20:56:00
記帳推麻布~
作者: yeh0416 (東哥)   2020-06-07 21:17:00
"並且出門紙袋這張提款卡" ->只帶
作者: operatorm (mijang)   2020-06-07 21:20:00
可是瑞凡,銀行現在擋開很多戶頭啦,聯徵破3就下季再見勒累4戶要開半年,貼個標籤要等180日,看的見卻又吃不到耶
作者: temu2015 (TEMU2015)   2020-06-07 21:23:00
未成年慢慢開起來放XD
作者: rz759 (rz)   2020-06-07 21:25:00
記帳推Bluecoins,總之只要能讓自己維持記帳就是好app
作者: tenghui (私たちは春の中で)   2020-06-07 21:26:00
看到3推不下去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20-06-07 21:33:00
信用卡咧?好好用的話也不會花太快啊~ XD
作者: chunyulai (裙)   2020-06-07 21:41:00
其實聯徵3筆不能再開 可以用一個月開一戶的方式解決大部分銀行對數位帳戶不會那麼機車硬是要你半年再來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20-06-07 21:49:00
現在擋比較多的應該是一般戶 銀行現在會在拼數帳數量所以對數帳戶申請應該會比較鬆吧~ :p
作者: chunyulai (裙)   2020-06-07 21:53:00
鬆非常多 第四個月開第四個 沒違反三個月內只能開三個我自己是都有過只是想開臨櫃一般戶就真的要準備被行員質疑盧一頓而且還可能被當場拒開+註記 QQQ
作者: kmd (a小調行板賦格曲)   2020-06-08 00:07:00
文中七個帳戶我都有,但真心認為這篇有點先射箭再畫靶。
作者: cityport (馬路不平避震故障)   2020-06-08 00:36:00
笑笑就好..沒控制力的人都想說一堆戶頭去分目的存錢到最後來是沒錢啦..有控制力的人一個帳戶就夠了最蠢的行為就是把股票投資當儲蓄..比郵局儲蓄險還蠢
作者: ssaymssik (be crazy)   2020-06-08 08:49:00
樓上,我看你也不知道資產增值多少,在那邊說股票投資蠢,怎麼不去回測再看看說人蠢自己是否才是蠢的那個?有人願意分享很好,就一堆酸民自己也不怎樣最會酸
作者: chunyulai (裙)   2020-06-08 08:57:00
樓上不用太在意 他專門發攻擊性推文的不過王永慶那一段 是多餘了 知道八卦的都懂王家發跡
作者: babypanda (熊貓寶貝)   2020-06-08 09:02:00
花出去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六罐子理財法~
作者: cytochrome (細胞色素)   2020-06-08 10:07:00
發跡?山老鼠...
作者: AIC (Viva La Vida)   2020-06-08 11:33:00
s大息怒~某帳號習慣性高高在上瞧不起人~不用理
作者: dindon59 (叮咚)   2020-06-09 13:17:00
推一個,我也是每月發薪就依用途各自轉到不同帳戶。
作者: ex6680 (生活就是簡單又平淡)   2020-06-09 22:01:00
推一個我也是開了10幾個帳戶一領薪水就分光光從不預支消費
作者: lolicum (壓力大 想想蘿莉就舒壓了)   2020-06-10 07:49:00
浮濫開戶的源頭原來就是有這種文章頂多證券跟一般收支分開就好了開一堆戶是在衝三小
作者: stillyou (who care.....)   2020-06-18 20:16:00
一個帳戶也可以做得到呀 為何要開那麼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