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之銘言:
: 這樣,因為有考慮長期投資台灣的金控/銀行股,所以這星期跑了幾家銀行
: 去開戶,想實際體驗一下台灣銀行業目前的服務和氣氛。
這樣,那你有作投資功課嗎?
還是你的投資方法是市井經濟學,用體感選標的,
誠摯歡迎你的就是會大賺錢的銀行??
: 我目前主要資產是在國泰世華,往來十年以上資產上千萬,早就是VIP客戶了。
: 因爲這十多年來沒有什麼開戶的經驗,這星期跑了一些銀行,實在讓我驚訝...
: 『所有銀行一聽到我要“存錢”,好像以為我是要“搶劫”一樣』,面有難色。
: (耶,我是來存錢,不是來搶劫的,好嗎~)
: 跑了台灣銀行/合作金庫/土地銀行/陽信商銀這四家,沒有一家例外。
: 前三家也就罷了,行員雖然面有難色,還是幫我開了戶。
: 陽信很誇張,跟我問了半天,最後以“沒有推薦人”拒絕我開戶!
: 『哈囉,我不是來到摩根史坦利吧???』
: 我只是個小市民,想在離家200公尺的銀行開個戶,這需要“推薦人”???
: 我是沒跟行員生氣,想想他們也不過是遵守公司政策吧~
: 我笑笑走人,反正隔壁就是國泰世華,你陽信不想賺我的錢,就讓別人賺吧。
: 我真的不記得,十幾年前還是個小資族的時候,去銀行開戶會被冷眼相看。
: 你銀行要做任何生意,第一就是需要客戶的資金啊。沒有客戶要在你那存錢,
: 你這銀行也不必開了。怎麼搞到現在,聽到客戶要來存錢,竟然是一副
: 『拜託你別來,你去別家吧~』這種態度。
: 有個行員跟我解釋“現在資金壓力大”,因為台灣人太愛儲蓄了,這我理解。
: 可是再想想,就算我定存個100萬,銀行不過給我0.82%左右的年息,
: 而你銀行內部有這麼多“高學歷高收入的金融專業人士”。
: 所以你是要告訴我『這一大群坐領高薪的金融專業人士,把一筆資金送到
: 他們手上,他們卻連賺取1%以上年報酬率的把握都沒有』,是這樣嗎?
既然想要投資金融股,那我說那個醬..啊不是
那我說你知道賣貨、賣服務、和賣資金的毛利率差別嗎?
尤其是這個資金根本不缺,賣不出去,
超低利率都十年了的年代?
還是你投資的銀行只要利差能有 0.18% 以上你就滿足了???
那就隨便買每一家都有啊,還逛什麼銀行呀
但你算過這樣銀行能賺多少錢?
當顧客沒想到如何讓銀行賺夠錢就算了,但你想當這樣銀行的股東?
是不是角色錯亂啦?
: 如果你第一次光顧一家餐廳,只有單點一道菜,沒有點昂貴的套餐,這餐廳
: 就給大小眼或是拒絕服務你,請問你還可能再來這家餐廳嗎?
如果一百個有九十九個是來單點的,
請問是你開餐廳的話,還會誠摯歡迎讓人無限制單點一道嗎?
期待哪天出現那一個讓你大賺10倍的怕沒照顧好?
何況銀行就算財管根本賺不了10倍?
: 想不透啊想不透,銀行和客戶之間的關係是需要時間建立的。我去開戶存錢,
: 就是雙方關係開始的一個契機。我十幾年前剛開始和銀行往來時,也不過是個
: 小資族,後來資金多了才陸續開始做外匯啦基金啦結構性商品啦...種種。
: 這些偏向理財的服務,是需要時間/信任/客戶滿意度...堆積起來以後才有的。
: 搞到現在,你銀行的態度變成『你直接跟我買理財產品,否則不歡迎你開戶』
: 悶,真心悶~
: 金融業的平均薪資算是各行各業中前幾名高的,顯示出來的素質卻是如此。
: 鄉親們,有沒有最近去實體銀行開普通帳戶,然後被“誠摯歡迎”的例子呢?
是我的話寧願我投資的銀行少作這些無用功,
針對能賺錢的趕快去開發不要浪費時間無差別陪笑
當顧客時,太誠摯歡迎的我會怕~
很多在推介的都報喜不報憂,缺點只會問一個擠一個
我比較需要誠實
我覺得你先想清楚,你想要銀行讓你顧客大爺爽還是讓你股東賺錢先
作生意太博愛賺不了錢的,銀行現在又不是利潤有好到可以不管成本的賣方市場
不要怪銀行現實,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要市井經濟學也不是不可以,先搞清楚人家目標客群在哪再去偽裝打聽好嗎
不然台積電不誠懇歡迎,讓我進去參觀,不就註定虧到死
穿T裇騎機車去看豪車沒被大小眼,就能得到業務很誠懇的結論嗎
說不定人家只是閒到抓蚊仔相咬拿你練話術,
或者知道中實戶不愛顯擺,配合演一下讓你高興
這種的才比較厲害吧
還有就是大家都提到的,這幾年法規變嚴成本變高利差也變小,
加上資金氾濫,市場狀況已經很不一樣了
對於要投資的標的生態這麼不熟,這樣買股票真的好嗎
話說兆豐也是還以為反洗錢慢慢來沒關係,才被罰到脫褲子
十幾年沒開過戶的話,還是先放下老古董的大爺心態,
睜開眼睛看看現在的市場現實吧